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章 持戒


   日期:2020/10/6 14: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廿章 持戒                        
 
  有关闻、思、修、证方面,课程一开始就有跟大家提过,佛法不是狭隘的佛教所专有的一个法,佛法是包括宇宙人生、身心内外、现象界万事万物的真理实相,我们只是把身心清净下来,如实去体悟万事万物存在的真面目、本来面目。当你真正能够体悟到它的本来面目--「无常」与「无我」法印,就会从过去在颠倒梦想的抓取里面醒过来。所以,实际的禅修并不侷限在任何宗派、宗教里面的,因为不管任何宗教人士,不管任何宗派,不管任何种族、国家,只要没有了悟真理实相,你的苦都一定存在,真理实相就是「无常」、「无我」,所谓的实修实证,就是要去体证「无常」、「无我」,真正去认清实相,就知道宇宙的运转法则,这不是任何人创造、发明的,也不是任何人所能够扭转的,如果没有体道、顺道而行,只是在背道而驰、自讨苦吃而已。当你看到自己只是在自讨苦吃,此时就会心甘情愿的放下过去那些颠倒梦想,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核心。

  (第一、二节)介绍关于为什幺要制定戒律?制戒的目的在哪里?详细的经文内容方面,大家可以自己看,于此归纳几点:制戒主要是作为一个团体生活的公约,再来是要做为自我勉励、自我约束的一种规范,戒律的总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大家不要在戒律上面一直绕圈圈,否则很难单刀直入、直驱解脱道。以佛陀来讲,最初他是一个人不断在追求真理、追求解脱,一直以生命去修行,当佛陀大彻大悟,了悟宇宙人生的法则与实相之后,出来跟有缘人结缘。所以,佛陀是体悟到法,法就是宇宙的自然法则,然后出来跟有缘人结缘之后,才会有僧团的成立,修行者跟佛陀学习体悟到宇宙的真理实相法则之后,也开悟了、大彻大悟了,然后因为有修有证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一个团体、僧团就出来,最初只有几十位,再来一、两百位,一定是慢慢增加、慢慢增加。

  最初的素质都满高,因为几乎都是佛陀有跟他们亲自来讲经说法、实修实证,当人少的时候,质量都相当好,因为实际的实修方面都足够,一方面他们的素质也很好,最初的小团体、在几十个人的时候,戒律、戒条都还不用很多,最初佛陀跟这些修行人讲的一个总原则,就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总原则。所以,当大家秉持这个,持戒的精神、原则之后,所谓「诸恶莫作」,就是要减少恶缘,「众善奉行」就是要增加善缘,恶缘减少、善缘增加,有益于你去实修、去体证法,因此当初大家要开悟、要见法、要证果,都很快、很快!不囉唆!大家都很快!为什幺《阿含经》里面讲述要证果、要证阿罗汉都很快?事实上是大家对戒律方面,就只是秉持一个总原则,然后做什幺事情都是从你的良知理性来做,于是有这样的一种制度,有这样的一个团体,早期的成就很快,但是等到后来人越来越多,几百人、几千人之后,包括团体越来越分越多,必须要制定一些更具体的生活规约,于是戒条方面就渐渐出来。不是说一开始,佛陀就制定了几百条的戒律,你们要来成为比丘,就要受多少条的戒律,一开始没有这样,一开始就是讲一些总则,当僧团越来越多时,然后再看情况、增加一些规约。

  (第三节)「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有人就问佛陀:该怎幺样「净其初业」?最初应该怎幺样做、怎幺样去修?然后才能够修更高的梵行呢?佛陀就说:应该要「净其戒,直其见」,要有持戒的基础,我们讲说戒、定、慧,持戒的基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缘减少、善缘增加,这样才能够去实修实证,善根福德因缘才会增加。「具足三业」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就可以有因缘修「四念处」。事实上,修「四念处」就是要证果、要见法,「戒律」真正的目的,是要协助你减少恶缘、增加善缘,有助于身心安详而修定,进而「止观双运」开智慧。

  一个有趣的一种现象,制定一些游戏规则、团体生活公约的戒律,本来是要息诤,但是当佛陀灭度之后,加上部派不断的分裂,戒律反而很容易变成是引发争论不休的源头。所以,戒律本来是要息诤,但是后来却反而变成最易引起冲突与见诤,包括部派的分裂,以及互相批评、攻击方面,很多都是因为对戒律的看法、诠释所引起,很可惜!

  (第五节)「云何不善戒?」所谓「不善戒」就是不善行,「善戒」就是善行,「不善戒」就是不善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物主是一个人的人名,「物主!此不善戒从何而生?」所谓「不善戒」是怎幺样来的呢?「我说彼所从生,当知从心生」如果一个人的心有欲贪,「若心有欲、有恚、有痴」「欲」就是贪,当你的内心里面有贪、瞋、痴,展现出来的身行、口行、意行就不会清净。如果内心无贪、无瞋、无痴,你的心是清净的,你展现出来的身、口、意行就会清净。

  我们一般都只有看到事情、现象的外表而已,很少人能够去看到一个人的心,我们很容易从一个人的外表,就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之是非、对错。举例来讲,在1987、1988年,当时我把工作都放下,在台南开元禅学院的研究所读书,有一次早上在打扫环境时,在走道上面有一只蝴蝶,看牠还活着,于是就轻轻把那只蝴蝶移动爬到畚斗上面,因为当时是在楼上,想从楼上放下让牠飞走,把牠放生、让牠能够飞走,当我正拿着畚斗往阳台一放,要把牠往外面放出去,结果旁边就有一个人走过来了,说:「你怎幺在上面倒垃圾呢?」在他的心目中看到的是一幅我在倒垃圾的动作,所以他认为:「奇怪!你这个人怎幺这幺没有修养?!竟然在楼上把垃圾往阳台下倒!……」当他这样讲,我才发现「喔!」就跟他讲我在做什幺,他才知道「喔!是这样!」这只是一个举例。

  我们很多情况都是站在另外那位学员的角度在看事情,而我们看了之后,还好!因为他有讲出来,我有跟他解释,这样才知道嘛!不是他所想象的这样,如果他没有讲出来,就会在他心里面存着一个很不好的印象,认为「这个人很缺德!这个人怎幺样……,这个人怎幺样……,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连国小的小孩子都知道不可以倒垃圾,这幺大的人了,还这样!……」我们是不是常常犯这样的毛病?常常是看到一些现象、行为、外形,外面行为的展现,然后就去下论断:别人这样不对,别人这样……,别人这样没道德,我们常常在犯这样的毛病。所以,当他这样的一个反应,也让我体会到我们众生常常都只看到事情的外表,从一个外表的行为,就来判断别人的是非、好坏,却没有真正去了解,其实人家他的内心是在放生,你却没有去看到。这只是举出一个例子让大家参考。

  因此,返回来关照我们自己,做事要从我们的良心理性来出发,别人要怎幺样看,要怎幺样批评、论断,那是随众生啊!随众生怎幺样去看,最重要就是出发心,你的动机在哪里,有些时候没办法设想很周到,如果处处考虑那幺多喔,变成就会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到最后你就不太敢做,因为你很在乎别人怎幺讲,你就没办法有魄力,没办法圆满,只要尽力就好。所谓「你做到流汗,别人嫌弃骂得口沫横非」都是没办法圆满,但就是尽心尽力、尽其在我,凭着我们的良心理性去做,别人要误会、别人要怎幺样,如果可以解释、我们就解释,如果知道、我们就解释,如果没有、我们也无可奈何。如果他不讲,就凭着他的看法,然后在那里论断,就随缘啦!没办法!

  世间的是是非非这幺多,就是这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回来看到我们常常是凭着看到一个片面的现象,然后我们就下论断,于是还会跟人家讲说:这是我亲眼看到的。其实你亲眼看到的,也常常都只是看外表而以,因此佛陀才讲高标准方面的,「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果已,方可信汝意」就是说不要随便相信你的判断,你对你的判断要保留一个空间,不要认为说「我看的明明就是这样,他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太武断的那些论断,很多是错误的,我们没有给自己留有空间,也没有给别人留有空间,这样只会自寻烦恼,增加世间的苦恼,因此对我们的判断,我们要保留一个空间,不要一下子太武断啦!

  我们看书本后面「学佛的心路历程」第六点,都是实际经历过来的一些情况,在我大专时期,动态方面则积极服务人群,除了当班代表外,先后担任过校友会会长,学生会主席、毕联会主席,从服务人群中去体悟人生哲学、找寻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实际去体悟「名、利」的腐蚀性,也实际去参悟为什幺世间人看不开名与利?从领导与服务中,去观察「我慢、我是、我能」,让我对人生哲学方面有很深的这些体会。因为以前当我遇到一些困扰,是否承担或是不承担的时候,我会去请教一些满不错的老师,他们都会鼓励我勇于去承担,鼓励我勇于去接受挑战,因为从实际的服务人群、承担之中,可以体会到书本里面学不到的人生哲学,会看到众生的真实面--「你做到汗流;别人嫌到涎流」,体会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后来慢慢对这些众生的实相体会越多,后来就会知道:我觉得该怎幺做,凭着我的良心理性去做,至于别人要怎幺样论断、要怎幺样评论,就随众生、世间因缘,才会慢慢地从八风一吹就动的情况之下,慢慢超脱出来,不然怎幺样做到八风吹不动?!如果你很在乎别人的闲言闲语,很在乎别人的评论,几句话就把你打得东倒西歪,你怎幺样八风吹不动?!

  所以,不要逃避、也不要怕承担,各种的境界都是可以让我们学习,可以让我们成长。戒律的精神总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秉持的是「良心、本性」,具体的展现是「慈悲、爱心」,有了善缘当基础,就比较容易「自净其意」。一个重要的归纳,只要你是从慈悲心出发,这样大致上就不会错,包括持戒律,或是身、口、意的展现,从慈悲心来出发,一切这些都是为自己,也?众生少苦、离苦。对于别人的判断,我们要保留弹性、保留空间,至于别人对我们怎幺样的判断,就随众生的因缘,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所谓「自古圣贤多寂寞」,为什幺他们多寂寞?因为众生没办法真正了解他,包括佛陀所讲的珍贵法宝,能够真正知道的也不多,以及老子所留下的智慧之言,真正能够体悟的人也不多。

  (第六节)是讲戒香为最上。

  (第七节)是讲持戒方面,最基本的一些戒条、戒律,比较容易了解,在此不必一一去讲解,自己看了之后,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法义分享】众生常会用自己的好恶标准、自己的框框来当标准,然后去衡量别人是否「犯戒」,是否「如法」,那都是无明与我慢。这是我二、三十年下来的一些体会,可以让大家参考,因为看到一般众生常常很容易犯这种毛病,都是用自己的好恶、自己的框框来当个标准,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框框,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框框。他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符合他所要的或是他所不要的,如果你所做出来的,是符合他所要的这些,他就认为是对的;如果你所做出来的这些,不符合他所要的、他所排斥、他内心所不要的,他就认为你是错的。

  我们一般人也是这样,常常是以这样在衡量别人,就像有的人有洁癖,一天到晚就觉得家里就是要清洗得一尘不染,于是从早起来就很在乎家里的清洁、清扫,如果去到别人家里,就觉得这里有灰尘、怎幺这幺脏,到处有灰尘污垢,就批判这个人很懒惰,很肮脏、很不负责任的,认为别人应该要像他们家里一样的干净,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女人、好男人……。但是却看不到为了维持一尘不染的情况,常常成为境界的奴隶,然后又以他所乐的方面,然后去衡量别人,这只是一个举例,其他的包括吃素、要不要吃蛋……,都引起很多的争论。如果吃素的人又分做要不要吃蛋,认为说不可以吃蛋,才是真正的吃素;只要没有吃蛋,就是正确的吃素;如果吃素、又吃蛋,是吃到「混蛋」,认为你是吃的不清不净,这样真的是没完没了。

  包括说像有一次○○寺与另外一个单位合办,从缅甸请一位禅师到台湾主持禅修,在金山的法尔道场,听说发生一些不是很愉快的事情,算是满严重的国际之间的一种冲突,我们不知道还自以为是,因为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包括西藏他们的出家人,他们是荤素不拘,像南传地区,包括佛陀早期他们也是一样过着托钵生活,他们是鼓励不杀生,但是众生供养什幺,他们是存着一种感恩、谢谢,反馈世间的心来吃。当然,如果能够素食,他们是以素食为主,像今天的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他们的出家众是荤素不拘,这位缅甸禅师第一次到国内主持,很不容易过来,因为他在缅甸是一位相当有名的禅师,百般设法让他过来、主持禅七,一个月期间,因为他们在缅甸有吃肉,到这边没有吃到肉方面,结果几天下来身体承受不了,胃很不舒服,身体无法承受,结果那一位禅师就请他的侍从,去买一些肉类回来,到道场里面来煮,结果我们这边负责行政方面的法师就认为他们破戒、没有持戒律,认为这些在吃荤的,不是修行人,当场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况。

  负责现场行政运作的法师就认为他们不持戒,算什幺法师、算什幺禅师,于是就以人家没有吃素、然后否定别人,结果把气氛搞得不很愉快,因为在缅甸、泰国是没有比丘尼制度今天到台湾来,竟然被比丘尼训斥,后来听说他表示:下次不要来了、没有下次了。缅甸、泰国地区的比丘尼制度已经丧失了,他们就只有比丘制度,出家女众就只有八戒女方面,我们没有尊重人家的制度,结果以我们的观念制度硬要别人这样来力行,然后又以我们的制度认为别人没有符合我们这样的制度,做一个很不好的论断,这样引起很不必要的纷争。如果今天你是个大法师在主持禅七,人家是从缅甸来学法,他要入境随俗、遵从这里的规定、规章,但是今天我们是请人家来主持,却没有尊重人家的背景、制度,这样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冲突。

  在此,一方面希望我们能够多包容异己,尽量不要光是因为符合我们的要、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我们的认定标准,就把他判定是错的,这样都只是在二元对立世界里面,增加不必要的冲突。希望以后国际间的交流,能够尽量避免类似如此情况,大家互相彼此尊重,像达赖喇嘛来台,我们也要尊重人家的文化背景,在西藏地区接触的就是牛群、羊群,所以他们肉食很正常,我们真的要多包容异己。

  戒律是用来规范自己,不是拿去衡量检验别人,这是很重要的观念,如果有回来反观、回来内省,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果没有回来反观、照见净化自己,我们常常会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一般人很容易犯的就是宽以待己,我们要改变过来,戒律是用来规范自己,不是拿去衡量检验别人,要持戒律的精神原则,不要持死的戒条戒相,但是这要有智慧。如果「戒禁取结」没有破除,众生就容易被戒条、戒相所束缚。所以,要证到初果,就要破除「戒禁取结」,并不是说不持戒,也并不是说被戒条束缚住,而是你会有智慧去持,分寸就能够拿捏得准。所以,如果「戒禁取结」方面没有突破,本来戒律是要协助你减少恶缘、增加善缘,如果欠缺智慧,就会被戒律所束缚、绑住。

  戒律本来是帮忙你解脱的,就好像我们在刚种下小树时,旁边用一些支撑木把它綑绑、支撑,这些是要协助这棵小树稳定、成长,但是如果你一直撑住、稳住、绑住为主,后来这棵树会被綑绑住,没办法长大。以佛陀当初来讲,在戒律方面,希望大家真正持到精神的原则,如果要在戒律戒条上面执着,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这样只会阻碍你修行解脱之路,当初佛陀是因为最初大家的素质好,所规定的戒条规律不必很多,只要讲一些原则就好了,如果你真正有智慧,会持到戒律的原则精神,不是说越多越好。

  一般众生不容易看到内心的内行,但是很容易从外表、外相检验有没有修行,很多人就从一个人有没有庄严,走路有没有很稳定,出去托钵或是出去化缘,眼睛有没有飘浮不定、东张西望……来检验。当然,这是学佛修行的过程是不错,但是因为很多人重视这方面,结果误导一些修行人在戒律、在外表上面下工夫,这样很容易误导一些人只看到外表,这样不是很理想。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要持戒律的精神原则,但是不要光只是死守一个空壳子、一个外表。

  另外,戒律、持戒不是做给别人看,这里面除了有自我以外,如果持戒律是要做给别人看,这里面要去看到有名利心在里面。真正要修行,持戒是要减少恶缘、增加善缘,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如果把戒律成为是要很注重一些外表,但是没有很重视「出世间法」,身、口、意方面的清净,而只是重视一些戒律、戒条方面,我们要去看到这些做给人看的心态、背后里面,是有名利的染着、污染,这样就可以避免。讲这些不是要引起见诤、引起纷争,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真的去看到,避免我们有染着、有污染,避免有污染而没有看到,因为持戒精严很容易获得名利,我们只能点到为止,希望大家重视解脱的实质意义,要把佛法的解脱道真正走出来,放下一切的名利,持戒就是为了减少恶缘、增加善缘,持戒就是从慈悲为出发,这样精神原则就能够掌握住。

  持戒方面,希望是用来规范自己,不是拿去衡量别人,我们真的要有无限的胸襟、无限的雅量,觉得怎幺做比较好,自己就这样去做,最好大家能够多包容异己,一方面我们的胸襟、心胸不断的扩展,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纷争、纷扰,多包容异己。如果觉得「日中一食」很好,你就这样做,但是不要否定那些没有「日中一食」的人;如果觉得「不持金银」很好,有助于修行,你就这样做,但不要否定到那些有接触到金银的人,其它也是一样以此类推,你觉得说怎幺样做,能够有助于我们本身身、口、意的清净,怎幺样做有助于我们闻思修证,解脱道能够走得又平又顺,都是以我们怎幺样去做,能够真正快速又安全的到达解脱道为主、为核心,对其他的人要多包容、多包容,除非他是你的学生,他要跟你学习,除非他真的有心要请教你,你才跟他讲一些看法、让他参考,不然我们尽量不要去界定别人,这样对、还是错,我们保留空间。

  本来戒律就有相当弹性,真正持戒很严谨的人,如果走在「出世间法」的解脱道上,不是在表相上面而已,你是要外表、还是要核心呢?最重要就是要真正契入体会到「出世间法」,佛陀所跟我们讲的:怎幺样才是真正的解脱道?怎幺样才是真正佛法的核心?如果你没有扣住核心,只是舍本而逐末。不是说持戒不重要,持戒也是要协助你去扣住法的核心,因此但得本、不愁末,并不是说戒律方面就不重要、不重视,并不是这样,基本的守法、守戒这些要有,我们能够做多少、就尽量去做,戒律不要形成是修行上的一个障碍,这样就失去意义。

  有关于戒律方面,有时候我不愿意讲太多、太深,因为就算弘一大师,他是一个律师,都很难很难制定一套戒律出来,让人家信服的。再者,真正有严格回来净化自己、看自己的人,他越少去挑别人的是非。所以,一切是回来反观、净化我们自己,除非这个人他要跟你学、要当你的学生,才去指出他哪些方面要改、哪些方面要修正,不然我们多尊重、多包容。本来戒律就相当有弹性,最重要我们要看他的心态,而不是说看外表,最初只有制定几条重要简单的一些规约、公约,再来更详细的戒条,是因为有人犯了这些,然后再觉得有必要制定就再制定,很多后来是因为部派又分了之后,因为针对不同的地区、社会的道德标准,然后做一个界定。所以,佛陀有讲说「小小戒可舍」,有些戒律方面是要因地、因时而调整的,对戒方面,我们要持到精神的原则,从慈悲心来出发,大致上这样就不会错,从能够减少我们的恶缘、增加我们的善缘,从我们的良心理性出发,这样就不会错。

  戒律是要求我们自己、规范我们自己,不是拿着戒律的尺去衡量别人。如果觉得持这样的戒律,对你的修行有益助,不会形成障碍,这样就去做;如果会有障碍,就像刚才有人提到,在工作、社会活动方面,很多的戒律会形成内心的一些冲突,这方面我们应该以智慧去调整,如此冲突就可以弭平、可以消失的。

有关于戒律方面,除了回来规范我们自己以外,大家在持戒的时候,记得!要抛下名利心,当然也许这一点,在家人可能比较还没有体会那幺深,但是像我们这里有人短期出家过的,他们也看到比较多,所以他就体会比较多。所谓「持戒」,记得!不要为了名利。

  再举例来讲,有一次我在某个地方,听到几位台湾出家众到缅甸出家、现出家相,然后穿着南传的制服回来台湾,他们就力行托钵的生活,后来一起聚会就在讨论一些心得、托钵的甘苦,由于在台湾要施行托钵制度是很辛苦,常常托空钵是很正常,不然就是人家会给他们钱,因为我们这里认为说供养你钱没问题,但是如果他们受南传戒是不持金银,或是拿了一袋水果,他也傻住啦!不吃不行,要吃又常常都吃那些,于是很多人实行几个月的托钵生活之后,往往不是身体受不了,不然就是常常把胃弄坏了,容易胃很不舒服。当他们讲一些甘苦之后,其中就有一个人就讲说「奇怪!你们为什幺要这样坚持托钵生活呢?」其中就有一个人就讲:「要让人家肯定我们修行是梵行清净者啊!」他就想说穿南传迦裟,要力行托钵,讲得也很率直,觉得说承受这些风风雨雨、受这些挨饿,常常把身体弄得很不舒服,这里面竟然有解析出来,里面有要让人家肯定、要让人家赞叹的心态,这样不是很理想的持戒精神。

  如果在台湾能够渐渐力行托钵制度,很好!因为托钵方面,本来就是要让出家人、修行人,把各种欲望降到最低,把我慢降到最低,都是要磨我们的我慢。再来,实行托钵跟众生有所接触,让众生有布施的法喜,有这样的一个结善缘,有因缘可以进一步跟众生,做一个法上的布施、法上的反馈。本来托钵的意义,就是要减少我们的我慢,减少对四食里面「粗抟食」的欲贪、贪食方面,都是要减少欲贪,还有降服我慢。再来一方面,因为实行托钵生活,生活可以越单纯,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闻思修证以及弘法方面。

  本来制定托钵生活,绝对不是要让人家肯定,认为是一个梵行清净者,是一个修行的圣者,这样就没有掌握到实质的意义。很多情况你要怎幺样做,当下用你的智慧去判断,当你很口渴的时候,你要不要喝水,用你的智慧去判断,这样就好了,这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托钵制度到中国就行不通、无法实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一章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