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慈法法师:无诤之弥陀内誓是净土教法的基础


   日期:2014/5/24 11: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3年10月江西九江开示之三(13日)

对有传承的法则要无疑地接受

师父:这个老师学得多(笑)。但是学得越多,但是学得越多……

问:就是学净土宗念佛念三年,有点急躁,很想成功,想请师父慈悲开示。

师父:你不用急,我们这节课尽量解决这些问题,好吧。

好,慢慢的静下来。这样大家距离就会小一些,距离小一些。

我们上节课提到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贪、嗔、痴、慢、疑的问题。说这个疑呀是个烦恼,说疑是烦恼。刚才这个老师课下我们说,他说:“我真怀疑。”对,这是我们的一个烦恼。往往我们遇到一个法则,在没有接受一个传承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怀疑。一个传承呢,好比说一个人给你一个手机,你不怀疑这个手机是不是手机,你最多说:“我怎么?你教我怎么来使用?”所谓的怀疑,他就是没有得到这个方法,有怀疑的,要有方法,就没有怀疑。所以历代的这种所谓的传承,就是给你一个无疑的教诲、无疑的方法。或者说消除你怀疑这个习惯的方法,消除你这个怀疑烦恼的一种方法。那你说,我学净土,我学怀疑了,那你这个净土肯定没有传承。起码说没有传承给你教法,你只是学了一个学问。这很重要的。

所以历代传承的这个教法中,第一个就是除疑。就是给你一个除你疑虑的东西,为什么它一定要说其来源。说我对这个方法怀疑,那就没有接受这个法则。现在我们所有的疑虑就来自于我们对法的来源的认识不清。他们学的那是学问也好,道理也好,他人说的言说也好,不知道来源,不知道他要干啥。

这一点呢,一定我们不能走入那个歧途,把这个怀疑呢当成一种高尚。中国人受的这个教育,怀疑是一种很高尚的行为一样的,或者说一种权威一样的,这实在是很痛苦的一个、很强制的一个烦恼的一个坚固认知。那也就是学习佛法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利益。

果地觉有自他二分利益

果地觉跟因地心,它有两种觉悟,一个是自觉分、自利分、自誓分;一个是利他分,一个是利他誓。我们读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大家都会从第一愿望,国无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乃至到最后一个愿望,他方菩萨闻我名号,即得三种忍住不退转,这样的殊胜利益,获得信忍、顺忍、无生法忍。那他这个愿力,我们通过这个愿,才能了解了佛陀的成就,实际就是他受用、他受用誓愿。这个信疑都不相干,就不相干的东西。就是好比说,摄影机是摄影的,这跟信疑不相干。照相机照相的,收音是机收音的,录音机是录音的,就是你会用不会用,最多是这样的一个说法。假如你得到这个东西了,说你会用不会用,如此而已。那法则、法给你一个方法,你会用不会用,这可能会有,它谈不上其它的了。

我们接受一个教法,最主要是在所谓的实践过程中学会会用。会用什么呢?佛陀的自受用与他受用。我们对果地觉要了解,它有自受用、他受用二种。所以,往生亦有二类——就是所谓的往生与反向往生,往向往生与反向往生实际是自他二利的一种实践。现在我们所交流的净土教法呢大部分在他受用份上,(自受用)这个地方不管的,没有根据,没有依据,没有自身修习佛法的安乐,那就大家交流他受用。这个真是不可思议。所以大家很多人念了很长时间的佛,焦燥、烦恼、迷失、挣扎。


  我们自己饮水,现在我们知道,水,乃至于一切万物,都有见闻觉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确实会变得很善很美,这是博士给我们做实验的。譬如比如我们平常喝的这杯水,你在水上贴个「感恩」,贴个「爱」字,这个水的质量就特别好,你要是相反的,贴个我「我讨厌你」、「我恨你」,那水的质量就特别不好,甚至于常常喝人会生病。然后你就懂得为什么大悲水能治病,就是这道理。

  现在我们晓得水有见闻觉知,我们用大悲咒水晶杯,这就是大悲水。什么时候贴上去,一个小时以后你再喝,它确实就管用,你不会念也没关系,水会看,所以这个方法很好。

结缘 大悲咒水晶杯 敬请加微信18680571807  长期结缘 全年流通



要是一个孩子接受了父母的遗产,他不需要焦虑,他最多说我不会使用这些遗产,我突然拥有这些东西,我咋办呢?他找一个律师,找一个会用钱的人、理财的人帮他理理财,这可以,对吧,他不会因为得到财产生其它的烦恼,生其它的东西。可能就是怎么学会使用。阿弥陀佛教法就是给我们一个果地觉,让我们学会一个自受用的果地觉与利益他的、他受用的回施,让我们来沿袭这个东西。

许多人实践净土教法呢,他实践的是功夫。那阿弥陀的果地觉为因地心你有什么功夫呢?他说,我一天念我少声佛,我做了多少善事,我怎么样怎么样。这跟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有什么关系呢?有的人说我很精进,精进的方法很多了,放生啊、印经啊、帮助很多人啊,这跟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说这个人很好啊很坏啊。主要是我们要把果地觉来认识清晰。认识不清晰,我们怎么来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呢?

所以净土教法它不是个学问,它也不是个知识。就是我拿一个话筒、拿一个录音机、拿一个手表,我怎么学会用,用给我带来方便,同时给别人也带来方便。这跟其它没有关系。所谓的接受佛陀的回施是知恩的过程。那我们知了恩,那我们就会报恩。现在我们不知恩哦,学了佛比以前还忙叨了。反正我见学佛的人比不学佛的忙叨一些。不学佛的人,我忙钱,我忙车子,忙房子、妻子、儿子,有的人忙丈夫、忙孙子、忙外孙;但学佛的人忙了这之外,还要忙学佛、忙善人、忙恶人,还要忙很多自己要忙的东西。所谓的要忙就是感到不做不行啊,我是佛教徒啊!我不能不精进啊!我不能不这样啊,我不能不那样啊。咦,怎么比以前负担还重一点呢?那你肯定体会不到佛恩。我们喊着口号说佛,真是佛恩浩荡啊!但是你说拿一点内容来说我很累啊,很多人说我学佛若干年我很辛苦啊,有人说我学了若干年家破人亡啊,因为妻子跑了,丈夫逃了,没办法理会佛恩。

阿弥陀佛这个教法,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视一切众生视若一子,他把他的遗产,平均地或者说完整地分配给我们每一个人了。这个财产是用之不尽、取之不尽的福慧的这样一个遗产。或者说不是遗产,就是大家共同拥有的这样一个法界。

自利根本净土基础——弥陀内誓守护无诤

在我接触的净土教法中,起码说它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佛给予我们一个不可思议的恩德,让我们平等安住下来。所谓的平等安住下来,就有自受用与他受用。在这个自受用、他受用中也是平等的——在凡圣中是平等的,在善恶中是平等的,在是非中是平等的,在过去、现在、未来无记中是平等的,在一切心识处业中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就是所谓的觉,这个觉是圆满觉。圆满觉悟一切时处的平等性、无我性。

我们说这不是佛的,佛的果地觉没有这样说啊?九界同归是不是平等的呢?利钝全收是不是平等的呢?凡圣同修是不是平等的呢?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皆得不退转是不是平等的呢?他不管你是凡夫、圣人、善者、智者、愚者都是平等回施,给我们一个平等的东西。是不是恩德先不管,你先体会体会这个平等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心理、作为的这种状态。

记得以前学《圆觉经》的时候,读到这个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他讲了很短一段话,他讲平等安心,或者说平等是为安心事实,就感觉到特别不可思议,因为净土教法整个讲的就是平等,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蜎飞蠕动,同得往生彼国,成就无上菩提。一切众生往生彼国皆是如来会。阿弥陀佛无量兆载永劫的修持,就是荡涤一切众生往生的障碍,于一切不平处做一平等回施,让你平满心智。他所有的誓愿、所有的作为就是让你往生无碍。

你去读他的愿望去,实际都揭示了平等的法性,或者清净的法性。远离造作、对待、生灭的实相——真如实相!他回施给你。他通过种种愿望、种种接引、种种方法就让我们接触到、碰触到、认知到这样一个实相的功德遍一切处,普摄一切的功德。或者说每个众生具有的法性、觉性、自性,让我们去体会得到,体会不到那我们就念“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皆得不退转”。那我们慢慢的在这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光明照射下,慢慢的心平等下来了,慢慢的接受这个平等,随顺了这个平等,你的自受用就会成熟,那无诤是必然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因地呢,他在世自在王面前发了一个誓愿。

我们现在也要发这样的愿,不发这样的愿,我下面讲的所有的东西你都听不懂——就是内心的无诤!净土教法的根哦——内心无诤!你只要守护这个无诤的誓愿了,那你心就同阿弥陀佛的自受用是无二无别的。在净土教法的传承中,或者理念中,授受与无诤是为最根本的教法。无诤就是无所对待,无所取舍,无所人我建立。有建立了,那你就知道自己违背了誓愿。什么誓愿呢?依佛的果地觉的自受用为守护,你就得到这样的一个真实不可思议的念佛的利益——就是即心即是的利益。

你要认为简单了,你搞复杂一点也可以。那你守护这个无诤就行,你说还有更多的东西吗?没有了。你先尝试着试一试,你说我心念无诤。阿弥陀佛成佛自受用一定离不开与法无诤、与世无诤、与作为无诤。因为他这是,无诤是他的根本誓,是内誓。那我们作为现在的这个显教的学习净土的人呢,我们也要内誓。那你显化内誓你也要内誓,要没有这个内誓,我们不知道给别人怎么来交流净土,不知道怎么来修行净土。

你有这个誓愿了,那你就是忆佛者、念佛者,你所有的作为你就具足了方便,你再利他人的时候有。你再读四十八愿就知道为什么阿弥陀佛说四十八愿了。念念利益众生,愿愿利益世间。要不然我们读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发愿那么发愿。但你要心生无诤,立无诤之誓。信也好,疑也好,凡也好,圣也好,是也好,非也好,你心都安稳就行了。那你的心即下圆满,即下清净,即下无碍。所以无诤处得一切佛法方便,大乘佛教根在于此。

所以今天大家要立无诤的誓愿,就是心念无诤,是为修行大乘教法的方便。当然净土是根本,这是阿弥陀佛的根本誓——就是内誓!实际是他亲证功德。一般我们去念心咒,念心咒——心咒就是他的所谓的内誓。观音的心咒——嗡玛尼呗咪吽;文殊心咒——嗡 阿惹巴匝吶得;释迦佛心咒——摩尼 摩尼 玛哈摩尼梭哈;阿弥陀佛的心咒——嗡啊咪得哇瑟,很多很多心咒。实际什么呢?就是无所诤!普利一切!莫不慈悲皆什么成就,莫不以智慧方便给予等等,都是这样的誓愿。都很短,就一句话,但阿弥陀佛的誓愿是无诤。他的内誓是不给别人说的。但我们显教人说不给别人说咋办呢?不给大家说咋办?大家不知道守护什么,你咋办呢?很多人说,学藏传佛教说:“你念念阿弥陀佛心咒吧,那比念阿弥陀佛要强多少亿倍、多少万倍。”实际就是一个誓愿守护。你一念这个无诤心,你就守护了阿弥陀佛的根本誓——就是内誓!你现在就形同本尊!

开着门吶,开着门不太合适啊,我们这是秘密语。(笑)今天给大家开小灶呢,我是密法显说了——这一次。你这样守护,那就念阿弥陀佛的心咒。很多人就说修某一本尊就一生就念他这个心咒,干什么?嘟嘟嘟……一天多少万遍,修十亿、八亿,干什么呢?成就这样一个本尊。那你念一遍心念无诤,你就成就阿弥陀佛的功德。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成啊,无所建立,无所散坏,你知道从无诤处直接就下手了。你一点头就知道,你去用无诤的心念你去读任何经典都读得通。这里面就是圆满、就是清净、就是无碍。

要是说大法至简,大家简单一点不行吗?简单,就是佛给我们的恩德——最大的恩德。好比说我们有怀疑的习惯,你说你知道那是烦恼,你又念念我心念无诤,它也就圆满了,就清净了,就无所障碍了。在我学的这些净土教法中,这个体系一定是给大家一个真正心念的依止、即心即是的依止,心者法之根本,法者一切由心生,一切法莫不由心生,这是由什么心生呢?阿弥陀佛的教法中由无诤心生。这一定听得懂的。我现在给大家在传法!你过去那个法,我不知道,我不懂。因为净土教法是诸法无诤之教法,是一切法无诤之教法,所谓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所谓的此法如大海皆纳于百川。

阿弥陀佛这个誓愿,我感到大家可以守护住,内誓,可以不给人说,但你在给别人说净土的时候,说四十八愿的时候,你有一个无诤的守护了,你怎么说怎么准确,怎么说怎么有力,怎么说怎么安稳。你要是没有这个无诤的守护,别人随便说什么,你心就开始飘荡,你没有安稳处,你没有无量光,没有无边光,没有办法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你总是有障碍——别人给你制造障碍,你自己心也制造障碍。但你守护无诤,一切无所障碍!

这个方法大家请不来,我也没办法让大家请,因为这个方法只是传授,所谓的这个教法是无请之自说,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也想让大家真正的能提出来这一类的问题,反正我是以前提不出来,我想大家也是提不来。所以佛告舍利弗,佛告舍利弗,告诉些什么呢?世尊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甚深功德给予众生,饶益有情。我也是一个信使,我说,传递员、邮递员,但在这个传递过程中,真是体会到阿弥陀佛恩德于众生,予一切众生大安的真实、功德的事实,拔济一切众苦的这种力,就在他的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底下,就在他的誓愿中真正产生的力。

你把你心无诤能出生一切法,你好好地守护,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名,若多若少,若十万,若百万,若一万,若一千,若一声,十声,但以无诤心称念,即得称念万德洪名之方便。

这个是自受用,是阿弥陀佛的自受用、果地觉的自受用,要是没有这个自受用的守护,我们所有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半阿弥陀佛。一半,一半是什么呢?就是,只是说利于别人,自身没有受用的,没有守护的,没有内容。因为我们所有的言说、意识、作为都是法呀,这些法都由心生啊,你的心是什么样子的?蓝色的、白色的、黑色的、红色的,你不知道呀;菩萨心、声闻心、缘觉心,还是凡夫心,你不知道呀;这个地方呢给你一颗佛心——佛的自受用心,内誓,就是阿弥陀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内誓守护的根本所在,称为根本誓。无诤心能出生一切功德,能利益一切众生。

要发这个誓哦——了知当守护,内心无诤,称念弥陀。要发这个誓,不发这个誓,后面可真学不成净土啊,因为外面争论太多了。这个心一认识清晰了,心无量光,心无量寿,无边光、无碍光、智慧光、解脱光、清净光、不思议光,你念无尽的光,这个无诤念、无诤心都可以生出来。那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利益一切众生!因为不是造作来的,是无为而至的方便。誓愿的心是传递的,不是修来的,谁能修来无诤心哪?修不来,学会用,我们要学会无诤心的运用,我们就真正开始念佛了,从佛的自受用心上念佛。

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怎么传递给大家呀?你说太麻烦了,实际把他自受用、外受用一说出来,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守护了。你用一个无诤的心,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你看到一个杀人犯,念阿弥陀佛;你看到一个逃犯,念阿弥陀佛;你看到一个做善事的人,念阿弥陀佛;你看到一个做菩萨法的人,念阿弥陀佛;你看到什么样的生命,一句阿弥陀佛,皆平等回施。本尊没有成就,但是本尊安住了。(掌声)

但将佛心融入自心,自心即佛心。这个佛心呢要知道佛的自受用。哎呀!这个彻悟禅师在这说的很亲切呀,说念佛时即是往生时、成佛时、度生时,实际是无诤念守护之时。没人能坏得掉,没有人能修得来,这地方无生无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地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有为不异于无为,无为可以运用于有为,度化十方,无所增减。一定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这就所谓的即下往生的事实。实际就是个法的传递,不是修证所为。果地觉为因地心即是给予。我不知道是不是佛恩,反正这个地方浩浩荡荡。

读《悲华经》,读阿弥陀佛的因地,阿弥陀佛的因地称为无诤念王,他就是无诤念来作为自己根本守护的。若这个根本守护得见方便了那我们再说他受用,这时候所谓的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游戏生死烦恼林中,至教化地,以本愿力故,就是以无诤念故,利益一切。谁不平等了,谁不平静了,谁颠倒了,烦恼了,你都有机会帮助他,怎么帮他都行。你有能力,你有智慧,有方便。因为什么呢?你用无诤念安立了。

这真要立誓哦,不立誓不行,不发誓真不行,对,真要有这样一个确认,那我们就是真正的念佛,果地觉为因地心的一个念佛人了,接受了这样一个传承。四十八愿都是他受用方便,像那三个愿望说:“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这样的说法中,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实际这都是利益别人的;唯有无诤念是自利的——安乐呀,安心哦,无起无作,无对无待,未见实相亦运用于实相,未依亲证而安乐于法益,我们也证不到什么,但是法义炳然。

我们在读很多誓愿,什么什么“我建超世愿,名声传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你读那愿望都是给别人说的,都是利益别人的。干什么呢?令众生听而生信,得以回归,回归什么呢?无诤念!

根啊!心念无诤是为根本,守护住这了,净土教法就可以解开了,打开它的大门,要不然大门打不开啊,我们站在门外再念佛,一劫、二劫、三劫、五劫,你一直在造业,没有进门啊!它这个地方直指如来种姓,在《法华经》中世尊讲:“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这就是佛种缘起,无诤念就是佛种缘起,真实不虚!

净土教法就是一乘啊,唯说一乘!唯佛是念!那我们要真是念阿弥陀佛的人惟无诤是念!惟无诤是念!没问题吧?这地方没问题的。假如你今天晚上回去念佛了,你跟以前念佛不一样,你有传承了,因为啥?你没有疑虑,这个地方不建立疑虑,连“信”都不建你建啥疑虑呢?只接受就行了!说“随顺得入如来智愿业海”。这个愿得守护啊,不守护可对不起自家啊,真正作为念佛人,当守护于此,心念无诤!要经常发这样的愿——心念无诤。

别人说啥都可以,但你给他合合掌:阿弥陀佛(众念:阿弥陀佛),(师笑)对,我们在念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你念哪一个都相应,没有不相应了“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常随佛学,乃至随喜功德”,你会随喜了,要不然一听,这个人说得不顺耳,那个听了挺顺心的,都没有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功德的守护啊!一定要把这个无诤念、这个根本戒守护,悄悄的(师作小心状,众笑),悄悄的。我们这样真正了解了佛、佛的恩、佛恩浩荡。我们是念佛人啊,你是念佛人了,你走入这个门,你真是念佛人,你感觉到佛法轻松了,佛法喜悦了,这个地方,非修证得!非不修证得!是我们承接了佛的恩德——佛心为己心,我们己心即佛心。

啥叫“佛心”啊?“愿”守护,“誓愿”守护,这简单到没办法再简单了,但是功德唯佛与佛能知!你坐也阿弥陀佛了,站也阿弥陀佛了,走也阿弥陀佛了,你怎么能不念佛呢?佛恩充满了过去现在未来,你怎么不念佛?这一颗无诤的心一旦接受了,佛恩哪个地方不存在呢?哪个因缘中不成立呢?说未见实相,运用实相,那我们念念就是阿弥陀佛了。

好用!教法清晰简单,好用!但你得接受,不接受,我没办法你啊,你不接受我还是没办法。有些人拼命念佛,念得苦得不得了,嘴也干了,舌头也烂了,但是还是烦脑,我这地方不让你烦恼,因为这是历代善知识慈悲地和盘托出传播的诸佛的甚深的功德——佛的觉悟,亲证的甚深的功德的内誓!我们尝试着去守护,去体验,一点一滴的,你一定是一个轻松的念佛人。

就像七菩提分中讲的一样,正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我们具足的,你这一念无诤具足这七觉支分、八正道分!你算啊,里面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智、正定,没有吗?这一句无诤念的功德到底有多大,我们慢慢地体验,这就是我们以后的修行。知佛恩、报佛恩,所以依法而行是为真报佛恩啊,菩萨们!不然大家说我很辛苦叫报佛恩,那地狱里那么苦他们没报佛恩啊!我们学习佛智慧、慈悲、善巧、方便,但得诸乐,无有众苦的呀!这样看,我们来谈“知恩报恩”,我们写这四个字,手不软了,要不然掂不起这力啊,想的时候心里没有底啊!因为不知道怎么报恩,也不知道恩在哪儿。

善守护“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明自心,用自心,善用其心!何为菩提心呢?如实知自心,是为菩提心!大家会不会发菩提心呢?无诤守护!

对,我们接受了这种自誓的守护,再出去念佛,再给他念佛,保证我们这一群人都是念佛人了。要不然不是念佛,我们在念分别、执著、妄想、善恶、人我、功夫、大小,没有念佛!因为你守护这个秘誓了。张嘴念佛,合嘴念佛,举手念佛,抬足念佛,无不念佛!念念佛心住持故!所谓的“佛力住持,即得不退转”,真实不虚!

念佛人一定是不可思议的人——“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大家都不是骄慢的人,要不然闻不到的,起码听不到(众笑,师笑)。看似简单,来之不易!我们大家都实践过法则,兜圈子的多——没有直接接受法则;想象的多——没有直接接受法则;实践的多——没有直接接受法则。所以佛法无修修啊(师笑),没有什么可以修证的,但我们不断地在依着佛的秘誓去守护着佛的果地觉,运用这个果地觉。

那我们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十万遍没问题的,三万声也没问题,两万声也没问题,念十声你也很欢喜,念十万声你也不会感觉到累的,第一声跟最后一声一样的安乐的,因为有无诤的守护。看到善人——往生,恶人——往生,看到菩萨——往生,看到蜎飞蠕动——也往生,看到骄慢的人——往生,看到怀疑的人——往生,因为心念无诤故,平等摄化,无所障碍。你不是真的念佛人吗?有这个秘誓的守护,有这个誓愿的守护,我们就真正地作为念佛人了,因为弥陀念弥陀故。心智无诤,只是弥陀念弥陀!那我们一有诤念了,谁也念不了弥陀,反正是念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业习、是非、道理。

这一点呢,有这么个供养大家的机会,我们当珍惜哦,真是要珍惜!

这可能是到庐山了,这个祖庭的加持、大佛的加持。刚才为什么要讲大佛的故事呢?我为了受加持啊,作祈祷,要不然我不敢讲哦,我怕雷劈我,你知道吗?(众笑)不是这样简单地给大家了,我真不知道雷会不会劈我啊。

现在人呢要不复杂人似乎不是讲佛法的,对不对?这太简单了!所以我们先让大佛站立起来,才能讲法,因为,要不然不受这个加持,不知道里面是……佛法至简至明,恩德浩荡,真正的从无始以来的业,一次性地令我们解脱,说“横断生死,闭塞恶道,通达善趣”。真实不虚哦,菩萨!真这么简单哦!

你下去怀疑的时候,你找个地方忏悔就行了,因为我们祈祷大佛了,我不过是个代言人,你要骂,你找阿弥陀佛去,这可不是我惹的麻烦,我告诉你,我真怕担责任哦(师笑),我给某某一开始就讲,说咱先讲讲大佛,要不然不好讲,对,像这一类的甚深教法难宣化,机遇难成熟。因为我们这么一群人呢,福德因缘也好,佛陀的加持也好,大佛的加持也好,有护持祖师道场的这些菩萨们在这儿守护着,要不然真讲不来,我也讲不来,不敢讲,怕讲得太简单了,别人唾我。真是这样子哦!唾你一脸咋办呢?

一切诸佛如来出现于世,是为了令众生得究竟解脱呀,为一切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不是为了给大家找麻烦啊,一丝麻烦都不会给大家找啊。从小解脱、中解脱到大解脱,无一不是给我们解缚啊,我们心里有一丝障碍都给你解,解除掉才是对头的呀!这样的佛陀我们才来皈依,才来礼敬,才来学习呀!要不然我们学他干啥?天天让我睡不着觉,坐立不安,晕头转向,东奔西跑?我学他干啥呢?

嗯,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守护,今天晚上好好的多念一念无诤心,啥也不要念,念念无诤心。佛心、自心原无差别的。我们运用这个原无差别,直接把阿弥陀佛这个内誓接受过来,三无差别是真实不虚的哦!我们就用佛心知自心,守护自心!如实守护自心,如实知自心,即为无上菩提心!你还要啥心啊?(大众在师作此问后,经短暂沉寂回过神来,欢欣震动,一片沸腾)应该鼓鼓掌。

我们有时候把菩提心搞得太玄了,实际不是……(菩提心)真是那么亲近,那么亲近,那么亲近,亲近得很呐!才是菩提心。

时间就这么快,到点了。(众不舍,称阿弥陀佛)对,两个小时嘛,是吧?差几分钟,差几分钟让大家放放松,放放松,放放松。(有人:“感恩师父”)感恩大佛!感恩大佛!感恩阿弥陀佛!没有这个大佛这个站立起来,谁也不敢讲阿弥陀佛这样甚深不可思议的教法呀,这不是佛宣化谁敢讲啊,咋讲啊?没人敢讲,全是佛的加持。

今天下午回家了,回去了,休息了,多念一念这个无诤心。不回去也行!但是要念念无诤心,把这个事情处理好,那我们真正做一个念佛人,使更多的人来念佛,来学佛,做一个真正受益于佛法的人,而不是背负负重的一个学佛人,真正得到喜、轻安、定、慧、方便!

谢谢大家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弥陀内誓       净土教法)(五明学佛网:弥陀内誓       净土教法)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 

 信愿法师:净土教法纯他力的思想是凡事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去 

 信愿法师:憍慢心的人、懈怠心的人很难相信阿弥陀佛的净土教 

 《净土圣贤录易解》:阐扬净土教法之圣众,觉明妙行菩萨 

 信愿法师:圣道教法凡夫难修难进,净土教法凡夫易生易入 

 信愿法师:晚年得遇净土教法,照样自在往生的明朝张氏善女人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三)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二)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一) 

 智随法师:我们能遇到净土教法要比很多菩萨还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