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信心不足搞哪个法门都不行,搞到最后还是到三途去


   日期:2016/1/21 8: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灾难来了怎么办?第一个要记住,不惊不怖,就是不害怕。实在讲,灾难死那么多人,我认为一半以上是被吓死的,他本来不该死,吓死了。跟癌症一样,癌症不会死人,癌症死了百分之九十都是吓死的。得癌症的人,你看那个得癌的人他若无其事,他根本不在乎,他的癌症很快就治好了;每天愁得不得了,这个不得了!得大病,要死了,没多久他就死了,吓死的。所以我们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纵然灾难在面前,一点都不害怕,念阿弥陀佛。命里头该在灾难死的,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好事,提前去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还有寿命的,没事,你决定平安度过。你害怕什么?一怕就坏了。念佛要紧,平常念佛,跟阿弥陀佛合成一体,那就不会有灾难,什么灾难都化解了。所以闻名触耳,听到这个阿字,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真的众罪冰消。那我们天天念、天天听,为什么罪没消?我们的念佛根本上有个大错误,有个大漏洞,是什么?信心不足,所以怎么念都没有效果,他信心不足。如果你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那个佛号确实声声灭罪。怎么说你是信心不足?念佛念多少年了,罪业消不掉,不行,我要念念《地藏经》,我得要念念咒,就改学密,信心不足。信心不足搞哪个法门都不行,搞到最后还是到三途去,你说你冤不冤枉!《华严》大经,《大智度论》大论,经论上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他不信有什么办法!

  前清乾隆年间灌顶法师,那个时候的佛教还没变成宗教,还是教育,乾隆时候(佛教变成宗教应该在嘉庆以后),寺院庵堂都有法师讲经教学,佛教是教育。所以学佛的人都懂道理,都有信心,他真信。道理搞不清楚就会怀疑,这是一定的道理。我对佛教的信心,也是这么多年慢慢培养出来的,最初半信半疑。老师教我,老师半信半疑,我跟老师学哲学,不是学佛,方东美教授。我跟他学习的时候,就是这张照片,他大概五十岁左右的样子,晚年福报很好,晚年的相很丰满,这是我跟他的那个时候。他跟我讲佛经哲学,我从这入门的。讲佛经哲学,告诉我,佛教经典里面,十分之二是高等哲学,十分之八大概是迷信,老师这样告诉我的。他认为法相宗是哲学,法性宗是哲学,禅宗是哲学,禅宗属於法性,其他的宗派大概都是迷信,那念佛就更不必说了。我受他影响三年,整整三年。三年之后发现了,老师讲迷信的部分可能比这个更高,就怀疑可能比这个更高,渐渐有这种觉悟,但是理解得不够。所以看法有转变,信心还是不足。到什么时候才有信心?七十岁以后,换句话说,四十年之后我才相信,才真搞清楚了。

  现在我们学习这部经典愈学愈有味道,愈学是愈明白。所以跟大家做报告、分享,好处利益多多。古人讲的,教学相长,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没有分享的时候,没有看到,没有注意到,一有分享的时候,字字句句这里头的意思都看出来了。所以学东西,怎么样学才会有进步?天天跟人分享,天天做报告,那个进步就非常快,锲而不舍。真正搞透彻、搞明白了,最后就一句佛号,大圆满。连经论都放下了,那是什么?那是引导我入门的,入门就不要了。经教好比是船,过河需要用它,到了彼岸,船不要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可是我们有疑,这个船要,为什么?你渡不了彼岸。只要有怀疑,一定要它。所以经教的作用,帮助我们破迷起信,破迷开悟,它有这个作用。真正开悟,不要了,自然就通了。惠能大师不用经典,释迦牟尼佛也不要经典,他说出来,记录下来就是经典,他不要了,这给我们大家学习的。我们入了他的境界,也不要了,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印法宝,保存法宝,是为后世,为还没有接触到佛法的人,为他们做的。我们不做,这个东西将来没有了,即使他有善根福德,他没有缘分,他见不到。所以我们有义务帮助后人,这是应当要做的。

  所以无论是名号、密咒、经教,确实诸佛赞叹。闻名触耳,真的是众罪冰消。唱声见字,唱是唱佛名,见是见到文字、见到佛像,万德云集。你不入这个境界,你没有这个感触,入这个境界,确实有很深的感触,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这里。我们今天有一种感觉,叫磁场,进入到这个地区来的时候,你感觉到不一样,这个磁场非常好,让你生欢喜心,让你生安稳心,进入这个磁场,心平气和,浮躁就没有了,或者是浮躁减轻了,这种现象多。我们初学的时候,去看老师,进入老师居住的环境就不一样,磁场就不相同,很喜欢那个地方。浅观但信,这生起信心。这是什么?这是我们涉入的浅,如果深入,直游净土。最贴切的就是这部经,这部经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展开这个经卷,确实只有净土,极乐世界就在现前,阿弥陀佛跟自己融成一体。深修圆智,再更深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圆智,教下讲大开圆解,现证佛道,这是明心见性。「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可知矣。」举密宗经典里面这些说法,说明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六集)  201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