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什么叫自暴自弃?


   日期:2017/1/18 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暴自弃”这个成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将存在于凡夫心中的极其可怜的恶习一语道尽。“暴”是“损害、残害”的意思,“自暴”就是自我伤害、自我残害;“弃”是“抛弃、舍弃”的意思,“自弃”就是自我抛弃、自我舍弃。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不如意的外境时,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痛苦的感受。当我们内心产生痛苦感受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抱怨说:“我内心的痛苦是外境的某某人、某某物、某某事给我带来的!”然后,心里也很自然地对“造成”内心痛苦的外境上的“人、物、事”等产生嗔恨和厌恶。

  事实上,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痛苦绝非外境给我们带来,而是我们的心“自暴”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外境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外,心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内,所以外境和心显然不可能直接接触。既然如此,外境肯定没有办法去逼迫我们的心产生痛苦。所以,痛苦或者不开心都是心自己做出的选择!一旦心做出了这种选择,心自己就会遭受损害——也即处于痛苦和不快乐之中。所以,世人所遭受的一切心灵的痛苦都是心自己自我残害的结果,绝对怨不得外境!

  事实上,尽管外境不如人意,或者看上去很凶险,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尽可以选择一些乐观的、冷静的、包容的、安详的、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不如意的或者凶险的外境,而没有必要选择诸如怨恨、责备、着急、焦虑等负面的自我伤害的心态。古人云:“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意思是说,人的苦乐命运都是由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境之后所起的种种心念创造的,快乐和幸福一定要靠自己的心主动地去求才能得到。

  《诗经》上说:“自求多福!”意思是说,面对各种外境,无论是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无论是善妙的还是凶险的,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地、百折不挠地、毫不气馁地用快乐、安详、包容和宁静的“多福”心态对待,而不应当怯弱地、自卑地、自暴自残地选择自我伤害的负面心态来面对。

  《太甲》上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里的“天”是指外境的显现,“天作孽”是指外境的显现不如意,“犹可违”就是“未必能够给我们造成什么痛苦”。“自作孽”就是自己的内心选择用抱怨、指责等痛苦的负面心态来对待不如意的外境,“不可活”就是“不可挽救”的意思,也即内心就一定会遭受无可挽救的痛苦。譬如,我们的身体遭受种种疾病,遇到种种外境上的恶人,或者自己的工作、住处、眷属等不尽如意,这些可以说是“天作孽”,但是,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决不“自暴、自残、自害”,而是选择乐观、包容、平静的心态对待,则这些“天”作的“孽”未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痛苦和伤害。但是,如果我们选择痛苦、悲伤、抱怨的负面心态来对待,这就是“自暴、自残、自害”的“自作孽”行为,此时我们的内心将别无选择,只能亲自承受自己所选择的痛苦!

  六祖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世间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是六根对境后,自心选择乐观向上的“多福”态度所造成的。当我们掌握了这个要诀之后,无论面对怎样的外境,都要按照自己的“所求所愿”选择相应的正确心态。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就一定能够时时处在快乐和安详之中。

  什么叫“自弃”呢?心的“自弃”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说,心自己将决定自己苦乐的权利完全交付给外境——也即外境如意的时候就快乐,外境不如意的时候就痛苦,自心不去行使自己所拥有的决定权,这就是心的“自弃”!实际上,心自己的痛苦和快乐完全可以由心自己来决定和选择,但是心自己却抛弃了这个权利,完全受外境的支配和摆弄。

  第二层含义是说,心自己本身就是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心自己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却希冀在心之外寻找到一个所谓的佛,这种“自弃”就犹如“骑在驴子上面找驴”、“贼喊捉贼”一般。不少人整天在叫嚷着要成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正在叫嚷着要成佛的这颗心就是佛。所以,我们应当歇下妄念,直视自心的本性,认识心自己的本来面目!

  由此可见,“自暴自弃”这个成语实际上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凡夫的心所具有的恶劣秉性。每一个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应当幡然醒悟!发愿从此不再“自暴自弃”!

  从此不再自暴自弃!无论面对怎样的外境,我们的心都要“自求多福”!决不要因为外境如何不如意或者如何恶劣而自我伤害,即使此刻面对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不如意”,我们的心也不应当选择任何“自暴自弃”的心念!而要依然宁静、慈悲和安详!

  《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上的太阳每天都在按照其固有的轨迹运行着,无论大地上的万物是什么,也无论它们是美的或丑的、善的或恶的,太阳一律选择用温暖的阳光对待它们;君子之人也应当像太阳一样,远离一切痛苦和忧戚,远离自暴自弃,永远选择乐观、向上、利他的心态面对一切外境,这就叫“自强不息”。

  面对不如意的外境,内心选择痛苦的负面心态,这叫“自暴”;将自己苦乐的决定权交付于外境的顺逆,这叫“自弃”;自心像太阳一样,对世间一切万物远离爱恶亲疏,永远选择快乐和利他,这叫“自强不息”。亲爱的朋友!在“自暴自弃”和 “自强不息”之间,您选择哪一个?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