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年纪轻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


   日期:2017/5/26 8: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财富。人们过分地看重财富后,往往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了。我们就存在许多误区,第一个误区,财富越多越好;第二个误区,越年轻发达越好。

  第一,我提出一个观念,钱财要留给子孙去赚。很多人很会赚钱,但钱来的有些走偏门。就像做企业,你是在培福报,还是在损福报。你的产品没有那么高价值,却卖得那么贵。你看起来是在赚钱了,却不知道你福报损得更厉害。这种企业就走不远了。

  人千方百计地想要赚很多钱,不是靠诚实劳动得来的,都是危险的,都是在损福报。这样子你的钱花完了,福报也损了,孩子以后去赚钱就很辛苦了。许多小孩从小就过得很奢侈富贵,长大赚钱就很辛苦,因为小孩福报损掉了。

  要记得,小孩花的是大人的钱,损的是他自己的福报。你有钱给他花,他还要有福报来承受。承受不住就会怎么样?就是小孩被大财富给克到了。

  有的人拼命赚钱,把未来的老本都赚来享受了。小孩就很辛苦了。所以你要去广种福田,多开垦福田,让小孩以后种什么得什么。你现在不开垦,就拼命收割,把子孙的田都收割掉了,你子孙后代吃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大家都追求财富,这很危险。包括出家人,你庙拼命盖,盖得太豪华了。这也是很不好。修行不是来享受,佛殿盖好一些是可以,要坚固、耐用,住的和用的,都要简朴。这一点虚云老和尚就做的很好,他盖的庙,都盖到差不多,就好了。他又去盖另一个道场。别人问老和尚,你怎么不盖好啊,老和尚说,我都盖好了,子孙后代做什么?子孙后代也要培福,也要做事情嘛。

  所以庙坚固,耐用就好,不一定要搞得很花俏。修道是第一条。虚云老和尚去上海做开示,别人供养他几万银元,他自己通通不要,然后供给四大名山去了。供给修行人。他老人家对财富就有这个心量。其实他盖庙也缺钱啊,但在盖云居山时,他发动僧众,开垦荒地,建大雄宝殿。都是自己亲自动手的。所以老和尚留下的道场,自力更生的道风才那么强。

  第二条,年轻就发财,就得势,是不吉祥的。许多人就喜欢年轻发财。年轻发财,你对钱财很难把控,做不到不浪费。许多人跑出去做生意,发财后,就浪费。没几年,生意就倒闭了。最后身体也垮了,钱财也没了,福报也损了。所以年轻不要发财。

  古德说的,年轻当主持僧,当法师都是不吉祥的。因为阅历浅,太年轻,人们捧一捧,就忘乎所有了。很容易让人产生堕落的心态。人要沉得住气,很不容易。古人说,大器晚成。你要成就大器,一定要有一番历练才可以。

  以前人纵有千般才华,都能藏得住。有的祖师,年轻就在庙里厨房做事,一作就是十几年,为常住僧做事。默默无闻地做。像虚云老和尚,十九岁出家,一直在参学,又是拜五台,又是拜舍利,到终南山闭关,参禅。到了五十六岁,在高旻寺开悟后,他才出山,就开始弘法,建庙了。这就是厚积薄发。

  也有些人,年轻就当主持僧,受人尊重,但被这个尊重境界卡住,往往很难进步。一辈子就沉迷在应酬之中。很可惜。就像广钦老和尚告诫他弟子,不要变成应酬僧。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应酬,根本无心思静下清修。这样子虽然你世间福报大一些,但离真正的佛法上的成就来讲,成就就不大了。

  像做父母的,我常讲,小孩要是有些小成绩,读书好,成绩好,千万不要太骄傲了。未来的路还很长,一直让他觉得自己很荣耀,不让他受挫折,这对他未来的路,是一种灾难。

  在业力中,人的少年,中年,老年这三个阶段的得意失意不同。有的人因业力故,少年得意中年也得意,但得意过头了,老年就失意,可怜兮兮的也有。少年得意不足夸。这一点做父母的要明白,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害了孩子。因为人总有失意和得意之时,你得意时不张扬,失意就不会痛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