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空海(惟传)法师:「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日期:2020/9/25 0: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根、尘」对触的当下…如何清楚了知、不碍着?
  
  学员问:「如何对所谓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的「根」、「源」的,能够真正知道、了知而无所碍着?」
  
  若想要全盘详细了解,就必须听闻整个解脱道课程。但简而言之,则要先
  
  了解我们身体的构造、组成、缘起。佛教讲的是缘起,「缘起」法义很深,然而要能够真正深入了解「缘起」里面深义的并不多,往往都只是知道一个名词。我们要先从心理学、医学方面来探讨,在解脱道的课程里面有介绍人体解剖学,让大家可以了解我们身体是由什么所组合而成、由什么所构成,从医学的角度可以讲解,从生理学的角度也在讲述。
  
  佛教讲的是「缘起」,在缘起组合起来之后,它又能够发挥很神圣的功效出来。所以,要知道说我们身体本身,它就是一个「缘生」,再来要了解「无常法印」。佛教所讲的「三法印」,都是宇宙的真理,大家都需要去彻证、去彻悟,不然一般人都只是懂一些名相,实际在历缘对境里面,却不知道怎么应用、也应用不出来。只是懂一些名相,没办法真正了解里面的深义。
  
  中国的《易经》,即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在变易、变易…。《易经》就是告诉我们众生: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在变易。《易经》有三个很重要的原则--变易、简易、不易。「变易」就是在告诉众生,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在流动变化、变易…。这么广大的宇宙,这么广泛的真理、这些实相,这么森罗万象…太复杂,你怎么去了解?《易经》告诉我们:简易、很简单。如果你能够掌握到那个纲领、原则、总则,很简单啊!所以,很简易就能够掌握到宇宙千变万化的变化,这时候你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宇宙中变易的这些真理、这些法则,它是「不易」,亦即是永恒不灭、永恒不变。大家要了解「无常法印」,但这「无常法印」必须要应用到你的身心来。我们的「六根」,本身就一直不断在生灭变化、生灭变化…。一定要先了解我们的身心(六根)是由什么所组合而成,它的特征、特性是怎么样,再来则进一步去了解「六尘」(外境),是由什么所组成的,它的特征、特性是怎么样,一样都要去彻证、去体悟「无常法印」。
  
  一切都在变化,外境一切也都在变化、变化…,在这个变化之中,它的现象会产生,是因「因缘」而产生--缘起。如果你能够了解我们身跟心的这些实相,它都是无常变化,也是「缘起」。所以,这时候你的「六根」与「六尘」接触的当下,当你听到一句很顺耳的话语,你知道那也是「缘起」,而且它也是无常变化,你不会去贪爱、抓取。当你听到一句愤怒的话、骂你的话、刺耳的话,你也会了解:众生爲什么会骂你、会起瞋,他一定有他的因缘。当你了解「缘起」之后,你会尊重他,他一定有他的原因。
  
  再者,当这些逆耳的声音穿流过来的时候,你也一样能够去了解它只是一个声波,流动、流动…过去。如果你能够去接受这个流动变化,让它穿流而过,很快这些声音它流过,你的心不会中箭。就因为众生不了解「无常法印」,你的心硬梆梆的,以一个铜墙铁壁在那里挡着,让一支箭这样射过来,然后就中箭了,于是在心里面就卡住了。
  
  爲什么会被外境一句逆耳的话语、声音,就把我们牵着鼻子走,在那里起瞋,在那里跟境界起舞…?因为我们对「缘起」不了解,对实相不了解,对「无常法印」不了解,因此常常成为境界的奴隶。
  
  就比如在家庭里面,有时候先生在外面遭受到委屈、心中很苦,回到家里就动辄乱发脾气,如果当太太的不了解,没有给予先生适当的抒发管道,让先生的委屈可以疏通,他憋在心里越积越久,反而那个伤害就会越大,脾气及骂人的语气就会越粗暴。如果当太太的,懂得以柔来疏通,让他把心里的委屈讲出来,你知道他的脾气会不好,是有他的原因,请你不要在那里跟他起舞,用爱心来聆听,让他对你道出他的委屈。
  
  当他能够有纾解的管道,就不会再发脾气了。如果你硬碰硬的在那里跟他对抗,他骂你一句,你顶他两句…,他本来就在那里发脾气了,你又在那里跟他硬碰硬的,冲突的情况就会越严重。这是因为众生彼此都站在「自我」的立场,而不容易了解到「无我」,不容易了解到「缘起」、「无常」,于是就很容易成为境界的奴隶,而在那里冲突不断。
  
  如果大家真正的静下来,好好去听闻真正纯正的佛法,大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感受到自己真的逐渐在脱胎换骨,你的生命意识层次都不断的在提升,你的智慧不断在开启,你会以慈悲、智慧去善待一切众生,你在家庭里面的冲突也就会大大的减少。
  
  学佛不是用压抑的,也不是在用某个法门,把我们的忧悲恼苦只是压下来,然后紧抱某个法门不放、不敢放,不是这样啊!那只是方便、过渡时期。真正要解决我们内心的忧悲苦恼,一定要去了解爲什么,一定要去探讨真正的真理实相。
  
  如果能够了解我们「六根」的组成及「六境」(六尘)的组成,以及特征特性,了解「缘起」、了解「无常」,心量就会逐渐的打开。当你的心量逐渐打开之后,事情会碍着你的就会越少。为什么会发生车祸?因为有物品、不然就是有车辆…阻挡在前面,如果你粗心大意,还是会去撞到的话,就把道路再拓宽一点。这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把我们的心量,不断的打开、打开…,你的心量越宽大,在你的人生世界里面,你的冲突、碍着就越少。
  
  所谓的「心量」,最初的扩充是透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亦即这四种方法,可以把我们的心打开到无量,没有限量,叫做「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它可以把我们的心量打开。如果你本来很吝啬,亦即心量很狭窄,慈、悲、喜、舍的这个「舍」,是发心布施、跟众生结善缘,点点滴滴跟众生结善缘,这就是慢慢把我们的心量不断不断的打开、打开…,于是到后来它就是无边无量。
  
  以出世间法的角度而论,很多都是与一般众生习以为常的思维是相反的。我现在讲宇宙实相:如果有我见、有私心、从「自我」出发,你抓取越多,你自认为得到越多,其实你是失去的越多。在世间法里面,你好象是抓取越多、获得越多,但事实上你的生命、你的人生,却是失去越多。因为你抓越多,表示你越需要;越需要就表示你是越贫穷;你越贫穷,就表示说对你的无尽宝藏,你离去的越远。
  
  如果从我们这里,慢慢散发出去的是慈悲心,越是无我无私的默默在做,为众生在做,你付出去的越多,法界反馈给我们的也会越多。你越是为自己打算,到最后是一场梦一场空,什么也没有。你越是无我无私的爲天下众生在做,你的心胸越宽广、越宽大,法界反馈给我们的是无边无际无量的。
  
  佛教里面所讲的「有得有失、有失有得」,世间所谓的「得」事实上是有得有失,有时候你是失去更多。如果以世间眼光来讲,人家认为你好象是个傻子,说:「你怎么都在爲别人在着想、爲天下众生在着想?人家都会计较,而你怎么都不懂得跟别人计较?!…」如果你的心胸越宽广、越大,你不会跟人计较,没有那些得失心,也没有那些名利心、不会抓取,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傻呼呼的,人家觉得你好像失去很多,看起来好像傻瓜,但事实上是有失有得。
  
  这是世间思维与出世间思维不一样的地方,从「无我」的立场出发,你的法财是无限的,「无尽的宝藏」是无限的,空海是协助大家开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无尽的宝藏,去发现、去开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无尽的宝藏。当你真正发现到你开启了,你到哪里都是快乐、安祥、自在、知足常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一章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