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空海(惟传)法师: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八)


   日期:2020/9/26 1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八)

  看透习性的运作放下自我 天下无诤

  有时候照我,有时候也要照你们呀。你们才会知道它有多温暖啊。
  好,我们准备了做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桌子椅子也是从那边搬过来呀?就这样搬上搬下啊?那边呢?那边还有桌子吗?有?不过有时候为了让你们多锻炼身体搬一下也很好。好!
  好!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家好!
  师父好!我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
  诶,你们这边的声音比大雄宝殿那边还响亮诶!这样,坐在大雄宝殿那边,他们就有惭愧心升起啊!
  好,来,现在继续来回答大家一些问题。因为我们在闻思修的阶段,所以针对大家在闻思修方面的问题来回馈。这是大家很想了解,也很切实际的。那如果是禅修的时候就针对禅修方面的方法、次第逐渐的来深入。不过说实在也蛮委屈你们了,这么炎热的天气让大家在这边来闻思,真的这么炎热的天气不容易,要能够心静下来,要耐心的来听闻,不容易。那我们这里现场也没有桌子没有椅子,大家又都是盘腿坐,真的不容易。不过有些学员他是认为说我们这里一方面有心灵的净化之外,还有那个减肥的作用。因为大家每天可以流很多汗呐,这个有帮忙排毒减肥的作用啊。但你们记得啊,每天要喝大量的水,水分要够,如果你水分不够的话,我们这里有时候会有三温暖的烤箱,水分的蒸发会比较快,有时候容易会脱水、中暑,所以水分要有。
  像我刚才有一件衣服因为流汗湿了,然后我放在房间某个角落,让电风扇稍微吹一下,二十分钟就干了。所以真的水分的蒸发蛮快的,那大家要随时补充。好!虽然辛苦一些啦,不过你们辛苦会有代价的啊,那先回答一些学员提出的问题。
  有学员提到怎样时时保持着不执着,不起习性的反应?又能够充满感恩、平等、慈悲,喜悦、善念?要怎么样能保持这样的人呢?而且这一位学员他是我是代替很多众生提出了问题啊!
  好,来!要保持不执着,不容易。当然你能够不执着的那一部分,很容易啦。你能够放下的那一部分,你要不执着很容易。所以我以前有讲过,你说要放下、放下,我也跟大家讲要放下,勉励大家要放下。问题是,如果你没有深入闻思的话,你很不容易照见到你很多的放不下的那一部分。再来,好,就算你有闻思到某个层次,你说我能够放下啦,我能够放下万缘了。不错,恭喜你有在成长。但是要知道,很多情况是你也是放下你所能放下的,很多放不下的你还是放不下。还有,很多你放不下的你根本照见不到。也不知道自己放不下。
  因为我盘腿,那我的脚就顶住这个桌子了,没办法再向前,所以只好委屈它,委屈麦克风。刚才讲到哪里了?哦我已经放下了。
  有很多我们放不下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要深入闻思?你没有深入去闻思的话,你根本说要放下,那只是嘴巴讲。或是,你只是很粗浅的那部分你放得下,微细的深入的你根本看不到,也不知道,但是明眼人一看都很清楚。所以,为什么解脱道会强调闻思要深入?你闻思没深入的话,你根本没办法照见到深层那些抓取。所以说要处处不执着、不抓取。如果要讲浅显的,当然啦,告诉你要看破啊,看透啊,你就能够放下啊,用嘴巴讲的都很快啦。而且劝别人也都很快啦,都很容易啦。但是当轮到自己值班的时候,那个执着就是放不下,那别人劝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会顶回去。所以你要真的来到不执着,我要跟大家勉励的就是,你要来到真正的看透,而不是看破。
  佛教里面大家常听到的是,要看破啊,啊“看破”啊,闽南话说“看破”啊,就是要看破。问题,我觉得不是看破。看破是含有消极悲观、厌恶、厌斥。我们是要来到看透。看透是如实观。我们把事情万事万物看清楚了、看透了,你不会在两端抓取或是厌恶,你会走在中道上。走在中道上,你自然会对那些境界呢,不会抗拒,也不会黏着,抗拒或黏着那都是算是抓取的一种。你很谈爱金钱跟坚持不接触金银,认为碰触金银是罪恶,那个也是一种黏着。因为你要用很强的离心力去抗拒它,你的心一样都是一种黏着,一种牵挂。当你能够看透这些钱,它是一个世间的方便工具。你了解它的作用,了解它的功效,了解它如果你要不看透你会被它所腐蚀,本末颠倒。当你了解实相之后,你就能够真的能够去善加应用它,然后又不会执着,又不会抓取。
  所以你要来到对万事万物不执着,你真的要看透。包括说,对子女、对亲情、对爱情不执着。你也要来到看透,而不是看破。看破是因为你看不透,然后你吃了很多苦,所以你就好了,看破了,放下了。但是这个不是真正的智慧的放下。你只是得不到,所以你放下。当有一天有机会让你得让你抓的时候,你又会继续在抓,因为那种看破它不是真正的升起智慧的看透。所以解脱道要回馈大家的是,能够来到如实观,然后看透万事万物的实相,看透我们生命的实相。这时候你很自然的会来到不执着、不抓取。那也不会消极、悲观、厌恶、痛恨,不会。你会珍惜当下的因缘,但不抓取。
  仔细听好哦,珍惜当下的因缘,但不抓取。那个珍惜和抓取不一样。很多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把生命活出来,所以他死的时候就死得不甘心。如果你能够好好的把生命每天都好好的活出来,活的很快乐很安心。那什么时候走,你都很安心、安详、自在。就像亲子之间或者夫妻的相处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够珍惜当下夫妻相处的因缘,你每一天你都没有亏待对方。大家都是结善缘,那什么时候缘尽分开,你也能够全然的接受。就像庄子,他的太太离他而去的时候,他也能够全然的接受。并不是我不爱你,而是因缘如此的时候我就全然接受它,然后洒脱放下。
  你真的能够珍惜当下相处的因缘,当因缘变的时候,你也能真的全然接受。那为什么有很多人当另一半离开的时候,会痛不欲生啦,很痛苦啊,那是因为有很多的抓取有很多的执着。
  再来,很多情况中国文化有一句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在,树欲静风不停,子欲孝亲不在。所以很多人都是这样哦,当有因缘在一起的时候,不懂得珍惜。抱怨、牢骚一大堆,不懂得珍惜。父母亲爱护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然后父母亲多跟我们讲几句我们就觉得很罗嗦很唠叨,反弹反感。但是有一天当父母亲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很痛苦。然后很多情况,就啊,悔不当初啊,当初我怎么不懂得孝顺啊?子欲孝亲不在。那是因为你都没有把握当下的因缘。如果你能够好好把握当下的因缘,每个当下我们都是结善缘。好,当因缘变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全然的接受。这就是修行来到洒脱,解脱自在。
  没有钱的时候我也不执着,我也不懊恼。有钱的时候我也不奢侈浪费,我也不执着。所以,真的你够要来到不执着,真的,我们要不断的成长。不是一句话说,你要看破啊、放下啊,不是这样就能够解决的啊。那用讲的都很快的啊,要劝别人也都很快的啊,但是要劝自己不容易啦。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的深入去闻思,解脱道是帮助大家真的去了解生命的实相,宇宙真理,宇宙的实相。当你对实相越了解之后,你会自然的就会看透,有智慧。然后来到不抗拒、不执着、也不抓取,走在中道上。不会冷酷无情,绝对不会。
  包括说,要能够来到充满感恩、平等、慈悲、喜悦、善念,真的,刚才回答里面涵盖这方面的。只要你好好去闻思。有智慧,他自然的就会有这方面的呈现,心灵品质呈现。
  那要不起习性反应,这个一样,除了闻思之外,再来要落实在要实践,要实修。四念处的应用,明觉的开发,这个都很重要。如果你明觉没有开发,定力没有开发的话,你会被你的习性牵引着走。不管你闻思再多,修行再怎么样得力用功,或是神通广大,你的习性依然存在。
  那习性那是我们日积月累,不止这一生这一世累积啊,前一世、好几世累积下来啊。所谓的修行就是调整、改变、修证我们那些不好的习性。什么叫做不好的习性?就是会带给自己,也会带给众生忧悲恼苦的那些习性。好的习性会给我们带来安详快乐,好的习性也会给众生带来安详快乐。那些会带给我们也给别人带来忧悲恼苦——比如说,你家庭里面的小孩子,他常常就是忧悲恼苦,常常在和你唱反调,常常在反弹。诶,这里面我们就要反观,我们到底哪里,我们的对待方式是错误的,这里面有你的习性在运作。那种习性惯性运作的情况下,你觉察不到自已哪里有问题。除非小孩子的反弹很强烈的时候你才会震撼,你才会想到我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小孩子的反弹力会这么大。但是那个往往速度会太慢。
  所以我们要从一些逆境、苦境里面去反观我们的习性动作,习性思维里面哪里有问题,然后加以净化。所以解脱道就是协助大家开发明觉。你明觉没有开发的话,你没有反观能力。就算你有能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啊,但是你这种反省反观都还算是很肤浅。你没有定力,明觉没有开发深层的那些习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解脱道的整个设计,包括闻思还有实修都不会浪费大家的生命,都是很实际、很实用。也不是光只是盲修瞎练,不讲教理,义理,不重视闻思,我们是很重视。那希望大家能够解行合一,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你这样修行的力道才会深入。而且改变的力量才会强。那当你真正自己改变的时候,外境就跟着改变。            
  这几天也有一些学员遇到我或是有因缘议谈的时候他们也都陆续分享他们真的不可思议的改变。那也有不少学员提到那原来的家庭真的相处的很紧张,但是当他学习了解脱道之后,真的大大的化解。夫妻之间的相处,亲子之间的相处,婆媳之间的相处,真的都大大的化解、改善。学到真正实用的法就是这样,所以我希望大家学到活用的法。
  好,再来,这里有学员问到,进入初禅是否要身体的一些疼痛点气息不通处消融才能进入?
  当然,如果这些消融的话,你比较容易进入,那也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才能够进入。有时候因为你入禅定的时间长、短不一定。当然如果你这些痛点消融,气息通畅,那你比较容易进入,也可以维持比较久这样,但不是说没有消失就不能,不是这样。
  再来,有学员问到:第九定灭尽定之后是否再来就能够证初果?
  禅定里面分四禅八定,还有最后的第九定,叫灭尽定。那这里问到的就是第九定灭尽定之后是否再来就能够证初果?这个不相等,也没有直接关联,禅定跟证果是两回事。禅定跟证果——所以有的人错误的解读,错误的理解,以为说:哦,我已经坐禅,然后打坐我已经进入到经过初禅了,哦,我已经证到初果了!哦,我进入到四禅啦,我证到四果!这个是错误的。不是这样的,禅定跟证果不相等。但是要知道,禅定它是一个助缘,帮助的助,助缘。如果你有闻思的基础,有正知正见,你又有定力的话,那你可以来到所谓的止观双运。止就是禅定,止就是静止的止,停止下来的止。止观双运才会开智慧。你开智慧能够断我们那些结缚。你才会来到所谓的证果。如果你修光只是注意修定,不管是四禅八定还是第九定,你修再久,如果你不懂得怎么样去止观双运的话,你所修的都还是只是世间定。
  这种世间定,你定力再久,一样,未必会开智慧,所以,是要止观双运才能开智慧。用宁静的心清净的心,不带污染的心来看,如实观宇宙的运转法则,如实观因缘法。一定要去观,这个观不是用想的,不是去想象的啊,那个观是代表归零,不带成见,如实的看。我讲的那个止观的观不是一般观想的观,不是那种。一般的观想是用自我在想象一个情景,那是自我在投射一个情景出来,那是是一个可以帮助修定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你闻思不正确,不深入的话,一样,你很难来到客观、如实观。所谓的如实观它不是自我的投射,他是来到用清净的心,更严格讲,是来到永无我的心,不带任何的成见,没有主观意识,很如实的去看万事万物的实相,这个才叫止观双运。
  你要宁静下来这个就是要定力,所以要知道哦,我们的禅修的禅定是要让你来止观双运。不是在那里练深定,深定,那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让你去体验一切都是无常变化。如果你没有开启智慧,你再修再深的定,那都还只是世间定。你要世间定再深你还是一样,那个我执、身见还是破不了的。还有,就算你入灭尽定,你入更深的定,如果你不了解生命生从何而来,你也没办法了解死往何处去。究竟皈依处在哪里,你不知道的话,你入再深的定,你在定中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但是当你一出定,我生命究竟皈依处在哪里?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一定都继续存在。所以重要的就是要止观双运,如实观生命的实相,万物的实相,宇宙的运转法则。之后,然后去照见我们的错误的观念知见,我们的种种结缚,然后,加以净化。所以,要知道,证果,它的检验是按照我们,把我们内心的十个结缚我们断除了多少。这样知道吗?证果是看我们净化了多少我们内心的结缚,我们断除了多少,而不是在禅定上面,但禅定它是一个助缘。你有定力的话,那又有闻思基础,你就比较容易照见到。Ok~!
  还有,这里有学员提到,本尊是什么?没有人指出我的脸黑怎么办?
  这位学员他要了解的就是应该说是自我啦。自我是什么?我们昨天已经有做对这个自我做了一些回答,所以自我方面我们就不再解释。现在这里要回答的是没有人指出我的脸黑怎么办?
  现在是这样的哦,如果你没有闻思基础的话,你很不容易承认自己脸黑,很不容易看到我们自己的脸黑。像解脱道的所有课程,包括《三无漏学》,尤其是《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还有《阿含解脱道次第》,《阿含解脱道次第》跟《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这都是解开我们生命的实相,解开我们的颠倒梦想,那事事本无碍更是一面照妖镜。那这个照妖镜不是去照别人,而是回来看我们那个颠倒梦想的自我,也就是回来看那个本尊。
  你要回来看到我们自己很多的错误观念、知见,那你怎么样才能具体的看到我们错误观念知见呢?这个要有些对比啦,所以闻思就是让你能够可以对比。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什么清静的本来面目,什么是清净的佛心?什么是?哦,中国有句话说:见贤思齐。历史上出现人格非常高等、非常高级智慧的,比如说像佛陀他们,那他们呈现出来的品德特征、特性,他们呈现出来的那种思想心胸、心态,到底和我们什么样的不一样?为什么佛陀他能够历经几百年、几千年仍然受后代子孙敬重、尊重?他们的特征、特性在哪里?然后对比、反观,我们是什么样的特征、特性?别人的心胸是那样的大,那么我们的心胸是这么样小。一对比之后,你就知道:哦,原来我们要学习的有目标是怎么样,我们要走的路程是什么。
  所以,如果你要没有闻思的基础的话,你很难去照见,很难去对比,我们哪里有问题。人,很容易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面,那不断的自我催眠。所以你要这是要希望有人指出我们的脸黑,第一个同样的你要有闻思的基础,然后,你能够一方面我们随时可以反观净化我们自己。再来,非常重要的就是,真的我们要虚心的学习。
  人,尤其那个自我,他很容易这是活在自以为是的自我世界。很容易活在自我膨胀,不容易听进别人的逆耳忠言。看到别人有优点,往往很容易就起嫉妒之心。设法去否定别人的优点。那个自我有时候它很狡猾的在运作。因为那个自我不服输,不服别人。如果承认别人某方面优点比我们多,那自我他就觉得矮了一截。然后他就不甘心,所以就设法否定别人优点,然后设法膨胀自己。那个本尊自我他就这样的很狡猾在运作。我现在没有讲任何人,而是一般众生很容易犯的毛病问题。
  所以,当你有深厚的闻思基础,你就有地图可以看我们有没有走偏差。当我们有闻思基础,我们就有镜子可以反观。我们哪里有问题,我们自己的脸黑我们就可以照见到。当然,这还都是有他的粗细,还有很多更微细的问题,真的需要我们打开心胸肚量。虚心的学习。
  当你越懂得虚心的学习,我们周遭会有很多的天使、菩萨、善知识,随时会帮助我们净化,随时可以帮助我们指出我们的脸黑。问题是,我们真的要虚心的学习。如果你的身心不柔软,你没有虚心学习的话,当别人讲出我们的脸黑,讲出我们缺点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习性的反弹掉,习性的否决掉。或是心情很好的时候还可以听进一些,当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听不进。或是就算心情好的时候,有时候别人跟我们觉得说,嗨,这时候你心情很好,跟你讲出你的问题,大概你可以接受吧?这时候很好的朋友要回馈我们一些让我们改进空间的时候,然后他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然后我跟你讲,结果我们很容易,马上,像那个什么四川的有个什么剧——变脸,是不是?很快就变脸,真的哦。所以哦,修行要修真的,不要只是挂在嘴上讲,要真的改变我们自己。然后我们能够看的到的缺点我们自己就净化、改变。那我们看不到的还有很多我们也能够请亲戚朋友善知识随时提醒我们、协助我们。你真的能够这样的话,身边随时都会有菩萨、天使来协助我们,随时都会有善知识来回馈我们、协助我们。
  我讲的都是真的,甚至,如果你能够虚心学习的话,你看到一个小孩子他的呈现,你也能够从中有所体悟。看到小孩子的纯真可爱,我们也就像一面镜子看到以前我们小时候的纯真可爱。然后看看我们现在怎么样。
  所以,真的,虚心的学习,你的生命就会不断的净化跟成长。那不用怕不用担心,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缺点。但我比较担心的是,你真的有没有那种雅量能够接纳别人的逆耳忠言。如果你觉得说,有啊,我都已经打开心胸肚量,我都可以接受别人的逆耳忠言,但是就是还找不到啊,那这样你可以来找我。
  不过我要事先预告一下,因为有不少学员,他们一样都会和我讲:师父啊,我们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不用客气啦,可以直接和我们讲我们的问题啦。师父,我们准备好了,你就放马过来吧。真的不少学员都会这样哦。好了,那我就跟他讲,你现在准备好,那我就不用出招。等到有一天我讲到他的问题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他根本没有准备而且是习性流露的时候。这时候我看到这里面有问题啊。那惯性在运作,因为自己不觉得,自己觉察不到。当我在讲的时候,真的能够当下身心柔软听得进的,不多,也不容易。通常都会,好委屈啊。我做的这么好,我做的这么认真,这么努力,师父怎么都看走眼,师父误解我了。不是有些情况都是觉得自己很委屈。唉,自己不是这样,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也没那个心啊,师父怎么讲我这样?所以,通常都会反弹。不太容易接纳。
  但再来就看你那个闻思跟消化的过程。你闻思越深入的,身心越柔软的,他消化就越快,他心会静下来,然后去反观。然后会逐渐的看到,真的,那时候是那个自我在作祟,不服。但师父讲的一点都没有错。真的讲出我们那个深层习性的运作,习性的思维。明明有在好为人师,但是就是不承认。然后当师父跟我们讲的时候,马上否认。
  人,很容易好为人师。那你不要想说哦,那是别人啊,我不会啊。那是别人啊,我不会啊。这个,你也要随时要去反观。因为,真的人很容易好为人师。那一种感恩回馈跟好为人师不一样。如果你真的心灵品质越高的话,你越不会想要当人家的老师。你真的心灵品质越高,智慧越高的话,你不会喜欢要让人家塑造偶像崇拜,不会的。当然,这还有很深的,你们慢慢上来你们就可以体会到。刚才我只是点到为止讲。好为人师的这个习性很严重,那一般人不容易觉察。但是要知道哦,因为一般众生有自我越强的众生,一般活在自我世界的众生往往是这样哦。谁也不服谁啊,你厉害我比你更厉害啊。问题是,我们不服别人,然后又想指导别人。要知道哦,我们想指导别人,想好为人师,那是要呈现:我比你厉害哦!当然,有时候会呈现用很谦虚的方式来表现出来,我、我是为你好啊,然后我回馈你一些啊。但是我们里面会有那一种我比你厉害,我比你高,我懂的比你多,我要回馈,我要教你什么。但是通常别人要这样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呢,是在反抗的。很容易谁也不服谁。所以很不容易听进别人的真言,很不容易听进逆耳忠言。对不起哦,我都把众生的一些毛病习气讲出来。
  我希望大家能够真的,学真的。能够听进逆耳忠言,美言不真,真言不美。逆耳忠言,忠言往往是逆耳。如果你来学解脱道,你能够来到真的很喜欢,真的能够虚怀若谷的学习,能够听进逆耳忠言,那你生命的成长,脱胎换骨就很快。这个都是很实际生命的成长跟净化。不是累积观念知见。所以,你修真的修假的,我一看就知道。如果你认为说我自己博学多闻,大藏经看得很多,我能够旁征博引,能够引经据典。然后展现出来的就是我慢,或是我懂的比别人多,我要教别人什么。那个都只是在累积头脑的知见。你没有实际把所学的真正用来净化改变自己的话,那那些都还只是在数他人珍宝啊。佛法是让我们真的生命的成长脱胎换骨,让我们开启高等的智慧。
  好,这里有学员问道:催眠中的恩,催眠中……奥,对不起奥,有学员问道:睡眠中对人的洗脑和观念的改变,与修行中自我观念的改变有何不同?这个就是睡眠中的洗脑观念的改变跟修行中自我观念的改变有何不同?
  这个就好像,一个是被催眠,或是自我催眠。这方面,有时候如果遇到的是真正的善知识。他也可以帮助我们一些,可以帮助我们一些。但是你时候你是在没有觉知,没有明觉的情况之下。就比如说,好像你喜欢赌博,欠人家不少债务。那这个赌博习性还在,不断到处欠人家债务。好了,背后有一个大财主,哦,他很慈悲,随时帮你。奥,你欠人家债务,好帮你还吧。慈悲啊,帮你还。那你这边又欠人家债务,欠人家债务,那好,再帮你还吧。表面上好像是有在你解决一些问题,但有没有根本解决?没有根本解决。因为这样的方式不是在你明觉的情况之下,所以,你没有从根本来化解。你还是会继续解决部分的问题,但是你还会继续用你的习性去运作。
  那自我的这种,就是,自我,修行中的自我观念的改变,那个就是来到你能够逐渐的醒过来。含有明觉,你有法眼,有透视力。你知道,我这样做,是不好。这样做是不应该,我这样做,会带给自己痛苦、忧悲恼苦,也会带给别人忧悲恼苦。所以那一种体会,他会真正的入你的深层的心灵里面,那你的改变也才会从真正深层心灵里面去改变。这样知道吗?这样可以了解吗?好,所以,要闻思,然后开发明觉。解脱道不强调催眠。但是如果说,你听闻解脱道,那你想说,我现在睡觉的时候我也要加紧听,那当然那个也是可以。
  好,再来,有学员,我们现在来回答昨天提到的一个问题哦。回答那问题之前再先回答一个学员提出来的问题,这是网络学员提到的。放下自我是不是就是要苦自己?什么都不和人争,那这样不是很苦吗?人生不是很无聊吗?社会不是要有竞争才有进步吗?后面这个是我补充的啦,他只是提到说放下自我是不是就是苦自己啊。什么都不和人争,苦自己。
  这句话不正确。当然,在这个过程,好像会有这样的过程。但是如果一个人你能够来到真正不与人争,不容易。你能够真正来到不与人争,内心里面又没有疙瘩,内心里面又没事。这个人他一定是大智慧者。那一般一般的,所谓的不与人争,有的是,他觉得,反正我争也争不到啊,所以不与人争啊。或是,这方面他不想要啊,所以不与人争。还有,你不想要的东西你也很容易放下,也很容易显现出来不与人争。但是有很多你看不透的,你放不下的,你很执着的,你说要不与人争不容易。
  好,那我们现在不界定说什么范围,而是来到讲到很高深的你要来到不与人争,真的不容易。有的时候是表面上我们忍耐下来啊,不与人争,但你的内心里面。就比如说,你遇到一个拳击很厉害的人,体格很高壮的人,拳技很厉害的人,然后他想要一样东西,你本来想要,但是看到这样的人,哇,我这个鸡蛋碰石头,好啦好啦,让你好啦,不与人争,但是在旁边气得冒冷汗。好,你这方面不与人争,但是你心里面有没有真正心服口服?有没有心平?没有。这里有不与人争,那我心里面还是憋着一口气,不服。当另外一方面看到,诶,这个可以争,对方比我弱小,你就会要,会贪,会争。
  所以,你要来到不与人争,真的不容易。我讲的不与人争是说包括说我们内心里面是真的没事,你真的看得透。而且是心平气和,内心里面没事,没有拉扯,没有抗拒,没有不满,那一种真正的放下,不与人争。这方面一定要你,一定是智慧者。他能够,你一定是看得透,你才不与人争。当然,不想要,不喜欢,或是不想要的东西不与人争,这个我们不用谈啦。这个太容易的啦。
  现在是你很想要,或是众生都很想要的,一般众生都很想要,都很喜欢的,那你能够来到不与人争,必然是你能够看透。那你能够看透的,表示你是有智慧的,所以不容易啊。好,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不与人争的时候,老子有讲一句话,后面很好的升华。哪一句话?啊?以其不与人争啊,天下莫能与之争。不容易啊。如果你真的能够来到做到不与人争,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你争。那你不要想说:诶,这话怎么合理呢,我不争的话,明明人家就把这东西抢走啊,这官位,比如说我县长这个位置,市长这个位置,这个是个肥缺啊。我不争的话,别人就争走了啊,这个明明就被人争走了啊,那怎么会天下没人与我争?这种看法思维就很肤浅,很短暂。你把人生的成败界定在很肤浅、很片段的阶段。老子所讲的那是整个生命的历程。你这一生如果你能够来到真的很快乐、很自在、不与人争,那真的天下没有人能与你争。
  好啦,比如说啦。现在假如说,有一个官位,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想争的,本来你也算是候补的。好,那一般人,越多人所争的,那表示越是肥缺嘛。你们这里是不是讲肥缺?那很多人都会想争啊,本来你也是候选的啊,如果你也去争的话,有可能会争到的啊。但是,你想这么多人在争,好啦好啦,当你听闻解脱道之后,你觉得,好了,那我来到我不要与人家争。好,当你能够不与人争,好,别人争上这个位置啦。就像台湾,有人当上了最高的行政首长,那又怎么样?到后来,走入监狱里面啦。
  好,那我不与人家争,唉,我就不用进入监狱啦。而且,我可以很快乐。你要知道哦,你做什么工作,包括你做工作,赚钱,结婚生子,修行,各方面。要知道哦,所有你的作为背后我们都是为了安心、安详、快乐。如果你的工作,努力打拼,你不是为了让自己安详快乐,那你工作干嘛?如果你的修行不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安详、越快乐,那你修行干嘛?所以要知道哦,所有众生,你身口意所在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来到安详快乐。
  好,你争的这个位置,就能够带给你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快乐吗?如果你看不透的时候,你才会一直要争。当你在争的时候你就会树立更多的敌人,更多的勾心斗角。你会常常处在忧悲恼苦,绷紧的世界。就算你争到这个位置,你也很难争真正的快乐、洒脱自在。就好像说,你很努力积极打拼,然后要赚很多钱,你赚了很多钱之后,到底带给你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快乐,还是带给你更多的忧悲恼苦?好,比如说,你跟人家争,争女朋友,然后,争到了这个女朋友,你争到了。诶,请你看,我们那个《事事本无碍》里面有讲露露的故事。露露的故事有听过的请举手。哦,那你们还有不少人还没有看哦,要回去看。你以为你争到了,你以为你得到了。但是后面更多的忧悲恼苦等着你。所以哦,不要把那种得失,用很片断来看。所以,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官位的高低,不在于金银财宝的多少,而是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快乐、安详。你有没有真正的很和谐跟人际关系,人缘都很好。
  有时间改天再跟大家来分享一个价值观。价值哦,价值观。世俗的价值观跟那些智慧者他们的价值观有什么不一样?当你真正了解原来我们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拼命要追求的东西在那些高等心灵的智慧者他们眼中看的又是什么样的价值?当你真正能够去了解之后,你才会真正的看透,不然,如果你没有提升上来的话,你的价值观认定错误的话,你就会随着你的认定去追逐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世间人所有的努力、打拼、奋斗、冲刺那都是在要实现他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就像小孩子他会为了一些玩具,以前我们玩的是什么橡皮筋啦,或是什么牌子啦,那现在当然有现在的玩具啦。但如果我们心灵没有提升的话,我们会像小孩子为了几条橡皮筋,为了几颗玻璃珠而在那里翻脸,打得鼻青脸肿。因为那时候他的价值观就是这样。
  所以,真的我们对万事万物看得要越来越深入。如果我们看得很肤浅,你的价值观都只是看到表层表面,然后都是看到它的味,好处这方面,它的另一面你没看到。
  《阿含经》里面我们有讲到:“味”“患”“离”,你能够看到他的味跟患,后患的患,你才能够真的有那个离心力。才能够真正看透,真正放下。那像这样的人,你真正能够看透万事万物的实相,能够看透味患离,那像这方面的话,就代表你有法眼。你的智慧是比一般人高。那你生命的成就跟一般人就不一样。到后来你的整个人生的成就跟一般人会不一样。所以,你不与人争,那你将来的成就真的没有人能与你争。就像,你心中无敌,你的世界天下就无敌。这些都很深,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不断的提升,提升上来。
  好,现在已经超过一个小时了。有一个问题要回答,还没有回答。我看还是明天再回答好了。就是那个昨天有预告说要回答的关心全球暖化的这个问题。我看明天再回答好了。明天怎么样?对了,明天再回答啦。
  好,现在为了帮助全球暖化的改善,我们现在来打坐。真的,我们的内心的宁静,可以帮助全球暖化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开启智慧之后,我们会去看到,人类很多错误的行为,导致全球暖化的严重。当我们心灵净化开启智慧,我们会积极的去改善,那是真正的治标——治本,奥。治标也治本。好,我们现在大家就静坐奥。把灯关掉。
  现在补充讲的是争与不争,一般众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如果自我越强的话,你越与人争。应该处处要保护自我,要巩固自我,强化自我,要显现自我超乎别人,自己自我在运作的话,他处处在制造二元对立。要与人争自己高低大小,但是要知道,你这样的争,这样的逞强,他是为不断的树立更多的敌人,塑造更多的逆境。而且争争争,争到最后是,一场梦,一场梦啊,你什么也得不到。
  佛陀那些大智慧者,他们是不与世间争。我不会要与你争什么,但是绝对不是说,我不争什么他就是消极悲观,不是的。你要真正的来到不争一定是具有智慧的人。那佛陀他们因为看透世间众生所在争的只是一些梦幻泡影。高等智慧的人他看,诶,地球上的人类你争的这些,真的争的都是一些梦幻泡影。所以他们看透,所以不会要去争。那他们的生命有没有消极悲观?没有的。
  佛陀一样,每天把他的生命力发挥出来,到处和众生结法缘。不、你比如,智慧越高等,他就是这样不与世间争。然后就是跟众生广结善缘,回馈自己。所以,佛陀从来不拿刀剑杀害任何人。佛陀也不和任何人争。
  以其不与人争,所以天下莫能有人与其争。所以,佛陀他的影响力,他的智慧。两千五百多年之后到现在还深深的影响了全人类。老子不与人争,所以老子呈现出来的非常高等的智慧,他活着,在地球活着那,当他在地球圆寂之后,两千六百年后,他还是像世界灯塔指引着人类,影响着人类。指引着人类提升,提升,往高等心灵世界提升……
  只要人类文化继续存在,人类的文明继续存在,老子的智慧永远都会是地球上人类的智慧明灯。你看呢,不与人争。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不争的奥妙,不争的智慧。
  Ok?晚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一章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