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空海(惟传)法师: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七)


   日期:2020/9/30 18: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七)

   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希望我们返璞归真,希望我们能够来到没有世间的世智辩聪,包括《心经》也有讲到「无智亦无得」。如果你越自认为聪明,越自认为会解析,反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先将一切事物对立起来,然后拚命追逐我们认为好的一面。这般避苦求乐、避死求生、避恶求善,实在是痴人说梦话,这和幻想一个只有高峰,没有低潮,只有买者,没有卖者,有左无右,有内无外的世界一般荒诞」。

   不要以为自己好像没有这样,其实我们天天都是在这样的世界里面,只要你还有苦、有烦恼,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所以,现在又是提供另外一面镜子让大家照见,当你遇到苦、遇到挫折,心灰意冷或是越痛苦的时候,就把这面「镜子」赶快拿出来看,自己是不是又在二元对立里面构筑一个梦幻世界?如界愿意去照,很快就可以跳脱出来。「跳脱出来」不是逃避,如果你逃避,就还是在逃啊!假如你真的有智慧,是会衡量当下的因缘,然后做出有智慧的中道精神、方法、原则去处理,当下该怎么做,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去处理。

   「我们大多数人至今还很难相信,物质与能量、主体与客体、生命与死亡,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就是因为我们对分界线过于认真。分界线原是对立世界的始作俑者」「『终极境界乃是对立的统一时』,实际上就是指:『终极境界乃是无界线的界线』」「终极界线乃是无界线的境界」这一句话的涵义很深,要慢慢让我们照见内心里面很深层的种种界线,然后逐一的去除而来到无界线。

   「可是,这种界线观念如此根深蒂固,很难摆脱亚当原罪的阴影」我们人类常常很习性的就去做那些是非、好坏、对错的分别,其实这也实在很难避免,因为我们从小一出生之后没多久,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学校的教育,都是教我们这些价值观。包括现在的考试就是用分数来订出好学生、坏学生,真的是很容易抹杀掉人类的良知良能。

   「在真实世界里,它根本不存在」在第41页中间的凹线跟凸线图,所画出来的是一个实相世界的存在,如果你喜欢凹线这边的,你就不喜欢凸的那一边;如果你喜欢凸的那边,你就不喜欢凹的那一边。但是你有没有看到事实上它们是一体两面?像这里所画出的一个凹凸方面,人类就变成只是要一边,而排斥另外一边。但是你有没有去看到?包括如果我们要的是生命,则就会在逃避、恐惧什么?死亡。人类就是这样,本来是一体的两面,但是我们都一直只要「所要的」这方面,于是就设法一直要巩固这个生命,慢慢一直巩固,结果就把生命封闭起来、框限起来。然后对这整个的未来,包括对整个法界,都常常活在死亡的阴影、恐怖之中。

   要慢慢去看到生命的存在跟整个死亡,只是一个变化、变化,一直在变化…,而且我们每天生命的存在,也是透过死亡的支撑。整个法界存在也是一样,事实上包括生命跟死亡,

也是我们用人类的语言去界定的。对法界而言,这些都只是变化、变化、变化。我们曾经举例过冰、水、云现象的变化,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当体悟越深之后,你才不会惧怕死亡。有的人还会跟你灌输死的时候是多恐怖,死的时候像鸟龟脱壳…,灌输很多的观念,于是就让你对死亡很惧怕。就是因为你一直很害怕,于是就极力对抗死亡,所以你的生命都过得很紧,当下没有全然的开发,而且又活得很苦。

   如果你在排斥另一方面的时候,是活在矛盾对立的世界里面,你的生命没有真正活起来,知道吗?如果你只要一半,生命就没有活起来。更露骨的讲就是:如果你还活在追赶跑跳蹦的世界,常常是一具行尸走肉,因为你不能够清醒明觉,安心自在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内心还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还有很多你一直想要去追逐的境界,你的当下就有苦。当下有苦,你的生命怎么开花呢?

   如果你能够了悟这整个过程,当下一直就是在变化、变化、变化,后来当这一条界线消失了,你的生命是来到一个完整的太极,佛陀跟我们讲人的生命是在一吸一呼之间而已,所以你这时候会珍惜每一个因缘活在当下,对生命没有执取,对死亡没有恐惧,这样才能够很放松、很自在的活在每一个当下,生命的智慧才会真的展现出来,这样才会产生佛教所讲的般若智慧。这样当你要处理任何事情,真正的智慧就会展现出来。

   如果你没有来到统一和谐的世界,你的生命是在互相厮杀的,你的生命很多是在对抗、在逃避,你是生命里面是一直在互相厮杀的。假设你的生命有十分,但是因为一直在对抗死亡、惧怕死亡,用生命的一半来对抗死亡,你的生命就只剩下五分在活而已。你用了多少能量在对抗你所不要的?包括我们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不能接受自己。当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时候,常常是在那里拉扯、痛苦、厮杀、责备、自责、懊悔、挫折啦!生命都被自己这样一直消耗掉。

   心灵智慧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慢慢一直的酝酿提升,当你慢慢越认清事实之后,也透彻了悟最深层的死亡方面,真的就是来到很和谐的生命体,不会贪生也不会怕死,就是真正了悟生死大事。

   但是众生常常把「没有分别」跟愚痴、没有智慧混为一谈,「错误的没分别」是没有智慧去分辨,变成是白痴一样,是不一样的。「正确的没分别」就好像假设以政治上来讲,你认为台湾跟大陆是敌对的,然后就认为我是台湾人,而大陆人就认为自己是大陆人,彼此之间就在互相的不信任、互相的冲突。你自认为很会分辨是非、好坏,说自己是台湾人、爱台湾;大陆人也说自己是大陆人、爱大陆。一个是中华民国万岁,一个是中华人民国万岁,彼此相互间就在不断的厮杀。

   事实上以整个法界来讲,它是没分别的。怎么样来到没分别呢?不管你出生在哪里?现在假设你出生在台湾,当然我知道你的籍贯在哪里,知道你住在台湾,但是我一样以平等心来爱护台湾人,也平等心尊重大陆人,我知道你住在大陆哪一省,我知道、不是没有分别,省籍的分别我知道,但是这种分别对我内心里面是没有阻碍的。「没有分别」是事相上、名相上虽然有一些分别,这是属于权说方面的一些沟通,我是知道,但这不会形成我心里面的一种障碍阻隔。

   人类的痛苦就在于内心的障碍阻隔,这一道障碍阻隔比台湾海峡大好几千万倍。因此要知道「没有分别」不是没有智慧,而是当你了悟这些之后,是跳脱、超越出来,用平等心爱护一切众生,不只是爱护台湾人,也不只是爱护中国人,你会爱护全世界的人,也不会认为黑人就是次等人民,不会的。

   「怀特曾经这样说过:『于是,幼稚的心灵,再也逃脱不了它自己的偏见…注定得在二元对立论的泥沼之中挣扎一辈子』(第43页)这就是无边的苦海,就是在描述亚当被赶出天堂的意思。只要内心是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你就活在苦海的世界里面,这种挣扎就在于把主体与客体对立出来,我这个「心」、这个「身」,然后外面的是「境」。如果你的身、心没有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因为主体、客体,今天一样要讲到那个境界的泯除,我们这整个白板,现在就把它称为这整个法界大海,你用「自我」把整个法界大海封闭起来,但是「自我」上面却是有六个洞,就是我们的「六根」,这里是修行上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本来收摄六根的作用是让我们的身心澄净下来活在当下,目的是要去看清我们身、心内外整个的真理实相,如果你的修行是在五蕴身心上面下功夫,错误的导向会让你一直在收摄六根,一直在五蕴、六根的框框里面,加上错误的认知之后,认为你才是主体,外面的是客体;认为你是「心」,外面是「境」。于是就主、客分离,然后我们是六根,外面是六尘,根、尘都是分离、对立的,于是你在这个过程会很害怕。

   因为你把整个外面这些认为都是你的敌对境界,所以会很怕去溶入、很怕漏掉,所以你一直在围堵这六个洞,收摄六根就变成一直在围堵那些洞,如此越围堵,你的内心世界是越封闭、越封闭,结果里面形成一滩死水。这就是这样为什么很多修行人会越修越苦、越修越封闭,告诉他修行是要看到整个法界、溶入整个法界,但是他却不相信、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经典里面没有这样讲,于是就抱着一部经典,然后就在那里见诤不断。

   事实上,如果你封闭起来就是苦海无边。为什么会苦海无边?你自己所封闭起来的自我世界,就是到处跟境界对立,到处都会不得自在。你认为这个世间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身处这个世界「人在福中不知福」,却是一直的在否定这个世间,一直的在对抗它、逃避它,你怎么快乐?你怎么自在?你的主、客怎么双泯?心、境怎么消溶?这里所讲的都是很重要的修行观念,如果我们能够体会、消化、去转念,你的修行就会很快。

  现代的物理学从现代的科学角度都渐渐证明,我们跟整个环境法界是一体、息息相关的,当慢慢了解到这些之后,虽然你有这个身,但是「我」、「身见」、「我见」都破除了。不是说修行到后来没有「我见」、没有「身见」,或变成对这个身体都不认识、无所知,而是我们的心态跟众生之间没有隔阂、没有对立的分别心,那种境界是体会到我们跟众生是息息相关,大家都是一体世界里面独一无二的存在,然后又是相辅相成。

  这时候你跟众生对立的界线就会消失了,内心里面对立界线的消失,就是「身见」的破除。怎么「破身见」?就是内心对立界线的泯除,这时候你一样有这个身,但是却跟整个境界是溶为一体,这时候你才会见到这整个境界就是我们的「法身」。

  法身遍一切,就是四念住里面所讲的内身、外身、内外身,涵义真的都很深。「内身」就是我们的五蕴身心、六根的这个身心;「外身」就是整个法界。如果你没有清楚去看到整个法界,「法身」就没办法现前的。如果「法身」没办法现前,你就继续封闭在苦海的世界里面。如果能够体会到「内身」、「外身」本来就是一体的,当主、客消失与心、境消溶之后,你还会有瞋心去瞋恨其它众生吗?当你体悟到我跟其它众生是平等、一体的,体会到「法身」之后,瞋心才会真的消失,你不会再去瞋恨任何一个人。

  真的就是没有瞋恨的对象,你不会去瞋恨任何一个人,才是真正瞋心的完全消失。因为你知道去瞋恨任何一个人,就是在瞋恨自己啊!当我们慢慢去体会这个涵义,你也不会去让别人吃亏,会以爱己之心去爱每一个人,于是贪、瞋会完全的止息。为什么一个人的贪、瞋会完全止息?因为他了悟真理实相,把「无明」转为「明」,所以贪、瞋、痴的「痴」也都消失了。整个的过程就是要慢慢去了解我们跟整个法界的关系,像主客、时空、精神物质、自由…必然还有这些种种对立,人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原本单纯的一个世界已经被他搞成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世界、对立的世界。

   「迷失在一个充满界线与地图的虚幻王国里」(第44页)「地图」就是你离开了实相,没有看到这个实相。「这些虚幻的分界线与所构成而对立的世界,种下战争的祸根」我们本来就是活在一个很和谐的净土世界里面,但是众生却把它搞成这样冲突不断、痛苦不断。《阿含经》里面有「赤马天子」一经,赤马天子一直要向外去找极乐,找他所要的理想国,佛陀就讲:那些是找不到的。佛陀讲:只要在五蕴身心的世界里好好净化下功夫,极乐世界、净土世界就现前了。

   就是把我们矛盾对立的内心世界统合,了悟真理实相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法宝流传,更是希望大家真的能够受用而解脱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一个护法,但是没有真正体会法,这样不是真正护持的心态。没有出钱也都没关系,认真的去为法做见证,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你体到法喜多少,体会到法宝多少,就做多少的回馈,都完全是无条件、无所求,我们都是为法而来。

   我们整个解脱道从佛教【阿含解脱道次第】到【老子道德经】,相当深入而具体的讲述过程,佛教及老子的智慧都有了,再来就是【事事本无碍】,从现代人的心理学以及科学方面来加以印证,让大家对这条解脱路更清晰、更清楚,这绝对不是迷信、也不是争辩。学佛不是学一些知见,而是真的就受用、很实用。

   「我们便不难了解,为何世上各宗教或玄学传统,都视能够突破相对世界的假相者,为大彻大悟的觉者」(第44页)世界上各种宗教里面所谓真正的解脱者,最主要就是「都能够视突破相对世界的假相者,为大彻大悟的觉者」。佛教讲的成为一位觉悟者、大彻大悟者,包括禅宗所讲的,包括《心经》或《金刚经》所讲的,都是来到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世界。「就是因为他已由相对世界中解脱,不再为荒谬的人生问题所烦恼,更不受人世的敌对纷争所骚扰」就是他远离了颠倒梦想的世界,佛陀所讲的「大雄」就是征服自己的人,把过去的错误知见都一一厘清、过滤,所以他这时候内心的宁静。

   解脱者「内心的宁静不是用彼岸来压此岸」他是超越二者之上。涅槃彼岸「不是用彼岸来压此岸」不是用另一个世界来对抗这个世界,他是超越两者之上。「不再以善制恶,而是彻底超越善恶」不是没有是非、善恶,而是一种平等心的接受,所以他是怎么样呢?「不再以生制死,而是处于超越生死的大觉之中」是平等心的接受生、死。你要怎么样才能够平等心接受生、死呢?如果没有了悟真理实相而说要平等,怎么平等?你只是一种催眠、一种暗示,还是没用啊!你只是吃一些迷幻药,当你面对实相世界的时候,还是烦恼、苦、不安啊!要来到「不再以生制死」,也就是说你对生、死能够真的放在平等立场。

   但是,这一定是要来到你真实的很深入那种体悟、体证,把这整个实相了悟之后,你才会大安心、大自在啊!绝对不是用想象、用造作出来的,也绝对不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骗不了。如果你还没有到彼岸就是还没有到,不管你多么会争辩都没用。

   「要诀即在于他们不再分开二边而执着善者,而是融合正反两面,他们能升华至一种境界,不只超越,而且包容两边。这就是一体意识」这里讲的就是大彻大悟觉者的内心世界,引述印度经典做为旁证:「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负面的人生,而是由相对世界中解脱出来」「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负面的人生」如果你在否定这个世间、否定这个世界,要另外去找一个世界、另外构筑你所要的世界,都是活在一个永远还没有到达的境界里面。

  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负面的人生,只要你觉得还没有找到,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就一定存在。所以归纳出来就是「随遇而安,超越对立,嫉妒不生」这就是真正了悟真理实相之后,来到没有贪、瞋、痴。为什么嫉妒不生?因为没有贪、瞋、痴啊!没有贪、没有瞋,就能够来到无得、无失,就是【心经】所讲的「无所得,无所失」。

  「虽有作为,不受缠缚」就是能够「三轮体空」的做,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但是又能无不为。有所为,但是又没有我、我是、我能。「多欲无瞋」的「多欲」并不是世间在欲望堆里面打滚的,「多欲」是说他会做很多事情,一样会把他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回馈这个世间。佛陀也做了很多事情,一个解脱者绝不会是消极悲观的,所以会做很多事情,内心里面就是慈悲善待一切众生,没有瞋心,这是大自在人!

  真的了悟真理实相,你真正的见法,跟你的工作不会冲突的,工作的当下都是在跟众生广结善缘。「不系两边,烦恼永息」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四个字而已,但是众生就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挥舞”不完!根据【阿含经】记载,佛陀很坦白的讲:众生不是「执有」就是「执无」,不是「执有」就是「执空」,都是在二边。一个解脱者是来到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中道」。

   所以,我们现在讲述【事事本无碍】,好像在讲述【阿含经】一样,也是跟【老子道德经】都是可以一体的。这个圆融不是说讲话好像很会讲、很会“转”,把什么事情都扯在一起的,那是世间法的伶牙利嘴、巧言令色,不是那种圆融。不是用头脑、名相去解析说这跟那个是相同,而事实就是这样。你如果要跟人家讲圆融,要跟人家讲超越宗派、宗教,也是要你亲证,不是用头脑知见去解析,而是真的看到文字背后所指的实相真理,看到相同的这些。

   「『不系两边』,套进西方的宗教术语,即是『天国临世』」「天堂降临」就是佛教讲的「心净佛土净」。「不系两边」就是超越所有二元对立,你的苦海就消失,净土就现前,你会发现涅槃彼岸就在这里。「可惜一般传教士已忘失了它的真谛。天国并不像他们所描述的,是一切好事的总合,没有任何负面」各种不同的宗教都是如此在构筑一个世界,都是一直把所不要的去除、去除,然后去投射所要的一个美好的世界,所以这里把这些继续再具体的讲出来。「天堂是领悟出『无二』的境界」佛教也会讲说「不二法门」──「无二」、「无别」,但是希望我们真的是能够体证到,而不是在头脑知见上的解析「无二」,而「无二」的意思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

   「他们问道:『我们变成了小孩子后,就能进入天国了吗?』耶稣回答他们说:『当你能够化二为一;以内为外,以外为内;以上为下,以下为上;当你能够视男女为一性,你便能进入天国」当你「上、下…」这些观念、界线都消除了,「男女为一性」就是平等,没有所谓的「男尊女卑」,亦即没有「男人就是…?女人就少修多少年…?」的那些观念,男女平等,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你这时候便能进入天国。

    天堂在哪里?就在你的心中啦!净土在哪里?就在你的心中啦!当内心的冲突、对立真的消失之后,天堂就马上现前。「净土宗」是有智能型的净土,也有信仰型的净土,信仰型的可以接引很多的众生是不错,但是不要排斥智能型、实修实证的净土,真正净土的核心是要实修实证来到「心净佛土净」。事实上当慢慢透过实修实证之后,你才会知道此些是真的在弘扬净土的核心真精神。

  「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终极实相」其实「终极实相」的实相是没有所谓终极、不终极,实相本来就存在这里,应该说是「终极意识」亦即人类的心灵质量提升到最高。一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到最高层次,也就是佛教所讲的究竟智、圆满智、大圆镜智、大觉悟。终极的意识乃是相对的统一,从众生相对二元对立的世界来到一个统一和谐。

  「由于我们所划的界线,已将现实分割为无数的对立,故各宗教宣称:终极的意识(终极的那种境界)是不受分割对立的现象所染着的」是讲说一个人来究竟智、来到圆满智慧,提升到终极意识的解脱者、真正的解脱者,他是不受分割对立的观念现象所染着,「等于是说:终极的意识是超越一切界线的。无二的实相,也就是无界线的实相」事实上就是体证到「无二」的智慧,来到无界线的实相、无界线的智慧。这里把老子与佛教所讲的「无二」、「无别」、「中道」都诠述出来了。

  「因此,若要解决人间的敌对纷争,首先应该舍弃一切界线观念,不再以进步为理由,彼此竞争对峙。战争肇始于人类过分执着于彼此的界线,我们必须根治这虚幻的界线观念,才能治好人间的痼疾」你的界线越来越少,你的心胸、你的世界就越来越宽广,因此禅修也都是慢慢带领大家来体证到「空」、溶入「空」里面。「空」就是没有界线、无边无际,能包容一切。「空」里面又能生妙有,当你的心真正与「空」相应,就产生真正的般若智慧出来。

   「也许我们会问:如果所有的相对都溶为一体了,人类追求进步的冲劲岂不是也跟着消失了吗?但愿如此!毕竟『那山总比这山高』的错觉,使人类永远快乐不起来」因为都还在二元对立里面不断的追、不断的在逃。当你在追逐,就会追得很苦;当你在逃拒,也会逃得很苦啊!「那山总比这山高」的错觉,使人类永远快乐不起来,因为不能够满足于当下,不能够安稳于当下,所以永远不知足的在那里追啊!跑啊!赶啊!冲啊!苦就是这样产生,苦海无边啊!你我本来就在一体的世界里面,结果我们就是一直往前冲、一直往前追,把净土、天堂一直推到很遥远的未来,推到遥远的他方世界去,结果成佛之道就要三大阿僧只劫。那个鸿沟是众生所制造出来的。如果人在福中不知福,就不会快乐的,假使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我们就活在天堂里面;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整个法界对我们的恩泽,才会真正来到知恩、感恩、报恩。

  比如以吃饭的心态举例,以供养的心态与感恩的心态在吃,其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来解析这二种心态有何不同的内心感受,以及背后的那个心理因素。一般人在吃饭的时候,当然是没有感恩的心、也没有供养的心,都认为「我是」、「我能」,是靠我自己赚钱、用自己的钱购买的,于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吃。包括吃一餐饭就要讲究山珍海味、多豪华…,这些都还没有来到心怀感恩的情况。

  所以,佛教要我们有供养的心是很好的,供养佛恩、父母恩、师长恩、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这些观念都是很好。现在跳脱宗派、宗教的观念来解析,假设我们现在面前摆着丰盛的一道晚餐,如果你是以供养的心在吃或者以感恩的心在吃,这两者心态有何不同?如果你是用「供养」的心态在吃,这里面还是有很微细、很微细的「我慢」、「人、我」及「我是」、「我能」。另外,因为听别人讲说有供养就会得多少福报,这里面还有一些祈求的心─求福报、求消灾。

  如果认为有供养就会消灾,当然原则上是已经不错了,在此并没有否定供养之心,而是当我们再深入解析时,这两者有何不同之处?假使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在吃这一餐饭,你的内心是会很惜福,因为体会到整个法界在养育我们,感恩很多众生的护持、很多众生的协助,我们才有这一餐饭可以吃,这时候会不会有「我慢」?这里面是会很谦虚、心很柔软、没有「我慢」。我们要断除十个结,包括日常吃饭,如果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要断结就会很快了!我们体会到今天吃这些食物,并不是说我们很棒、很厉害、很会赚钱…然后去买来的。

  如果没有整个大地、流水、阳光、空气…法界这些的养育、滋长,我们怎么会有这些食物可以吃?!如果没有农人、没有很多众生的协助,没有这些人类、种种助缘,怎么会有这餐饭可以吃呢?当我们去慢慢体会,就会生起感恩的心,当你越充盈感恩的心,身、心就会越柔软,然后会有一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渐次兴起。此时当你感恩自己能有这一餐饭可以吃,就会兴起「只要我有能力,往后众生若有需要,我都愿意跟众生分享」这时候你是以一种报恩的心来回馈世间,这也可以称做是一种「供养」你是以报恩的心来回馈世间,你这里面并没有要祈求什么目的,也没有「我慢」。此些微细之处,也要慢慢去体会出来,连日常吃一餐饭也都是可以处处见法。

   「毕竟『那山总比这山高』的那种错觉,使人类永远快乐不起来。可是我要声明一点:我并非反对医学、农业、科技的发展,只是想打破人们的幻想,以为它们能带给人类幸福。只要我们能看破所有界线的虚妄,我们当下便能看见亚当堕落前的世界真象」「在亚当堕落前」就是在亚当还没有进入二元对立之前的一体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无分别、溶入一体世界里的情况,就是真的天堂、净土!

   「宇宙原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立中的统一,此起彼落的韵律,人类方能安于我们无常动荡的存在处境」虽然你、我、他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关系,事实上当你慢慢解析之后,就会了解「众生是在一体世界」的意思。就像我们身体内的红血球-我是红血球,他是另外一个红血球,你是另外一个白血球,他是另外一个血小板…,我们都是同一个身体里面的众生。慢慢的去体会,这绝对不是想象,而是实际的存在。我们就像是处在同样一个海里面的鱼儿,宇宙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立中」就是包括你、我、他,外相上虽有所不同,但事实上我们的本质都完全相同,这就是佛教也有讲说我们都具有相同的佛性。

   「对立中的统一此起彼落的韵律」就是描述无常变异,整个法界就是一个无常变异。「此起彼落的韵律,人类方能安于我们无常动荡的存在处境中」当了悟「无常」之后,才能够溶入「无常」法流,才不会惧怕「无常」、跟境界对抗,因此我们才能够安于无常动荡,意即流动变异之中。无常变异之中,唯有了悟「无常」,才能够不怕「无常」,而与「无常法流」溶为一体,当下的因缘是如何,冷静面对当下的境界处理。

   「直到所有的对立溶为一体,分岐变为和谐,战争化为舞蹈,敌人变为友人,我们便能与整个宇宙合一,而不老是仅取其一半而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一章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