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14


   日期:2010/8/9 9: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四集)  2005/8/4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7-14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抉择当中最根本的一个抉择,在於择思想、择念头,我们这一生应该依循什么标准来处世做人。在这个时代讲到依循、遵循,很多人会觉得「我干嘛要遵循,我要走我自己的路」,你看这句话多么有豪情,走自己的路。但问题这个自己的路,自己能否辨别正确的路?不可逞一时之气,到头来人生后悔莫及,人生走来一场虚度,一场惆怅,这样就不好。「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择就交,话休不想就说」,时时都应该有一份理智去判断。

  有一位朋友他们家开了古琴商店,专门在卖古琴,第一年所做的几十台古琴,一台都没有卖出去。我听到这也很纳闷,怎么一台都没有卖出去?他接著说道,他第一年所生产的古琴都是依据店里面的一把尺做的,做完以后人家来买,试都弹不准。后来才了解到那一把尺是歪的,而他们一开始从来没有去思考过那一把尺是歪的,太相信那一把尺了,造成重大的损失。

  我们很可能也很相信我们心中的标准,心中的判断,觉得我这样想就是对的,但往往也付出很大的代价,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要依循谁的标准?依循怎样的做人做事准则,才能让人生走得圆满、走得幸福?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首推孔老夫子,我们应该依循孔老夫子的教诲来做。很多人又说了,那我不是被孔老夫子牵著鼻子走吗?你看现在人自我观念很重,我不愿意给人家牵著鼻子走。而孔夫子说道,他这一生所谈的道理都不是他自己的,他是「述而不作」,他只是传述古圣先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德行、行持,他把它传述下来,并不是孔老夫子发明的,也不是孔老夫子牵著我们鼻子走。

  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思想、德行又是依据什么标准?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才了解到依循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本善里面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不是别人牵著我们鼻子走,是我们自性彰显了,随著自性去生活,那样的日子随心所欲不逾矩,那样的日子是时时可以正己化人,可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法喜,我们要把根本找出来。但是一开始很难有这种感受,为什么?假如你用左手吃饭吃了二十年,现在叫你换成右手吃饭,你会不会好受?就很难受,因为你已经习惯错误的;当然我不是说拿左手吃饭是错误的。

  比方拿筷子,我们都知道「龙含珠,凤点头」,这个「凤点头」它是最合乎人体工学,最省力,看起来又最优美的方法。但是从小我就不是这样吃饭,说实在话,我已经想不起来我以前怎么吃饭了。拿错误的筷子我拿了二十九年,到了澳洲才学习「凤点头」。前两个礼拜好不好过?前两个礼拜吃饭吃得快要撞墙了,都快要吃不下去了,都要跟这一只手发脾气了,很难受。两个礼拜以后熟悉了、熟练了,轻松了。一年以后我突然回想我以前怎么拿筷子的,我忘记了,你现在问我,我也不知道我以前怎么拿,我现在已经习惯标准动作,那是最轻松的。

  为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因为这个浪子真正回头了,他会深刻体会这样做人才有味道,这样做人才像人,你再把他拉回去不像人的生活,他绝对不肯。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在修学的前三年要克除这些习性的惯性比较辛苦,但一定要熬过去,熬过去以后就会一帆风顺。诸位朋友,好不好熬?佛家有一句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诸位朋友,你学几年了?那现在佛在哪里?还在心中。来,掌声鼓励,那熬过了!

  无有一法不是佛法,你真正觉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连你学的物理、化学都是佛法,相不相信?我们学过物理学的都知道,有一个定理叫「惯性定律」。这个不是在大学联考用而已,生活当中时时可以观照自己。它有一个图,这个叫静摩擦力,这个叫动摩擦力。本来不爱干净,要把它变干净爱整洁容不容易?不容易;本来很傲慢,要把它变谦卑,一开始都很困难,就好像一直在加力气。今天这个物体它有没有惯性?有,它待在这里就有惯性,你要推,它不给你推,除非你的力气要大过它的惯性,推过它的静摩擦力。我现在在推了,它没有动,我有没有在用力?我有,只是还没动,一般人就在这里磨耐性。你要改变自己,用功半天好像还在原地打转,事实上没有,已经在酝酿到可以推动的力量,可是往往行百里路半九十,不推了,不干了,我不行;或者要推动别人,推了半天觉得都没动,算了,他没有善根。其实不然,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工夫到」怎么样?「滞塞通」,动了以后就好推了,动了以后就变成动摩擦力,就轻松多了,要突破这个惯性。记住要坚持,「有恒为成功之本」。

  那一天我们提到人生是「忙、盲、茫」,这样的人生你就不要去走,要懂得抉择,不要白忙一场。结果有一个朋友说来听课有三个阶段,叫「悟、雾、误」。在上课这六天好像开悟了,啥都明白了,一片光明;然后开车回家半途,很多想法开始有点模糊,「老师是这样讲吗?是这样吗?」有点雾了;回到家里又被老公气了半死,老师讲得不对,人之初,性本恶,开始误会了。这是悟、雾、误。如何不走悟、雾、误?要停留在这个悟当中,如何停留?要「宽为限,紧用功」,一定要长时薰修,要把这个状态保持,甚至你的目标不是放在把状态保持,而是不断把状态提升。人要有志向、要有斗志,是要不断提升境界;你浮在那里,有时候浮不住就掉下去了。长时薰习,不断提升境界。

  如何长时薰习?在这里提供一个方法,早上把《弟子规》读一遍,晚上再把《弟子规》读一遍。这一帖药不是西药,西药是症状解,我们现在开的药是根本解,治标又治本。早晚读一遍,早上提醒自己今天要把《弟子规》的每一条做到,晚上回来反省一下,有哪些还做得不够彻底,「有则改,无加警」;不断自我要求,自我鼓励,自我超越,那你每一天都是「德日进,过日少」。诸位朋友,您现在有早晚念一遍的举手?请放下,这个早晚念一遍的气色看起来都特别好,因为有按时服用,效果特别好;假如断断续续,效果就不好。要坚持下去,这个很重要。

  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跟学生上课,他做了一个动作,把他的双手举起来往后甩手。诸位朋友,有没有甩过?有,简不简单?简单。苏格拉底示范了几次以后也让学生做做看,没有一个人不会做,接著他就说:来,我们每天甩手三百下,这是作业,能做到的举手?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过了一、二个月苏格拉底又问了,现在还有在甩手的举手,每天都有甩的?差不多只剩六、七成了;过一个月再问,还有在甩手的举手?只剩五、六成;一年之后,苏格拉底说还有在甩手的举手?在广大的学生群当中只有一个人举手,谁举手了?你们不认识他?柏拉图举手了。你看西方哲人也是单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学问不是很高深,学问重在不懈怠,精进不止。菩萨修行唯一善根是什么?精进。有精进的态度一定可以成就学问,要有恒才行。

  在海口我讲课讲了半年,我问说早晚还有读一遍的举手?只有一个人举手。不过有一个人我们半夜也会偷笑了,也很高兴了,至少没有全军覆没。这位朋友我对她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她第一次来听课是去年的元宵节。元宵节那一天,上课前有老师打电话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今天是元宵节,晚上要不要停课?诸位朋友,要不要停课?不要。我们下一期大年初一来办,你要不要来上?境界还没来还不知道,境界还没来考验回答得轻松愉快,境界来的时候才知道你的功夫、功底有多深。

  我对著中心的老师说,我说你当爸爸有没有对你儿子讲,儿子,爸爸今天放假,不当你爸爸;有没有老师跟学生讲,我下了讲桌以后就不是你老师了,礼拜六、礼拜天我也不是你老师了。能不能这么讲?虽然不能这么讲,现在有多少老师是这个心态,有没有?这个心态怎么当老师?老师重在言行一致。假如礼拜六、礼拜天就不当老师,就可以穿著拖鞋上街,那站上讲台是用什么心态?是硬撑的,是虚伪的,因为讲跟做不一样。当父母不能休息,因为你每天都要当父母,而且为人父母者,你早一天觉悟,你的孩子就早一天得利益,是不是?所以你要早一天觉悟就要赶快学习,怎么可以放假?你真正对孩子有那一份真爱、使命感,你巴不得明天就开悟了,还放假!当然我在讲话的时候都没有说好或不好,其实我很奸诈对不对?

  这么一讲完,这个老师说:那我知道了,不放假。结果那次没有放假,来的人有增无减。我们非常的欣慰,代表父母确实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有好的方法,你每天给他上课都还有人会来,因为我们办课程办到现在已经快接近两年了,在海口;在深圳也已经一年半左右。上课的人是愈来愈多,教室都挤不下去了,连大过年期间,海口的课是不停的,还是很多人来上。也由於这么多家长的用心学习,我们的老师不敢懈怠,进步得也特别快。

  那位朋友刚好坐在中间的位子,从一开始上课,她就目不转睛一直听,听到好的故事赶快笔拿起来把它记下来,非常认真。我对她很有印象,但是我们不攀缘,我也从来没跟她讲过话。经过了三个月左右,她走向前来对著我讲,她说:蔡老师,你讲课很辛苦,我都不敢打扰你,今天因为这三个多月我学习很有成长,家庭生活也很有帮助,我在想这么好的教诲不能只有我家里得利益,我决定要回自己的故乡教《弟子规》。她的工作是在海南航空站,她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但是她抱持著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的心境,抱持著回馈自己故乡的心情,她勇敢的踏出那一步。

  诸位朋友,当她踏出那一步,往后会发生什么情景?因为她那一步跨得太大了,前面的学长、学姐怕她会跌倒,赶快双手把她接好,自然而然就帮助她。那一天她提到要回故乡讲课,旁边有很多教了八年、教了十年的学校老师都走过来围过来,开始给她宝贵的经验,当然她也很好学,就开始聆听。看到这么有心的人,我当场就送她一套书,哪一套书?《德育故事》。七百多个故事,你不用担心,给你讲不完,让她心里很有底,不会慌张,就这样回去教了。

  「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她的进步速度很快,现在在海口有专科请她去讲课了,她不是学校老师;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真实学问,你不怕没有舞台。你看老和尚学问这么高,连伊斯兰教办的大学都颁荣誉博士给他,重在有没有真实学问,有没有能够利益众人的智慧,这才是重点。这位老师教学过程确实相当用心,我们常说「用心即是专业,真心会有方法」。她教到其中有一句叫「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她是带著一篮荔枝回去教。她告诉学生: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相当的辛苦,我们要感念父母之恩,要孝顺,而别人的父母也依然很辛劳,我们也要一样的恭敬有礼;往后看到长者,看到别人的兄长,都应该恭敬对待,这叫「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当我们真正去教这一句,真正去做这一句,你的人生会有相当多的体验、法喜。

  像这一句的体会我就很深,但是假如每一句的体会都讲,那时间不够用。我听完这一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我说好,当下马上就做,回到住的寝室,我开始问一些长辈,我说:这位长辈,请问你是哪一年生的?他一说,比我爸爸大一岁,我给他鞠了一个躬,我说:谭伯伯,您好。诸位朋友,这一个躬鞠下去会有化学变化,什么化学变化?这位长者笑得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嘴上还说飞机飞了几千里,还收了一个侄子,所以他很高兴。

  这位长辈在我离开澳洲的时候,我先去跟他辞行,我说我回来以后要回到学校去教书,要好好弘扬中国文化。这位长辈跟我说到,他说你这一次回去,一定要抱著必死的决心,就像敢死队一样,勇往直前,不能退缩,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连孔老夫子的后代都不一定看《论语》了。有没有道理?有!所以你一定要坚定意志回去做。这位长者短短的一席话,我一直把它放在心上。

  另外有一位长辈,比我父亲年纪小,我说:吴叔叔,你好。就这样问了几个长辈,鞠了一个躬,突然有一位长辈跑过来,他说我也要当叔叔。你知道是谁吗?是卢叔叔,看著我在哪里认叔叔,他赶快跑过来:我也要。我当下给他鞠了一躬:卢叔叔,你好。我们只是力行「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却成就了人生多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是用钱可以买的。这个躬鞠完以后,隔天卢叔叔把我叫到客厅,刚好只有我们两个人。很奇怪,当你很真诚的时候,好像天地之间都当你的背景、当你的布景,都会刚刚好两个人,都不会有人干扰。

  卢叔叔把他人生的经验还有修行的智慧,足足跟我聊了两个多小时,我从一开始就全神贯注的听。他聊到二十九岁就当总经理,曾经当雅马哈的总裁,YAMAHA,我在大陆讲习惯了。YAMAHA的总裁,底下员工八万人。诸位朋友,八万人给你带你敢不敢带?没有三两三,可不能上梁山。他很多宝贵的经验就全盘托出,只怕我们年轻人吸收不了。讲完以后我非常激动,你们看得出来我是很容易激动的人,很感动,当下我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想感谢他,那时候很自然的想跪下去,双膝就往下掉。当我的双膝要著地的时候,因为卢叔叔年轻的时候学过柔道,他的动作特别快,马上一把就把我拉起来,然后说:使不得!你看,有智慧的人都非常的谦卑,非常恭谦,就把我拉起来。

  不止那一天聊了那一段话,在往后的一、二个月当中,常常吃饱饭卢叔叔就跟我讲:来,我们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长者会问我:来,你今天听课有什么收获、心得?我就开始给他报告。报告完之后,他摇摇头:你看事情看得太浅,看得不够深,看得不够广,来,我分析给你看。这种方式在大陆叫手把手教,在我们台湾怎么讲?好像当学徒一样,一点一滴跟著学、跟著做。这么大的福分,只因为做到了《弟子规》的一句。《弟子规》每一句确确实实能成就一个人的幸福美满。

  这个海口的老师她讲完以后,就拿著这一篮的荔枝,然后跟学生讲道:我们学完马上来做,在我们乡里面,这些长者都是为人父母,他们照顾的孩子现在也都是社会的中坚、社会的栋梁;而且这些长者年轻的时候对我们的社会都很有贡献,我们去表达敬意。每个人拿著荔枝去送给这些老者、长者。学生非常欢喜,每个人都做得不亦乐乎。在那一天下午,他们整个乡村弥漫著什么气氛?敬老爱幼。当这些长辈接到荔枝,内心非常的欢喜,很可能心里想,我儿子都没这么孝顺,我孙子都没这么孝顺。而当这些老者的子孙看到这些小孩都这么懂得要敬老,相信这一幕幕的表现也会引这一乡村的人深思、反省。

  隔天早上这位朋友,这位女老师的父亲给她打电话,她父亲说到,他说:女儿,昨天晚上好多家乡的长辈都打电话到家里来,都是一些老者,对昨天的事非常的感动。然后说了,我们故乡嫁出去的女儿,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照顾自己的家乡。当她的父亲在讲这一段话,在复诵这一句话的时候,请问她父亲的内心是什么感受?非常的喜悦,非常的光荣!这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利益社会的志向,我们当子女的真正去把它做到了,他会很欢喜、很感动。她的父亲告诉她,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替你很高兴、很安慰。这位女老师在讲这一段话的时候,她自己眼泪都掉下来。诸位朋友,希不希望我们父母、子女之间有这样的情景,有这样的感动?希不希望?希望,怎么这么小声?人生的好戏绝对不要坐在电视前面在那里一把眼泪一把鼻涕,那样不痛快;要把这感人肺腑、赚人热泪的情节搬到自己的人生来演,这样才会不枉此生来这么一遭。

  只要有坚持,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好学近乎智」,在好学当中会去做,做了之后能契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因为好学当中最重要的,一定要断恶修善,断自己的恶,所以必须「知耻近乎勇」;而在力行的过程,力行圣教的教诲,去正己化人当中会深刻感觉现在的人很苦!诸位朋友,现在的人苦不苦?苦!很多人只觉得自己苦,可能也不知道别人苦不苦,因为自己的事都烦恼不完。您冷静去观察,现在的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只家家有本,现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读不透的经典,都相当不容易。我们真正去了解、比较一下,你会舒坦不少,因为这个世间比你还苦的人大有人在。

  我满幸运的,在一个很温暖的家成长,我也从家当中体会到一个家庭如何过得幸福、如何过得和谐的方法,也是拜自己家的启示、体会。而在一个温暖的家成长的孩子会有一种特质,他会很自然的去付出,因为「爱」这个东西很微妙,一般的东西,你给出去了你没有了。其实话也不能这么讲,你财布施,你钱财布施出去了,有没有不见了?没有!我们要对真理了解。钱财布施出去了,财散人聚,人一聚,人才多你的事业就愈做愈大,所以财散人和进来了,你财布施以后一定又得财富,所以是会愈舍愈多。这是真理!

  而一个人内心的爱心,内心的一种对人的关怀,是愈用愈丰富,愈用愈源源不绝。一个家庭重要,他成就了你「助人为快乐之本」、「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态度。可是假如这个家庭里面没有爱、没有温暖,这个人会很没安全感;一没有安全感,他就会想控制、占有,好像觉得握在手上他才有安全感,所以这样的人遇到情感他会很辛苦,对方也会很难过,因为那都是一种控制的欲望。当然,人假如明白道理,慢慢就了解如何去爱自己,如何去爱别人。因为有这样家庭的影响,我会主动去帮人,而在帮人力行的过程,感受到太多人需要智慧、需要爱心,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这叫「力行近乎仁」。你没有去做这颗仁慈之心很难唤醒,你只天天想著自己的享受,那仁慈之心都会被欲望埋没掉。

  我曾经遇过一个朋友,我一看到她觉得她很苍老。这个朋友怎么认识的?我在补习班补习,你看,我们在补习班补习念念要想著什么?不是想著要考上;念念想著要考上,每天都过得患得患失,都很紧张,然后在那想考不到怎么办。不是哦!走到哪里跟哪里有缘,就要全心全意去付出。因为我是读理工科的,去考试很多女同学她们物理、化学比较差,而且去补习离高中时代都已经八年、十年,很生疏,她们来问我问题我都会很认真教她们。佛法在哪?在处事待人接物,要做法布施、要做无畏布施、要做财布施。我这几年都是做内财布施,因为我都没钱,做内财布施。

  有一次有个同学来问我一个数学问题,问了一个多小时他回去了,另外一个跟我交情很不错的同学走过来给我拍桌子,他说你今天下午要不要念书?他很凶,我就笑一笑:要!要!他说:你看,你教他都教一个多小时了,他根本学习的态度都不是很认真,你干嘛还浪费自己的时间?有没有浪费?没有。他来问我们问题,我们本来的水平是如何把这一条做对,他来问你之后,你的水平要提高到哪里?如何把一个人从不会教到会,你本来是一个学生的能力而已,人家来问你,你变成什么能力?老师,你不是一个算题目的机器,你的分析推理非常的强。

  我就这样在补习班四个多月,常常都是指导同学。后来第一年考数学,考了八十八分,一年之后参加代课考试,我没有读书,因为那一年都在念一堆,念了五十个学分左右的书,哪有时间再去算数学?没有。我可以直接去代课,但是我觉得不能再拖一年,我要马上去教书,我又去考代课。全高雄县五十个名额,我考上了,我的数学九十分,一年都没算。第三年正式考试,因为代课完,我是拿到教师资格了,我必须参加高雄县的教师甄试。考试结果八十八分,我都两年没算了,还是考八十八分,为什么?因为在那一年的付出当中,我的状态已经调到当数学老师的状态,这个叫法布施得聪明智慧。

  那位长得很愁苦的同学,刚好有一次,补习班不是占位子的,每天你排队走进来你就坐哪里,那不能占位子的。刚好那次我坐下来,也不知道旁边坐谁,我拿到一张阿弥陀佛的西方接引像,那是穿著橘色的袈裟,有没有看过那一幅?很庄严,然后站在祥云之上接引,我看了很欢喜,在台中慈光图书馆要了一叠,随时跟人家结缘,我就顺手在旁边放了两张阿弥陀佛像,我也不知道他是谁。结果这位朋友一坐下来看了一下佛像,好像她已经在大海飘浮很久快要淹死了,看到一张佛像,好像有一个浮木出现了然后赶快抓住。她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你有没有听过妙莲老法师?我说有。因为妙莲老法师都在提倡吃素食,我在大三、大四就喜欢吃素食,到素食馆看到一本提倡素食的,就提到妙莲老法师。我说他们是在南投灵岩山寺。讲完以后就上课了,我就没跟她多讲。结果这个朋友还以为我是博古通今,其实我对佛法也认知有限。

  她隔天中午上完早上的课赶快走向前来,她就跟我说「师兄」,她就叫我师兄,所以以后补习班的人都叫我「师兄」。她说:师兄,我可不可以请教你几个问题?看她这么愁苦的脸,我们不帮忙好像过意不去,可是自己又才疏学浅,实在有点惶恐。我说好,然后就走到读书的地方,就是比较有位子的,可以跟她聊。在走向图书室的时候,一路上我在干什么你们知道吗?我在求佛力加持,这个我用很久了,很好用。你常常这样念佛祈求,到时候她问什么,有时候就答出来了。

  她把她从小到大的命运给我讲了一遍,初中母亲就过世了,读大学的时候,父亲身体不好,常常要住院,肝癌,在长庚医院长期治疗,她说长庚医院就像她们家的厨房一样,很熟悉;她念高中的时候,她哥哥因为车祸把脑袋撞坏了,这个哥哥从此以后都是她在照顾。你的人生有比她惨吗?这个还不够惨,还有后面。后来她结婚,她父亲的身体一直没有好,因为她很有孝心,所以长期这样在医院跑来跑去,夫妻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不是很理想。后来她怀孕了,怀胎十月去生产,医生说胎死腹中。因为长期跑医院,她夫妻俩就协议离婚,也是满平和就离婚了。这样乖舛的命运并没有结束,后面还有很凄惨。她在最凄惨的时候到了补习班。

  我听完她的叙述,我本来不皱眉头的都皱眉头了。而在她整个叙述的过程,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她没有一句责备任何人的话,都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都是自己的错。这么善良的人,你能不帮她吗?所以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当书僮陪她读书。因为她大我七岁,她物理、化学根本都不懂,又是读文科的,她要考上太难了。我就陪著她每天读书,然后我就,比方这个物理有二十几张,我每天就拿一张丢给她,这三天把这一张做完,三天以后我验收。她是咬著牙,敢怒不敢言。其实我很凶的。就这样熬!熬!因为我全力帮助她,连补习班都有流言蜚语出来。但是这个时候你要想起孔老夫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要去给全世界的人解释完,你的事也别做了。

  就这样熬了四个月去考试,考试结果她没有考上,差了一点点,其他比她不用功的都考上了,她非常的沮丧。诸位朋友,怎么办?这时候又有一句话出来了,送佛送到西。看一切人皆是菩萨,来到你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是菩萨,都在示现、都在考验,你的真诚是真的吗?你的慈悲是真的吗?我就想打铁要趁热,她这个学习状态假如之后荡下来了,那这四个月就前功尽弃。这个时候要做怒目金刚,打一通电话给她,说你一定要再去补一年,我明天在补习班等你。她对我是又敬又恨,又不得不去。结果到了补习班,本来是要去报名,结果补习班说今天刚好已经开第一堂课。我说你就直接上去吧!她就走上楼去了。欲知结果,请看黄俊雄布袋戏。结果如何,我们看下一堂课,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