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一)


   日期:2019/9/4 7: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一)

  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三十六段文,下午从第三十七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家看讲义第八页,从第三十七段文之后,有好几段文都是法然上人的开示。

  讲到法然上人,或许有些莲友并不很认识,如果你好好的去读一读法然上人的传记,你一定会把法然上人,跟善导大师等齐敬仰。因为法然上人跟善导大师一样,都是佛菩萨示现,非常了不起的祖师大德。法然上人是日本人,善导大师是中国人,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可是净土思想完全一样。如果不是对于真理的追求,佛菩萨的示现,怎么能够两个不同国家的人,不同地方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净土的思想是那么样的一致。

  善导大师在唐初,在长安可说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中国唐朝有不少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可说高僧辈出。有很多宗派是在唐朝的时候所建立的,我们所认识的玄奘大师,跟善导大师,是长安城两个赫赫有名,同一时代年纪相差无几的高僧。善导大师尤其值得我们景仰,乃是因为《高僧传》里,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的祖师,而且是中国净土宗的集大成者。如果你是一个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行者,连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你都不读,那你等于进入了宝山空手而回。宝物你都没有取到,那不是很可惜又很遗憾吗?

  法然上人在住世的时代,当时的日本净土教还没有创立。法然上人一生,受了两位高僧的影响,一位是同样在日本,在法然上人之前的源信大师,源信大师虽然是首楞严院的修行者,一生修学《楞严经》,非常的精进,学问好得不得了。但是源信大师是在行持以念佛为主,这是当时日本,还没有创立净土教之前,能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很难得的修行。因为法然上人之前的日本,当时的教界跟我们中国唐朝初年以前,许多教界杂行杂修,可说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其实一直到现今,不论大陆、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我所到之处,所看教界的三宝弟子,绝大部份的都是杂行杂修。法然上人就是看了源信大师的《往生要集》这一本书,发现源信大师的著作《往生要集》,所引用的佛经跟祖论,讲净土教法非常的多。尤其引用祖师的著作,引用了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很多。所以使得法然上人对《观经四帖疏》,这一本著作引起了注目,后来法然上人虽然读了五遍的《大藏经》,这是古今可说,相当了不起的高僧。一个人一生,能够读一遍《大藏经》,那是相当的了不起。法然上人在青年时代,就能够读了五遍的《大藏经》,这一种智慧可说是,相当值得我们敬仰。师父跟大家报告我二十二年前,请《大藏经》在研读,我也每天用不少的时间研读,我很真实的跟大家报告,《大藏经》从头到尾,我还没有办法看完一遍。你看法然上人的智慧多高,多么的了不起,确实是大势至菩萨示现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法然上人读了五遍的《大藏经》,他还不晓得要以什么法门,来解脱自己的生死。

  《十六门记》是记载法然上人传记,最真实也最详尽的一本传记。《十六门记》记载法然上人读了五遍的《大藏经》,内心的生死心还没有安定下来。诸位菩萨,你以为你读了很多经典,你以为你学了很多法门,你了解了很多道理,你就解脱生死了吗?我告诉你,除了这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以外,你如果要想学习圣道法门,你就算把八万四千法门的经论,通通读得融会贯通了,但是没做到,见思二惑没破,我告诉你,你还是生死大海的一位凡夫。你如果读一读,印光大师的《文钞》,印光大师说除了净土法门之外的其余圣道法门,要解脱生死标准在哪里?断除三界见思二惑。现代人如果把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拿掉,谁能修圣道法门,修到断除见思二惑?你才知道要解脱生死是难如登天。蜀道难难如登天,四川因为是盆地,道路崎岖坎坷不平,所以蜀道难难如登天。就是譬喻四川的道路,艰难不好走。我告诉你要解脱生死,比登天还难。如果没有念这六字,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

  唐朝的圆泽禅师,受李源的聘请到他家去当住持。李源把自己的家宅改建为寺院,请了圆泽禅师当住持。李源与圆泽禅师,可说僧俗二人法情好得不得了。圆泽禅师参禅参到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自己还没有办法了生死。要去四川朝峨眉山,圆泽禅师坚持要走陆路,可是李源因为父亲,在京城当官被害,所以李源不愿走陆路,要走水路。走水路圆泽禅师知道,一定会碰上一位妇人,所以坚持不肯。但是李源因为坚持要走水路,最后圆泽禅师只好随顺他。预先在经书里面夹了他的遗言,他把后事交代好,夹在经书里,跟着李源走水路,要去朝四川峨眉山。终于过江来到了江边,准备要借宿,碰上了一位妇人在江边打水。那一位妇人已经怀孕三年了,还没有把孩子生下来,等着谁去投胎?圆泽禅师。圆泽禅师看到这个妇人,不禁掉下眼泪了,非常的感叹跟李源讲:我之所以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遇上了这一位妇人,遇不上我或许还可以逃过一劫,如今遇上了我知道因果不可逃,我注定要投胎做她的孩子。你现在为我念咒送我一程,三天后到我家来看我。为了证实是我投胎的,你看了我之后,我会对你一笑以之为凭。三天后果然,李源到了这个妇人家里,妇人当天回去就生下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圆泽禅师投胎的。圆泽禅师跟李源讲:你持咒送我一程,他坐下来双手合十走了。这么自在走的还不能往生,这么了不起的禅师,还要搞六道轮回。果然三天后李源到妇人家,看了这个婴儿,这个婴儿见了李源真的一笑。李源心中无限的感叹,原来这个婴儿,真是圆泽禅师所投胎的。

  诸位菩萨我们的修行,跟圆泽禅师比远远不如,圆泽禅师修行到能知过去未来,还没办法了生死。如果圆泽禅师这一种修行,他早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就解脱生死了吗?靠佛的愿力对不对?所以你才知道这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真是钻石,你千万不要把它当玻璃。你不必再到处跑了,教界杂行杂修的人太多了。师父在教界二十多年,我看了非常的多,你再怎么跑你都跑不出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除非你不想解脱生死。你说我在佛门结个善缘,来世再来修行,那你有念佛没念佛没有关系。你真的感觉做人很累了,你真的觉得生死轮回很累了,你觉得这个世间实在不好玩,你想要往生净土,我告诉你这六字洪名,你好好的用珠宝盒把它保住,千万不要让小偷偷走知道吗?你没有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就如同让小偷偷走一样。你做人累了吗?听你们这个声音,你们不晓得师父在问你们,你做人累不累?你六道轮回辛不辛苦?这个世间好不好玩?对。师父跟你们的答案完全一样,我很累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好好的休息静养,安养一阵子。西方极乐世界叫安养国,你们年纪比较大的老菩萨,你们要退休了对不对?到哪里退休?到西方极乐世界退休,好好的安养知道吗?西方极乐世界叫安养国,叫安乐国。但是你现在在人间不要安乐死。

  法然上人就是读了五遍的《大藏经》,没有办法生死心安,再读三遍的《观经四帖疏》,前后总共八遍。读到《观经四帖疏》的正定业之文,信心一亮,体会到阿弥陀佛原来早就在五劫的思惟,为我这么下劣的凡夫,想出绝对可以救度的方法,用本愿名号要来救度我。我顺着阿弥陀佛的本愿而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解脱生死。

  从此以后法然上人舍弃杂行杂修,法然上人在比叡山出家十九年,三个月至半年,不到半年把天台宗的天台三大部读得滚瓜烂熟。现代人不要说古人,现代人有谁有本事,三个月至半年把天台三大部读得滚瓜烂熟?我告诉你,师父光是看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我要把它看完,我发现不用几个月的时间,好好的去研读还不能明白。智者大师的学问好得不得了。智者大师,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学习天台法门,你能比开宗祖师智者大师更了不起吗?智者大师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是一代的宗师,结果临终才以外凡五品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智者大师如果没有念南无阿弥陀佛,他的见思二惑还没断尽,你行吗?你没有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会比智者大师更行吗?现代人不要说修行,跟智者大师比,以学问跟智者大师比远远不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       法然上人)(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       法然上人)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一讲:法然上人发现念佛解脱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一生之行谊(三)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一生之行谊(二)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一生之行谊(一) 

 信愿法师: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开示(四)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开示 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摄受,念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开示(二)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开示(一)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开示(四) 

 信愿法师:法然上人开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