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第二集)


   日期:2010/5/3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 —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4/10/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14-02

  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刚刚提到一个人要下对决定、下对抉择,必须要有正确的判断力。你要下对抉择,你才能够把你的孩子教好,到底要教什么东西,你就要判断,而这个判断力来自於你的理智跟你的智慧,你要有智慧就必须学习经典,因为圣贤人的智慧就在经典之中。所以现在很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透过圣贤经典希望把他的孩子教好。当父母有这一份心想去做,就开始让孩子读很多经典,读了一年,读了两年,效果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家长就想是不是经典的教诲没有用。很多人在反省一些结果的时候,常常都会想到不是自己错,是谁错了?圣贤人错了,是老师错了,是很多很多外在的因素错了,都会怪到外面去。

  因为很多的家长让孩子读经之后,就带著他到处表演,「来,儿子,背《论语》第一章给你的伯伯听」,又带去「背《老子》第一章给你的阿姨听」,其实圣贤经典最重要的不是拿来背,而是拿来做的,要立身行道。所以父母的认知不对,效果一定很有限。我有一个外甥女,刚好她的外婆就是我的阿姨,学了不少英文单字,有一天就把她带到我们家来,刚好我父母都在,我们三个人坐在那。小女孩进来之后,她的外婆就说了,「来来来,我们来念英文给这些长辈听。请问苹果怎么讲?」孩子很有自信的说「apple」。「雨伞怎么讲?」她说「umbrella」。问了好几个都没把她考倒。后来这个女孩突然反问她的外婆,「外婆,书本怎么讲?」这个外婆没有准备,说「我怎么可能知道?」小女孩说了,「外婆,你怎么这么白痴!」学问的次第没有搞清楚,学识愈高愈傲慢。所以中国老祖宗教诲在「大学」里面说「知所先后」,你先后顺序搞错了就颠倒了。

  请问是先学做人还是先学知识技能?一定要把做人的根基扎稳了,他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才懂得孝顺父母,才懂得奉献社会。结果我们现在的教育偏重知识技能,把做人忽略掉了,所以现在的孩子就愈来愈难教。所以从这个事例当中,我们慢慢要去理解到,为人父母的人一定要很清楚,圣贤教育应该怎么样去教导,圣贤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你都了解了,你才会起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没有信心,什么都做不起来。

  诸位同修,你现在在这里听的这个气氛,你会对中国文化很有信心:

  问:请问走出我们学会的门之后,信心会不会变化?

  答:会。

  回答得这么直接。信心绝对不是口头上讲,一定要透过你深入理解,你才会有很深的信心,最后你就能够如如不动去做对的事。信心也要来自於你的理解,深入的理解,所以我们这几天课程重在「解」。为什么「入则孝」重要?为什么孩子要对父母「晨则省,昏则定」?因为要时时让父母放心。为什么要时时关照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身体受伤?因为身体一受伤就会让父母担忧。所以我们为人子女最重要的要先做到不让父母担忧,这才是孝道。你让孩子从小有这种心境、有这种心态,他绝对会处处替父母著想,等他这种处处替父母著想的心境形成之后,请问他会不会替别人著想?那不是很自然吗?所以你要去理解孝道与这些圣贤教育,对孩子一辈子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你才会坚信不移好好教他,所以你要「解」。

  我们有一个学生,他的老师就是长期跟我们一起研讨中国文化。后来这位老师也是忍辱负重,他的学校要推《弟子规》,他的校长不同意,因为家长反映这个是封建糟粕,不可以念,迷信。所以学校里面有一段话叫做「校长怕家长,家长怕学生,学生怕老师,老师怕校长」,产生微妙的变化。所以校长也没有同意教,家长的认知又不对,家长的认知又直接影响小孩,而老师有那一份心也没法教,爱莫能助。所以这位老师忍辱负重,虽然没有《弟子规》课本,把每一句化成生活的教育,随时机会点出来了,赶快提醒孩子,「事虽小,勿擅为」,这么小的事是错事,你做了之后会让父母蒙羞、丢脸,所以为人子不能这么做。一点一滴见缝插针去教,所以他能教的就很有限,但是他这样的努力得到家长很大的认同。

  有一位家长在暑假过后打了一通电话给这位老师,她跟这位老师讲,我的女儿暑假进步很多。诸位同修,孩子什么时候退步最多?我们当老师的最怕什么?最怕礼拜一,最怕寒暑假,礼拜一回来之后又要重新再来,寒暑假之后都不知道歪七扭八到哪里去了,但是这位家长居然是说,暑假我的女儿进步很多。接著她又说了,有一天她太累了,睡著了,睡著之后,醒过来一看,身上已经有人帮她盖被子了。她太累了,回来趴著就睡著了,一醒过来有人盖被子,这时候已经感觉心里面暖暖的。结果走出来一闻,怎么有面的香味?这位母亲随口就说了:你爸爸回来了是不是?她女儿说:还没回来。她妈说:那怎么会有面可以吃?小女孩说:我煮的。妈妈很吃惊,她说:你又没有煮过,你怎么会煮?小女孩说:我每天有机会在您身旁,看你这边抓一点,那边抓一点,学起来了,今天试试看。结果妈妈一吃,觉得很好吃,纵使很咸也会很好吃,不过确实很好吃。

  诸位同修我们思考一下,这个孩子生了什么心?孝心。所以她会在点点滴滴当中体恤父母的辛苦,进而懂得照顾父母,孝心启发了。再来,除了孝心之外,请问这个小女孩有什么能力了?观察力很敏锐。再来,勇於尝试。还有,煮饭要不要有很多步骤?她做事慢慢在训练。再来,细不细心?懂不懂得关怀别人?请问这一些能力对一生重不重要?请问有这一些能力的孩子,这一生会不会有成就?请问他的根源在哪?在孝心。这样的孩子,你还要每天拿著一只鞭子叫他「你给我去念书」,需不需要?这个拿鞭子的家长,请问那个鞭子要拿到什么时候?拿到他眼睛闭起来都还没有拿完。当一个孩子从小学的时候,孝心就起来了,这样的父母叫做真正懂得人生生涯规画的父母。现在市面上谈那些生涯规画都没找到根本,你愈看愈模糊,而圣贤人一句话就讲透了,人生至要无如教子,教孩子最重要,人生第一大事。所以当你理解到圣贤教育确实会让孩子一生的能力立於不败,你理解了才会真正在你的家庭、在你的教学现况,开始教授圣贤教诲,你才做得出来。而这一个理解绝对不是只有这三天的课,你要长期薰习才行。

  而这个「行」,你不要误解了,每天也是拿了一根鞭子叫儿子,「来念《弟子规》,不念我就修理你」,有没有效?不对。我们因为没有接受老祖宗教诲,对很多道理的根本,我们没有抓到。所以老祖宗说的,什么叫「教育」?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中提到这个「教」字,叫做「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请问你要教他「入则孝」,谁要先行?家长自己要先修身,不是拿根鞭子叫他背,背只是把这个教诲记在脑子里,真正重要的要「解行相应」才行。所以这个「行」有赖於自己先修身,然后再用身教、言教影响你的孩子,这样他就能够接受圣贤教诲,之后你就能够体证到圣贤教育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甚至对社会的影响,真实不虚。所以学问经过「信、解、行、证」。

  「上所施下所效」是「教」。「育」是什么?「教子使作善也」。你愈看老祖宗的教诲,你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西方人拿一本书要谈的东西,老祖宗一句话就把它讲透了,而且是正中最核心的东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一个善人,不是当一个很会赚钱的人。那我们为人长者的要切记,请问我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善?我们知不知道标准?假如我们心中都无标准,你该教他的机会点可能就点点滴滴失去了;假如你知道善的标准,你就能够掌握每一个教育他的机会。所以会教的父母,孩子差不多六、七岁的时候就很懂事了,这样的孩子我们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欢喜。所以对善的认知在我们几天课程当中是一个关键,是掌握了纲领,所以我们第一篇就掌握了圣贤教育最重要的纲领。

  中国文化最常讲的两个字叫「道德」,其实这两个字就已经含摄了中国文化的纲领。什么叫「道」?「道」就是道路,就是做人要遵守的正道,你假如遵守了这个正道,人生会走得很幸福美满,但是你假如没有遵守这个正道,走到邪道去,那你的人生保证险象环生,所以人要走正道。万事万物也都有它的正道,举一个例子:星球,九大行星都环绕太阳在转,它就有它的道要走。假如今天海王星说,我不要这样转了,我今天要转九十度,本来是水平,现在要垂直,行不行?假如它硬是要这样转,可能过没几天你就听到空中传来「轰」,怎么样?它跟其他的星球就撞上去了。所以当我们做人没有遵循做人的正道,你会跟谁撞上去?父子相撞了,君臣相撞了,夫妇相撞了,兄弟冲突了,朋友对立了,因为这五个关系没有遵循正道,必然冲突。请问我们现在的社会现象,这五个关系冲不冲突?天天在冲突。所以我们常讲的伦常大道,这个「道」就是指人与人的正道,我们常说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在现在的社会状况就是领导人跟被领导人的关系。

  请问诸位同修,这五个关系哪一个最重要?有同修说夫妇,都是老和尚的好学生,老和尚有讲过。一个家庭就好像一个细胞一样,一个社会就好像一个器官,细胞假如坏了,整个器官就坏了,家庭假如坏了,社会就乱了,而这个家庭关键最大的就是夫妇关系。所以你夫妇关系一不好,父子关系就不好,家庭气氛怎么样?很尴尬,甚至於会有一些不好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对他的身心都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父子就不亲了,那兄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感情也不会好。

  我在学习圣贤学问之前也是很不懂事,对这些道理不懂。当我开始学习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在家庭里面所受父母的影响,才深刻感觉父母就像一个孩子的两尊菩萨一样。很多做人做事的态度谁扎的根?父母的言传身教扎的根,你活愈大,感受愈深。我爸妈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吵过一句话,私底下我不知道了,这句话你们不要误会了,我们是就事论事,私底下我敢保证没有,因为知母莫若子,我对我母亲了解得很深,我母亲有一个功夫修得不错,「忍」。

  文字就是中国文化,你在全世界的文字当中,绝对找不到一种文字含有人生哲理跟智慧,只有中国,除此一家,别无分号。你们家开了这么好的店,你知不知道?忍要忍到什么功夫?一只刀刃架在你的心上,你都要能如如不动,这就忍到家了。当然不是真的拿一只刀,很可能是人家很刻薄的话,都架到你的心头了,你都要忍得下来,这就是忍的功夫。

  而且忍要忍得懂道理,因为有一个妇女听我讲完课之后,她说中国文化都很好,可是那个「忍」,我听了之后就觉得不知道要忍到什么时候。结果她一讲完,我就跟她说,我保证你会忍到火山爆发。忍要忍得明明白白,要忍得顾全大局,要忍得顺势而为,这个都是人情练达的智慧。忍得明白,他会有这么恶劣的行为是因为「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你干嘛跟他一般见识,气了自己,跟他的关系又搞不好。所以能忍的人才能维系好关系,不然三年交情,你一句寒心的话一出去,温情就不见了,所以人跟人的关系得成於忍,一切法得成於忍。你忍得顾全大局,我们为了小孩子好,为了团体的气氛好,我们不跟先生起冲突,不跟其他的人起冲突,这是因为你肚量大,懂得为大局著想。

  再来,忍得顺势而为,现在他刚好在气头上,你要不要跟他冲?不要。往往你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你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你这个动作一做出来,对方的羞耻心就被你唤醒了。我们有一位朋友听课以前就吵架了,听完课之后回去就跟她男朋友说,她说:那一件事是我错了,我跟你道歉。结果她男朋友听了愣了一下,他说:明明就是我错,你还跟我道歉,那我不是不是人了吗?你懂得宽恕谦退,对方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我们一定要坚信一点,每一个人都有良心,是你有没有那个德行把它唤醒,当我们能够忍得下来,用真诚、用德行去唤醒你身旁人的良心,那你的人生好戏就会一出一出的开始演下去。

  所以夫妇很重要的一点要和睦相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父母跟子女关系就会处得特别好,兄弟感情也很好,所以我跟我父母的情感很不错。我记得小时候,我父亲是很威严,要威严。一个家庭里面一定要有黑脸和白脸,假如都是黑脸,凶得不得了,孩子跟我们就不亲,假如两个都白脸,孩子一定骑到你的头上去,所以要恩威并济,刚柔并施。我父亲就是威严,但是我父亲其实是很疼爱孩子,所以有时候,他会突然(也是很有威严),「来,我载你去百货公司走一走」,我们是欢喜在心里,都不敢表现出来。然后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面,抱著他的肚子,感受到他体温的热度,觉得很满足,很高兴。所以父亲还是要用心跟孩子交流,父亲跟孩子交流不在时间长,而在你的用心与坚持,那父子关系一定好。

  很多父亲都跟我说他工作太忙,我说,你再怎么忙,一天有没有五分钟?他想说,有。我说,你只要每天五到十分钟,你儿子睡觉以前去陪他坐一下,把我们的《德育课本》里面七百多个故事,你请七百多个圣贤人来教你的孩子,开始跟他讲大舜的故事,跟他讲子路的故事,每天跟他讲两则,我敢跟你保证,你的儿子走路的时候都抬头挺胸。因为他说我爸爸很爱我,每天都给我讲两则故事,每天喔!然后到学校去的时候,他还会告诉其他的同学,我告诉你,我爸爸给我讲的故事,他到学校去也很有自信。一天花多久?五到十分钟,事在人为,有没有那颗心最重要。

  我跟我两个姐姐感情也特别好,所以有一句话叫「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因为这里面有天伦之乐。年轻时候在外面遇到啥事,好像家里面那个门一开,进去就没事了,以前不懂,现在懂了。人的一生有两股力量是完全不求你回报的,就是父母跟兄弟姐妹的爱。所以我要到海口去推展中国文化的时候,我的二姐(她也在教书)就跟我讲,我每个月给你两千块人民币支持你,你不要有后顾之忧,好好去做。我们听完这段话,信心十足,随时都有人在背后支持你。诸位同修,这两千块我有没有拿不是重点,很多人听话都会听到不是重点,重要的是那一份心会陪伴著我们一生。所以兄弟有长幼有序,一个人在家庭里面都懂得兄弟姐妹互相帮忙提携,他出去交朋友一定是很自然而然就可以广结善缘,所以朋友就有信。所以夫妇关系会影响兄弟,进而推延到往后人际关系的相处,跟朋友相处。

  当他懂得感受到父母的辛劳的时候,他那个感恩知恩的心油然而生,当他出社会遇到一些很照顾他的长者,他对人家的感恩心也自然而然就生起来,所以这个都是连带关系。所以中国的圣贤人讲了一句话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门」,这句都有道理的,不是乱讲的,因为孝子才懂得知恩报恩,这样的员工你才能够放心去用,所以诸位同修假如当老板的要注意这一点,每个员工要看看孝不孝顺。

  夫妇关系要处好,我们要慎於始,一开始要很谨慎。夫妇关系谨慎要从哪里下手?要从选对象下手。请问诸位同修,你有没有教你女儿怎么选对象?还是你每天在那里「观世音菩萨拜托一下,给她送一个好的对象」,这样叫迷信。当然菩萨会听到你的声音,他会派善知识来把道理告诉你,你再告诉你的女儿,因为人要有理智才有判断力,才不会业障现前的时候躲不过去。

  所以我们来看一下,夫妇关系慎於开始,你要找好的对象,中国圣哲人用一个标准让你去找,要找有孝心的,怎么说?我们来思考一下,假如现在有一位男士追你女儿追求了三年,这个三年过程当中,你女儿有求必应,晚上睡到半夜被饿醒了,你女儿打一通电话给他,他马上二话不说,十五分钟就把热腾腾的食物送到面前来,屡试不爽。三年之后,他跟你女儿求婚了,你女儿会不会答应?很有可能会答应,千载难逢的机会。突然求婚的前夕,有一位长者刚好了解到这个男的对父母不恭敬、不孝顺。你要不要把女儿嫁给他?你女儿会不会嫁给他?很难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就很值得去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有孝心的时候,他的人生,他的价值观念,才会形成一个重要的态度,叫情义,因为他知恩,他懂得报恩,懂得珍惜别人对他的好,这才有情义。当一个人孝心长不起来的时候,他的价值观里面会长出另外一个东西,君子不见了,小人就上来,他会以什么来对待他人?利害,无情义就长利害。

  所以他为什么这么积极的追求?很多男孩子在追求对象的时候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把所有好的都统统搬上去,不好的都先埋起来,因为有一个动力,有利可图。这位小姐又教书,工作又很稳定,长得又美丽,有利可图,全力以赴。追到之后,三年以后,帮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但是他的太太皱纹长了两条,然后他在外面工作又看到更年轻貌美的,所以老婆从利变什么?变害,害要怎么办?要除,这个动作有没有人在做?有很多,刚刚课程到现在过了一个多小时,全世界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在除害了,都背弃他的原配了,背弃老婆了,为什么?没有情义,只有利害。这个动作做下去,整个社会大乱开始,这个动作牵一发动全身,离婚率开始了,离婚率直接带动犯罪率。

  我们曾经跟一位监狱长谈过,他说关进来的人,差不多有六、七成,甚至於更高,都来自不健全的家庭结构。所以父母从他小时候就没有当榜样,甚至於有很多负面的教材出现,等到离完婚之后又没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好,外面社会污染又这么多,马上就误入歧途,所以犯罪率在升高,整个社会治安就很乱。

  所以诸位家长,我们现在有没有安全感?没有,起因於夫妇关系,而夫妇关系又起因於他不懂得情义,而一个人的情义要建立起来,首先要教什么?教孝道,所以根源还在教孝。我们下一堂课就是要讲解《弟子规》「入则孝」,怎么教导一个孩子从小引发他的孝心孝行,这个教育刻不容缓。你要孩子孝,首先家长要教得好,所以父子关系要相处好,父子要有亲,父要懂教子,子要懂孝父,这样的关系才会处得很融洽。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下,父亲教育孩子方法对不对?孩子不是你有养他就会变好,养身体跟养思想是两码子事。我们来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养出来的结果怎么样?有什么不好?诸位同修,您提提。

  教育有两环特别重要:「救失」、「长善」,这也是我们中国最精辟的一篇教育哲学,《礼记.学记篇》里面点醒我们教育的两大主轴。老和尚常常用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从这一篇文章出来。所以两大主轴,长他的善良,救他的过失,救他的习性、坏习惯。你要先把脉把得出来病在哪里,你才能对症下药。你觉得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些行为要赶快导正?他的什么结果展现出来让你觉得是不好的?没礼貌、打架、不懂得友爱、贪心、自私自利,还有没有?我看不要再讲了,十大罪状一定写不完。

  常常会有一些家长到中心来跟我们讨论一些孩子教育问题,一进来前五分钟开始讲,我儿子哪里不好,脾气又大,又不好学,又贪吃。接下来我看他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问他,「请问你的孩子脾气不好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请问你的孩子自私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我这么一问,他马上脸色大变,「这些问题我怎么都没想过?」「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觉者畏因,觉悟的人真正关注的在哪?把原因找到,不要再错下去了。迷惑的人只怕结果,看到电视这些青少年杀人放火,每天在那里担心「我儿子会不会这样?」突然有一天真的这样了,因为心想事成,都被你想到了。要从原因教他,他有仁爱之心会不会拿刀砍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么一引导家长之后,他出门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他说就是我哪里做不好,我哪里没做好,我回去好好努力。从一开始来都看到孩子的问题,到离开的时候才真正了解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谁在教孩子?父母影响最大。

  诸位同修,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为人父母跟孩子一起吃饭,他的爷爷奶奶都在,大家围一桌吃饭,请问你把菜夹起来的时候先给谁吃?这一幕要回到五年前、十年前。一般的家长绝对是先夹给孩子吃,这一夹过去,他的爷爷奶奶不甘示弱,「小孙子,这一盘也很好吃」,夹一点,他的碗里面的菜都满满的,所有的人都要为他夹菜,请问谁最大?小孩最大,所以什么产生了?家里面的小皇帝诞生了。请问皇帝的性格怎么样?伴君如伴虎,他要求十件事,你九件事给他办到了,第十件事没办到,他会怎么样?他跟你发脾气。所以孩子为什么脾气不好?孩子为什么念念都只想到自己?因为你太宠他了,孩子的问题都在这个「宠」字,宠坏了。所以俗话讲「爱之足以害了他」,所以父母管教孩子要学,学为人师,学为父母,哪有当父母都不用学的!所以这一些就要从圣贤教育开始才会把孩子教得对,你处处都只是满足他,他从小只想自己。

  我们从小冰箱打开来,父母把水果拿出来先给谁吃?先给爷爷奶奶吃,我们那个时候才两三岁懂什么?小孩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所以当我们力量可以把冰箱打开,把水果拿出来先给谁吃?你看到爸爸妈妈拿给爷爷奶奶吃,你自己也会拿给爷爷奶奶吃,每一个东西都是先问爷爷奶奶要不要吃,就不会常常只想著自己,潜移默化就变成习惯了,他不这么做,他都怪怪的,所以要当孩子的榜样才行。现在还有母亲买了很好、很贵的水果要先藏起来,公公婆婆不在的时候赶快拿出来,「儿子,来来来,这个最好吃的,来来」。你儿子绝对会学得很彻底,以后他买水果给谁吃?给他的儿子吃。所以这个要谨慎,人算不如天算,你再怎么算也算不了真正的天理,真正的天理良心才是你要依循的方法。

  我们来看没有礼貌,有没有孩子天生没有礼貌?都是父母的态度影响的。我们有一个小孩的家长,幼儿园的家长,他的孩子都不叫人,然后跟他反映的时候他就会讲,「我的儿子,我的孙子,从小就不叫人」,理由好像很合理。结果刚好有一天这个家长来上我们上的课程,里面就提到说「一个孩子一辈子能不能遇到贵人,最重要的是他礼貌的态度」。这个课一听完,这个学生隔天走到他们老师的面前,毕恭毕敬跟他说「老师早」。这位老师吓了一跳,「怎么差这么多?」所以谁的问题?所以这位老师马上联想到,前一天晚上这个孩子,数学也没做了,钢琴也没弹了,学什么?学鞠躬。家里的家长一定开始给他训练,恶补了,这个学起来,以后才能遇到贵人。所以根源点还在家长要好好教。

  不会友爱、打架,这个因素很多,我们说万法缘生,一个孩子没有爱心绝对不是单一因素所形成的,诸位同修,你觉得有哪一些因素?比方说父母本身就没有爱心,父母假如又有暴力倾向,那孩子就很容易学会打人、乱骂脏话,这个就有可能会受父母影响。再来,刚刚有同修说的,受魔王影响,谁是魔王?电视、电脑、很多漫画、很多玩具。现在小孩最流行的漫画跟玩具是什么?叫奥特曼。香港没有,香港还很幸运,很多地区都沦陷了。日本的奥特曼长的那个样子头尖尖的,每一只手都尖尖的,好像随时都可以跟人家打架,这个卡通表面上看起来是正义战胜邪恶,事实上是给孩子一个影响,叫武力可以解决一切,所以孩子看久了之后很暴力。我的观察,现在不只男孩子很暴力,很多女孩子,你看她七、八岁,拳打脚踢都来了,真的都是污染来的。

  所以父母要当孩子的菩萨,要当孩子的多闻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那把伞要帮他拿好,防止污染,所以电视、电脑不能看太多,最好不看。我很少看电视,也不会不知道啥事,啥世界大事最终还是会到我们的耳朵里来,是吧,但是你打开电视,很多的污染都出现。孩子,还没有养他的善心,还没有养他的正知正见以前,尽量防止污染,等他建立起来,会判断了,那你就不用担心了。所以这个家长,还有污染的问题,还有很多机会教育点,你要长他的善心。

  我曾经去教过一年级的孩子,七个孩子,站起来还不到我的腰,这七个孩子是佛菩萨安排给我教的,我假如没有教这七个孩子,我不会走上教育的路,而且这个机会不是去要的,是人家跑来说「拜托啦,有老师生产了,你来教一下吧」。我说「我这辈子都没教过书,我不敢教」。后来又过了一个礼拜,他又来了,佛菩萨说要恒顺众生,不能够拒人於千里之外,我就答应了。结果一教,生大欢喜,教书累得半死,但是很有意义,后来这五、六年就一路都是走教育。我教这七个孩子,有一次我发现一些蚂蚁死掉了,我就把它埋起来,过没几天,刚好我经过的时候看到两、三个孩子围在那里好不热闹,不知道在干啥,我就蹲下来说:你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在埋蚂蚁。父母跟老师的一种爱心、一种德行一出来,孩子是最清澈的,他马上就感觉到,比言语的速度更快。

  所以我们「长善」最重要的第一个一定要先长什么?长孝心。再来,长仁爱之心。中国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这一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意思是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孝心不开,百善开不了。你真正深刻体会了,你就不会不教孩子孝心了,因为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他所有的德行都出来了,他念念想著不能让父母丢脸,他那种修身常常能够起觉照的能力,就上升了。当他懂得孝顺自己父母,他也会懂得尊敬别人的父母,待会儿下一节课上完之后,你们就知道孝心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好,我们这一节课就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