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27[海口]


   日期:2010/7/10 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七集)  2004/11/27  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  档名:52-115-27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讲到了求学问第四个关键要「明辨」。在哪些地方要懂得去明辨,去辨别对错?首先我们刚刚提到的要去明辨什么是善。我们刚刚课程里面提到,从一开始要从善的根本去辨别善,根本在哪?在存心,从他的动机,他的存心,你可以了解到他是真善还是假善。从他的存心跟动机可以了解到是真善还是假善,我们才不会判断错误。因为看错一个人,对人生有没有影响?很大影响。所以很多人因为一生看错一个人,几十年的努力都毁於一旦,而这些毁於一旦的人,他会怎么样?会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这样有没有帮助?没有帮助。

  看错人没关系,能了解看错的原因,重新再站起来,人生只要有开始就不会怕太晚。只怕一生走的时候,走得糊里糊涂,不明不白,所以观人的能力一定要学好。所谓「男怕入错行」,不只是要辨别对的行业,在好的行业当中,你还要跟对领导者,这样你一生才不会走错,你一生才能得到很多的提携,很多的拉拔,所以要跟对人。「女怕嫁错郎」,你假如判断错误了,可能一生你也会觉得很无奈,但是无奈不是人生正确的态度。很多人说那我都结婚了来不及了,圣人的学问是时时刻刻都可以让你的人生,从不好的状态到达圆满的状态,这才叫学问。

  所以当我们人生已经处於逆势,处於不好的状态,这个时候你要告诉自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位朋友,你的状态有没有像大舜这么惨?大舜是连父母都要害死他,请问你的这一盘棋有没有比大舜更凄惨?结果大舜把人生走得有声有色,走得幸福美满。不只自己的家里幸福,还把所有国家的人都感动得佩服他的德行,进而提升德行,孝顺父母。因为大舜的孝道是排名第一,所以「亲憎我,孝方贤」。大舜用他的真诚心感动了父母,感动了所有的他的臣民。所以我们不要怕现在人生的棋不好下,只怕我们没有真诚,只怕我们的道德学问没有根基。只要有学问、有智慧,你人生都可以走得有声有色。

  看人也要从善恶的根本去看。我常举一个例子,勤劳好不好?好,你相不相信很多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但是你要了解什么动力让他干十几个小时?所以还是要看存心跟动机!你看很多男人拼死拼活,为什么?为名为利,为吃喝嫖赌的都有。所以你看他很勤奋工作,你就说他是好,那我们就是没有智慧判断,没有从根本、存心看。你不要看到一个男人死命工作,你说太好了,我要嫁给他,结果你嫁给他之后,也是死命帮他赚钱,而不是他的努力是为了孝顺父母,他的努力不是为了要让妻儿有好日子过。他只希望站在别人面前,他拍胸脯:我有名牌轿车,我有豪华别墅!他怕人家瞧不起他。所以一定要看做任何事的存心是什么?你看人就不至於会看错。

  我们要问问,我们的孩子每天努力读书的动机是什么?假如孩子每天努力的动机是我父母这么辛劳,我一定要让他们放心,你的孩子假如这种存心,那你这一辈子高枕无忧了。但是孩子的存心是我考得好,我爸爸就要给我五十块,就要给我一百块,那你要担心。你可不要看,我孩子好努力,我好高兴。存心错,就错到底,几个人懂?有一本书叫《穷爸爸富爸爸》,畅销书!所有的父母看得趋之若鹜都去看,为什么?因为它是流行的书。现在人书也好,歌也好,也不知道这个书跟歌好不好,只要每个人都去唱、都去看的,他就怕人家觉得他不知道,所以赶快去买来看。其实现在最畅销的书有可能就是污染最严重。因为现在最畅销的书,大部分都谈人家的是非恩怨,挖人家的隐私,你去看都被它污染,有没有?所以你看现在为什么电视节目新闻报导都去拍什么?从没看过去拍行善五十年,五十年如一日的善人,有没有拍过?少!反而是杀人放火的,他跑去访问他,让这一些孩子还把他当英雄看,所以你看人不会辨别!

  我曾经看到一篇报纸,我内心非常担忧,一张这么大百分之七十报导一个枪击要犯,还把他怎么杀人的过程写得一清二楚。结果在它的边边角,刚好有一格这样写著,有一个老者五、六十年造桥铺路不为人知,这么大的善人,多少?这样;这么大的恶人多少?百分之七十都是他的,颠倒了!到底谁是英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是英雄。忠孝仁义的人还被人家笑,现在还有人干这事,现在还拾金不昧,真傻不会占为己有。这个时代可悲!不能再下去了,我们要力挽狂澜,要有使命拉回来。所以选择书籍重要,你要会判断。

  人求学问,不要用虚荣心求学问,还怕别人不知道你没有看过这一本。不要比畅销书,要比几千年不坠的经典你有没有读过。经典里面的二、三句你能够去落实、去实践,保证你终身受用。而这些畅销书看完之后,只会让你的心波涛汹涌,甚至於担心先生怎么了,担心什么一大堆,担心孩子又怎么搞的,有没有现在人看很多书看得神经兮兮?我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刚好是十月份到香港,在电梯里面,缓缓坐起来,看到一本书叫《男人这东西》。内容还没看,看这个书名什么感觉?对男人来讲,觉得我被看成东西已经不尊重人了。再来,女人看了这一本书,保证怎么样?每天提心吊胆。所以现在的书叫唯恐天下不乱,提起人的情绪,而不是建立你的理智。

  所以诸位朋友要会择书,要有判断力,要分辨好坏才行。这一本《穷爸爸富爸爸》教人家什么?教从小要让孩子懂得管理钱财。这一个方法没有错,但是怎么个管理钱财,那就很重要。结果书里面教导,让孩子做家事你就给他钱,让他来管理财务,听起来没错,但是你要看得到这一件事情做下去之后,孩子的存心是什么?还有这一个动作做下去,往后的流弊是什么?你要看得出来。结果有妈妈买完之后,她心里想我女儿就是最懒惰,所以这个方法应该会让她马上变得很勤劳。所以回去之后,她就郑重宣布:女儿,你帮我洗一次碗两块钱,帮我洗一次衣服三块钱。女儿一听,眼睛都发亮,心里想,心里想的不是帮妈妈,心里想著我可以去买什么东西!开始拼命的干活。她妈妈想,太好了,我女儿马上变勤劳。是不是真变勤劳?所以人现在都没看到真相,看到很表面的东西,都是症状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本解决问题。

  所以人不开智慧,表面上是解决问题,事实上是制造更多问题。这一位妈妈后来跑来找我,她说麻烦了,我叫我女儿做,她一个礼拜马上变得很勤劳,还赚了我不少钱。结果一个礼拜之后,有一天我实在累得不行,我就跟我女儿说:妈妈这么累了,你就帮我把那衣服洗了,晒起来,妈妈给你两块钱。她女儿看看她:我今天也很累,我不赚了。她妈妈才突然警觉到这个方法错了,家庭是不是谈利害的地方?是谈利益的吗?错了,家庭里面是谈付出,是谈本分,是谈用心的地方,谈关怀的地方。连家庭这么温暖的地方都谈利害,那这个社会真是不知道会变成什么?连孩子帮父亲的忙,还要跟他说:来,两块钱。那不可想像!

  所以我们曾经在教学当中做了一个活动,就是演一场戏。刚好这个孩子做了一些工作,就跟母亲要钱,他拿了一张单子跟他妈妈要钱,洗了几次碗几块钱,挂了几次衣服几块钱,就拿给他妈妈。后来他妈妈也拿给他一张单子,她说我怀胎十月,不用钱;我生产的时候被割了一刀,不收钱,不用钱;我煮了几百顿、几千顿的饭,不用钱;我替你操了多少心,洗了多少衣服,统统不用钱;帮你买了多少件衣服,统统不用钱。这个孩子一听完,自己很惭愧。所以家庭是要每一个人用心去付出的地方,家庭是要形成一个人懂得尽责任,懂得感恩、念恩的地方。

  所以诸位朋友,可不能乱学!很多书你不能拿起来就照做,还是要遵循圣贤教诲,不然你的亏吃大了。等你发现错的时候,再拉回来为时已晚。所以有一句话不好听,但是很实在,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谁是老人?能称为老的,都不是普通人。老是尊称,所以我们只有一位老子,很有智慧的圣哲。所以老人是指有真正智慧的圣贤人,我们要领受他的教诲。我常常到一个地方,就会去拜访那个地方留名青史的圣哲,而他们往往都留下一些非常精辟的人生教诲。所以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你就可以看得更远。

  所以往后出外旅游,你可不要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处买药,问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中国人教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到一个地方,人文也好,自然也好,都可以让你有非常多的提醒,非常多人生的启迪。这个要你有好学之心,我们提的人是老师,天地万物也是老师。我第一次到泰山去的时候,我终於了解一句话,什么叫做「稳若泰山」。这个可不能用背的,我一下去一看到,泰山不是很高,但是泰山那个底,底座,你一看就觉得动它不得,好稳,一看心都静下来。那泰山能这么稳,我们的人生稳不稳?人生稳在哪?稳在你有德行,稳在你有智慧,你这一生就立於不败之地。你有没有立?我们的孩子有没有立?如何让孩子的人生稳若泰山这就重要了。所以教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让他人生的根基能扎稳。

  诸位朋友,今天回去的时候到九龙公园走一走,真的,九龙公园风水太好了,苍天大树太多了,请问这些苍天大树为什么能立那么高?你看它们那个根,我一看就肃然起敬,那个根,盘根错节扎得真是牢固。所以要让孩子的人生有多高的发展,根本在哪?在根基能扎多深。所以我们从这里了解到一切都可以学习,一定要听老人言,一定要听智慧的言语,你才能懂得分辨真假,懂得分辨这一件事做了之后会不会有严重的流弊问题。所以很多的书你要会明辨,不可以拿来就用。现在的孩子是标准的实验品,拿来义大利的、苏联的、德国的拿来教学生。请问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曾经超过几千年?所以我们说中国人真的要静下心来,不要干这么傻的事,荒唐的事,而他们是统统现在都往东方在找解决家庭社会问题的方法。

  所以你任何一个言语动作,纵使你是善心想做,你也要谨慎考虑它往后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说称赞别人也要看情况,你要确定他真正是好人,你才能够称赞他,你已经确定这个人言行一致了,你才能够称赞他,为什么?假如你还没有认识清楚,然后就称赞他,那其他的朋友还以为他是好人,结果到时候,他们就想你说好的就是好人,结果被他骗了那怎么办?所以我在推展中国文化过程,很多的团体找我们去参加,我从来都不参加,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确定他是不是真正是为了弘扬中国文化。我还发现很多的推展者,他名义上说中国文化好,中国文化好,但是他所说的话没有一句是中国文化,很多都是西方心理学。挂著羊皮卖狗肉,假如我们又去跟他拍照,拍下去,他拿著照片,你看连蔡老师都跟我们很熟,所以他也很支持我,那你这个流弊就大了。所以很多事确确实实要看远一点,不然有时候你是善意,大家都是好朋友照照相,但是不是说我们不愿意接受他,而是考虑到会对往后的人群造成一些不好影响,这样我们对不起这些人。

  很多朋友接触我们之后,马上就说:蔡老师,我要辞掉工作,我就跟著你。要不要接受?要不要?你说他这么真诚,就接受!这太冲动了,他的家庭状况允不允许你要考虑。再来他是一时冲动还是真的?那你还要观察,所以不是不仁慈,你一仁慈,可能到最后更麻烦的是对他麻烦,对你也有很大的障碍。所以凡事要冷静应对,先保持什么?保持距离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保持距离是便於让他冷静,便於给你观察。假如这么保持距离,三个月之后他就不干了,那代表什么?那个心是什么?假的。真心绝对时间、空间考验不得,还是保持他那一颗心。所以真正想干事的人,绝对不需要你去:太好了,拜托再做一点。不用。我们在推展中国文化,哪还要杨老师常常来:你再撑一下,再好好做!那不是把老师累死了吗?要找的是真正有心的人,而真有心的人绝对能禁得起时空挫折的考验。

  在我们儒、道、释三家当中,佛家有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给人方便,结果把佛门的招牌都受到很不好的影响,所以这就是要能分辨流弊才行。清朝时候,顺治皇帝他觉得学佛很好,所以他就开放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出家,他的用心他觉得好,学佛好,大家都能出家,善心去行著大恶事。为什么?他还没有下令以前,所有的出家人水准很高,每一个人要去考这些经典,不只是佛家经典,中国圣贤经典都要考试。所以他那个时候出家人的水平跟考上这些举人,这些当官的读书人,学问不相上下,甚至於很多的出家人学问超过读书人。所以以前当县令的、当太守的,常常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哪里?去少林寺,又不是去练武,去哪?上佛寺请教这些出家人,因为他们也是饱读诗书。所以俗话讲「无事不登三宝殿」,因为一爬上去,上去要两天,回来要两天,一定是有事,有要去请教出家人。以前素质很高,所以每一个人对於佛家的教诲都生起恭敬之心。一有恭敬心,所有佛陀,所有出家这些和尚的教诲,他就信受奉行。所以那个时候儒道释三家教化,把中国的人心教化得非常好。

  结果现在因为顺治皇帝开放之后,所有的人都可以出家,本来要照顾妻儿,他自己逃避责任也跑去出家;所有根本没有学识的,然后每天又好吃懒做,他说我去出家就有东西吃。所以整个素质参差不齐,确确实实有非常多的有心的人,想要去弘扬佛家的教诲,很多用心的出家人在里面,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的心理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只要十个当中有一个不好,整个形象就受影响。这个流弊是顺治皇帝当时候下决定的时候没有看到的。但是这一、二百年的高僧,对这一件事都觉得非常惋惜。所以人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能瞻前顾后,考虑流弊。

  善除了考虑真假,考虑流弊,当然还要考虑很多层面。谈这个善,谈得很完整的,在我们中国很著名的家训里面,其中一本谈得很清楚,叫做《了凡四训》,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的一本家训。而这一本家训,不止利益了他的家庭,还利益了千千万万的家庭。所以这一本书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因为我们才十天的课,我再继续讲下去,可能我们连四千五百年都讲不完。所以一个人学问能不能成就,绝对不是说讲课的老师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动学习,利生行道,解行相应,你的学问才能提升起来。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勉强不来。所以圣贤人已经进门,已经把我们领进门,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已经拿在手上,接下来的修行要靠自己主动。

  我们再来谈一个善里面,一般人最重视的大跟小,什么是大?什么是大善?什么是小善?一个企业家资产几百亿,他今天捐了十万块;一对农夫辛勤耕作一辈子,积蓄十万,他因为看到他们家乡盖了一间医院,觉得这一间医院可以救很多人,所以他把十万买了一台救护车,用他一生的积蓄买。同样是十万,善的大小一不一样?差很多!所积的福也差很多。这个企业家的存心很有可能是「我这十万块捐出去,还可以报导说我某某某捐了十万」,他的存心可能还是为了什么?自己的名利都说不定。而这个老者把他们一生积蓄捐出来,念念是什么?救人!所以这个福分没有办法计量。

  宋朝的卫仲达,有一次有一个因缘,作梦的时候到了阴间地府去,阎罗王跟他说,要看看你这一生善恶业有多少?所以就先说:来,把他的恶拿出来。结果恶这么拿出来,几乎像一间房子一样这么多。多不多?他是读书人还这么多,所以他吓一跳,他说:阎罗王,我还没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恶?他说:恶不待你做,起心动念我们这边就有记录了,比世间的超级电脑还厉害,都记录下来了。因为你起心动念看到漂亮的女生,你就起不好的念头;看到别人有才华,你就嫉妒,虽然你没有害他,但是已经造恶了,所以就像一间房间一样多。接著阎罗王说:好,看看善有多少?结果善只有这样,像一双筷子一样,这个卫仲达看了自己也很惭愧。来,拿秤子来秤,结果一秤上去,一间房子的恶状反而轻,这一个箸子的卷宗反而重,卫仲达一看,很好奇,来,来,来,看一看,这一个卷宗到底写什么?结果一打开来是因为他跟皇帝建言,不要建三山的石桥。这一个工程非常大,一定是伤财又劳民,一定要让非常多千千万万的家庭的男众都必须投入去工作,整个家庭受影响,人心会不安。所以他劝皇帝不要做这个事,这个事只是让这些皇子皇孙日子好过一点,会造成人民的痛苦。卫仲达说了:这一件事皇帝又没有办,我给他建议,他又没接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善的力量?接著阎罗王跟他说:因为你这一念是为谁?一念你在万民,所以你这个善力量很大。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念念想著是为家庭,是为社会,我们念念都在培自己的福田。所谓福田靠心耕,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不离你这颗心。「从心而觅」,从自己的心去用心,去关怀别人,去帮助别人,「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你有这一个善心,有这么广大的爱心,你的福分一定能够感应得到。所以我们善的大小,要从你自己的心量来下手。善还有端,还有曲,还有半,还有满,还有难,还有易,还有正,还有偏。所以在《了凡四训》当中,诸位可以好好细读这一本书,我们对善的明辨就告一个段落。

  接下来,我们在人生当中还会遇到很多必须明辨的问题。之前我们有提到什么是成功?要不要明辨?怎么样经营人生才是成功美满?这个你要清楚。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企业家有四种命运。其实虽说企业家,人生就不外乎这四种命运,人生的经营,你到底要怎么经营?你到底对成功是怎么定义?就会影响你跟你的家人一生的际遇,一生的幸福。所以因为前面提过了,我们这边就不再提。

  现代人对於美丑会不会辨别?什么叫美?有一句话叫美就是心中有爱。这句话好不好?这是抓到美的根本。我们美分两种,一种叫什么?外在美也要有一个标准,现在人对外在美的标准是什么?瘦,我真的看了觉得一点都不舒服。你看那人的脸,假如近满月看起来很舒服。而中国的面相是很有道理,中国的面相提到我们的脸假如很消瘦,代表什么?没福,人为什么没福?福田心耕,所以相由心生。一个人很刻薄,他的脸都会愈来愈瘦没福。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一个人刻薄,处处跟她的小叔,大伯计较,这个理无久享,纵使她挣到了一些钱,她的孩子学到什么?学到刻薄。那他刻薄,第一个向谁开刀?你们怎么知道?所以人算真是不如天算。

  所以中国的面相他都很有道理的,一个人真正美,不是你第一眼看到说,怎么可以长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这种美不能持久。我们去看一下,很多女孩子,你一看她第一眼普普通通,然后第二次看,第三次看,愈看愈漂亮,那叫什么?那个闽南话叫生缘,生缘。愈看觉得她愈有人缘,愈看愈舒服,那个舒服不是从脸上出来的,从哪里?从她心的善良,你就觉得跟她讲话,跟她做事,就有莫名的舒服感。有一些女孩子,你第一次看很漂亮,第二次看,第三次看,愈来愈丑,为什么?你看她眼睛常常很傲慢,眼睛常常瞧不起人,你看她第二次就觉得她很丑。为什么?内心不善良。所以一个女孩子的五官再标准,给你看不会超过一个月,一个月之后看哪里?看内在了,娶一个老婆再漂亮能撑多久?再漂亮,假如她不善良,保证你三个月就快发疯了,还由得你在那里欣赏!

  所以人真正要知道,真正的美在哪?你连这一点都不会欣赏,就会判断错误。所以现在男人能不能判断正确?现在的男人娶老婆的标准,就是看漂不漂亮。结果一娶回去之后,他后悔了。我们有一个长辈很有意思,他说:看女孩子吃饭,觉得养一个老婆很简单,因为饭都吃一点点,菜都吃一点点,所以他觉得养一个老婆应该不难。结果娶回去之后,觉得很困难,因为他太太的衣柜里面永远少一件,所以他知道饭很便宜,但是衣服很贵。当女人不重内在,而重外在,这样的先生保准疲於奔命,一定陪著太太去逛街的时候压力很大。一定跟她说,不要,不要。闽南话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买了,不要买了。不要,不要,不要听错了。

  所以女人重外在还是重内在很重要。假如女人重自己外在苦了自己;女人重自己外在,苦了先生,苦了爸爸,苦了妈妈。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刷卡刷完了,薪水没有了,跟谁要钱?爸,没钱了,我都吃泡面,都吃方便面。爸爸很生气,每一次叫你不要乱花钱,你还乱花,气死我了。继续从口袋里面掏钱,真是气死我了!有没有办法?所以人没有理智,一错错到底,连眼睛要合起来说,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孝?连合上眼,还是糊里糊涂。

  所以一定要有理智教育孩子,当你从小只重视孩子的外在美,那你是害了孩子一辈子。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父母生了个女儿,宝贝得要死,把她穿的漂漂亮亮,而这个漂漂亮亮是谁的标准?担心!这个漂亮是社会标准,现在的社会什么衣服最漂亮?时尚,后面都破掉,前面也破掉了,这样叫漂亮。小孩从小就穿这种衣服,她就习惯了。你给孩子一生埋下非常危险的恶因,孩子假如觉得穿少是漂亮,她已经让别人尊不尊重她?不尊重她了。而且又让她只注重外表,她人生大半时间不是培养内在美,不是提升她的智慧,是常常拿著镜子干什么?照一照,不只照这里,还照一大堆地方,那就麻烦了。她可能因为衣著,让她的人生陷於很多危险的地步,引来很多异性的窥欲,我们都没有看到后面的流弊问题。

  而一个女人的美,所谓的外在的美能撑多久?能撑十年就已经不简单了,撑这个十年,我相信SKII不知道擦了几瓶,每一天在那边担心我的脸会老下来,我看光那个担心就已经把这个SKII的效果抵销了。所以我常常说,哪一个女人笑起来最漂亮?一百零六岁的许哲女士,那个笑容真美,让你一看到都打从心里生欢喜。你看她一百零六岁,皱纹也不多,笑起来像婴儿一样,那是真正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丽。

  所以父母对美的观点会影响小孩。而现在小孩觉得什么是美?名牌就是美,当他觉得名牌就是美,他这一生很有可能变成物质的奴隶,每一天只为了要赚钱买东西,人生非常贫乏。假如他觉得要有名牌才能显现我的美,要有好的身材才能显现我的美,他就会去整容,是不是?这个脸一整,不整还好,我们说道法自然,这么一整,虽然看起来好像合那个标准,鼻子是鼻子,嘴巴是嘴巴,结果笑起来,一点都不自然,笑起来会让人家觉得他那个皮是去拉的。我们看过很多这种公众人物,一看,不只不觉得他美,还觉得全身不自在。所以人现在是愈活愈颠倒,为了用衣服,为了用脸蛋,赢得别人对他的重视,别人对他的尊重。有可能?有没有可能?不可能。所以因为他都把时间耗在这些虚妄、虚浮、虚华、虚荣的东西上,所以他的内心愈来愈空虚。

  所以我们看看现在很多人,眼神有没有神?没神,自己在的时候,好像茫茫然,看到有人过来了,可能会欣赏他一下,马上注意力才回过头来。因为他的情绪快乐都建筑在别人有没有多看我一眼,这样的人生绝对没有快乐可言。每天痛苦,每天想著他为什么没看我,烦死人了。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价值观愈来愈偏颇,我们内心很替他们著急。《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叫「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我们要担心的是什么?德行好不好?学问好不好?这个我们要赶快努力。而衣服没有名牌,食物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关系,这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不要比钱,不要比食物,不要比衣著,比什么?比内心的美,比德行。

  我们跟孩子讲,有一件衣服不用钱,不会坏,不会旧,而且随著你年龄增长,这一件衣服愈来愈美丽,愈来愈漂亮。你穿上去的时候,别人都对你非常恭敬,非常尊敬,这一件衣服叫什么?这一件衣服叫好习惯,好德行,会不会坏?不坏,而且愈来年龄愈大愈漂亮,看起来愈庄严。所以我们跟小朋友讲,当你做到《弟子规》的一条,你就帮这件衣服织了一针,每做一条织一针,你把它统统做到了,这一件衣服织得非常完整。

  而当一个人真正有德行的时候,不需要去要求别人来尊重他,不需要要求别人来欣赏,来接近他。所有的朋友会来亲近你,因为他们想亲仁,他们也想提升,真正能让人生觉得踏实、充实的内在美就是德行。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是众星拱月,你就是月亮,一轮明月,所有的星星自然而然就到你的身边来。所以真正能够教到好朋友,真正能让别人打从心里尊敬你的,不是外在名牌,也不是外在整容,也不是外在的这一些形式。人要活的实在,活的深入做人的根本,这一件衣服就是我们的德行,所以人生要追求真实,不要追求虚幻。这一堂课就到这边,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