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19


   日期:2010/7/30 11: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九集)  2005/7/23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5-19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讲到宗教教育,在佛门当中,每一个雕像、每一个设施都含有教育的深义在里面。我们看到佛桌上有供花、有供果、有供清水、有供燃灯,是佛菩萨要吃水果吗?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花果想到要种好因才能开好花、结好果,让我们活在理智当中。看到一杯清水是时时提醒我们要像水一样清净无染。静水照大千,心像水一样清净下来,平静下来,很多事情才能了了分明。今天一个湖水突然起了波浪,旁边的花草树木照不照得清楚?照不清楚。当它平息下来,一花一草都印在湖面上,很清晰。现在我们看周围的人事物看得很模糊,因为我们的心乱了,不够清净。要想方法让它清净,可以多读经书提起觉照,多念佛提起清净,这都是很好的方法,因为清净心生智慧。

  我们看到燃灯要想起如圣贤佛菩萨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诸位朋友,你听到这句八个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没那么严重。助人为快乐之本,很好过。去买水果,买了两样人家还给你另外二三样,「这个也不错,你拿一颗去吃」,因为我都送他《弟子规》,他就对我特别好。因为当我们以圣贤的教诲,以爱心、以恭敬心存心就能感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果报。有诸上善人的态度能感什么?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事物质环境,不苦了。你们有没有看到我苦的样子?不苦。燃烧自己,燃烧什么?用一把智慧火把执著、分别、习性烧掉,烧尽。进而又能帮助别人,把这些宝贵的经验、智慧分享予他人,自利利人。这是我们对於宗教教育要有较深的体验。

  再来第八页,我们看到「教师应有的角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确实好的老师不容易遇到,要怪谁?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客观了解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当我们回去说爸,你怎么没有教我做人的道理?爸爸说爷爷也没教,我们去问爷爷,爷爷说我也没学到,那大家就哭成一团,於事无补。我们都会告诉学生,有时候家长会无理,家长会不理智,学生觉得很委屈怎么办?你能不能把他爸爸吊起来打?不行。家长有时候三四十、四十几岁,他也有一些观念比较执著,这个时候孩子假如十一、二岁,他也比较能思考。你要告诉他,孩子,我们比较幸运,我们有遇到圣贤的教诲,爸爸没有,所以我们要当好榜样演出来,让爸爸妈妈也能受益。然后爸爸妈妈犯的错,我们以后当人家父母要有志气,不能同样犯。你看,他化悲愤为力量,借力使力,没有什么坏事,看你怎么去运用这个情境,他会学得很认真。那当然,关系状态它是一种动态,有机会的话再多跟他的家长有一些交流,用联络簿也好,或者用家访都可以。我们当老师多付出、多经历就会提升我们很多的经验智慧。我那时候在当老师也有到几个家庭去走过,中国话讲的「见面三分情」那真的不一样,你在他们家的沙发上曾经留下余温,他一辈子都觉得你跟我很近。家长信任你,亲师的合作、配合就会比较成熟,那孩子就得很大的利益。既然人师难求,我们就要定位自己当人师,让孩子在接触我们的时光当中能有很多的成长,能让他一辈子受用。

  我常常抓到机会点把这些经典的教诲告诉学生,介绍了范仲淹,介绍了诸葛孔明,很多这些圣哲的故事。突然我把一班学生送走了,回来的时候看到桌上有一本笔记本,我现在事后想想,好像很多情景都有导演在拍摄,我只是演员。为什么还留那一本?就是刚刚好那个学生没带走。我把他的本子打开来看是谁的,一打开,我在课本以外所补充的故事、句子,他都给我抄得很仔细。当我看到这本笔记本,我这个学期的努力怎么样?值回票价,只要有一个就够了。这就好像圣贤人在鼓励我,这样对、这样对,继续干。学为人师,这句话在我们这个时代很深刻,我们是失教的一代,失去圣贤教育,但是我们的遗憾不要再让下一代发生,我们边学边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我们的一言一行来当众人的榜样、表率,用这样的态度,相信我们的成长会很快速。教师应有的角色,从这个定位再来体会「教学相长」,确实是教学相长。

  刚好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长得很漂亮,走到我面前来,情绪很不好,就跟我说道,她说老师,隔壁班有一个男生,昨天鬼鬼祟祟跟在我的后面,然后我上了楼梯他还跟著,我就赶快到家里马上把铁门关起来,他还跟到我们家楼上去,气死我了。老师除了当老师还要当侦探,还要当什么?十八般武艺都得干,还要数钞票,还要记帐,小学老师真的不是人干的,什么都要会。但是是好事,假如没有当小学老师那一段,我到海口去可能也会被一堆数字把我压垮了,幸好都已经有经历过。我还曾经做过午餐出纳,你们相信吗?有经验。常常学生给你出考题,你就会有很多历练,还要去化解纠纷。

  我就走到隔壁班去,走过去的时候稍微看一下他们老师在不在,他们老师不在我才进去,为什么?事情能愈简单处理就别复杂。你一复杂了,到时候他老师马上把他叫过来骂一顿,他会学乖吗?不见得。然后又把这件事传开来,那几班同学都在那里传,那愈来愈复杂。看到他们老师不在,我看到他就把他叫过来,他边走怎么样?心里有鬼,做坏事就有一点恐惧的样子。走过来之后我就看著他,你怎么这么傻?哪有人像你这么傻?我那时候是用台语跟他讲。你怎么这么傻?他一听,听不懂,有点纳闷,老师怎么骂我很笨?我接著跟他讲,哪有人像你这样追女朋友的?你这样子做,她是愈讨厌你还是愈喜欢你?这么一点,他若有所悟,从那一天开始他就没有鬼鬼祟祟在后面跟了。这个男孩子那一天以后,三十公尺、五十公尺的距离看到我,马上「老师好!」跟一个人沟通要用他可以接受的语言,他也会感觉老师都处处替我著想,信任建立了,你还怕以后不能跟他讲道理吗?

  刚好遇到这个机会,我回去以后,国文课没有上,上了一堂男女关系。我就跟他们提到,其实道理都不是很狭隘的,都是可以放到所有人与人的相处。人与人相识,相识才能相知,相知才会相惜,相惜。诸位朋友,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不要太狭隘,男人跟男人也可以怎么样?也可以相处得感动泪流满面。师生之间可不可以这样?也可以契入那种无私,时时只替对方著想的境界,这是相爱。最后这一关只有夫妻可以,才踏上地毯的那一端,好。那我们来看,这个叫道法自然。

  假如今天有个男生看到你,他跟你说,我好爱你喔,甜言蜜语会害死人,代表他讲的话是什么?是假的,因为他连你是圆的是扁的都不知道就说很爱你,那一定是骗你的,所以你要会分辨。所以爱的言语是正直的,不是花言巧语。他遇到你的时候说,我这一生非你不娶,非你不嫁,这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你要会判断,这个就要小心注意了,好。再来,相识到相知,如何了解一个人?要会交朋友,交朋友要看他对於身旁所有人的态度,而不是只有对你的态度,你这样看就不客观。他要追求你当然就是全心全意对你好,他假如对别人没那么好,代表他这个爱心是假的,不真的,所以爱的心地是无私的。你在相知相惜当中要明白他这个爱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正确的,心地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的,他会成全你的好、成全你的善。爱的感觉是温暖的。

  我跟学生讲这四点讲完之后,来,你们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浮现了谁的影像?谁的影像?「爸爸妈妈。」你们开悟了。我们来参加活动,这么多的义工、服务的老师照顾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觉怎么样?温暖,为什么?因为他的心地有没有求?无求,所以无私你会温暖,有求你就有压力。行为成全,大家当义工为什么当得那么欢喜?他希望成全你的智慧德行,他希望成全你的学生,因为你进步了,学生也得利益,行为是成全的。而在这几天的课堂当中,你们一定会感觉到蔡老师很会骂人,而且骂人都没有说出来,这个太狡猾了,有没有?「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们用这几个角度去观照一下就能了解这个爱是否真实,要客观去看,从旁看看他的整个为人处事有没有遵循这些态度,假如都做到了,又很有缘分,就能懂得惺惺相惜相爱。

  诸位朋友,这是四个条件去观察,但是要要求别人以前要怎么样?这点假如又没讲,你们又拿一个放大镜出去干嘛?看别人都比较快。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懂得爱人吗?欲爱人者先自爱。我们现在对於自己的人生是不断的成就自己,不断的让父母感到荣耀、感到放心,还是在让父母担忧?还是在堕落?假如是在堕落当中,那我们就没有自爱了。我们自己都在堕落消极,能不能爱人?你自己都往下掉了还要把人拉起来,不可能。所以要懂得先自爱,懂得成就自己,懂得要求自己能不能契入爱的境界当中,以至於能够推己及人,用无私的胸襟、用成全的态度让人感觉温暖、感觉幸福。

  有一个老师,她的先生的妹妹在夏威夷,因为一个人旅居在外,经济出了点状况,妹妹跟哥哥讲到了,哥哥就找了这个老师(就是他的太太)商量这件事,说我们要不要把这两年所有工作的积蓄统统汇给妹妹?来,现在你先生这样跟你讲,要不要汇?你们笑是什么意思?这位老师就说了,她说你这么做,你妈妈一定很高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家和万事兴。他太太说你妈妈一定很高兴,我明天去帮你汇,你看做得这么彻底,她先生那一天晚上睡觉怎么样?我怎么这么好运娶到这么贤慧的太太。夫妻一条心,黄土都变成金,还怕赚不到钱?这个就是真正行为成全,成全先生的德行,成全先生的家和,非常好。那当然一定会让她的先生感觉温暖,也会流露出正直、流露出智慧,好。这个态度现在人没人提醒,都拿著爱到处伤人,有没有?「我爱你,所以你不能离开我,假如离开我了,我就跟你同归於尽」,所以这个根本是没有成全,也是自私自利。现在男女恋爱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诸位朋友,你谈恋爱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温暖?怎么没有人动作了?这个态度不只在恋爱当中要保持,要终其一生都是这个态度,不然你谈完恋爱到最后就愈来愈执著,整天要跟太太腻在一起,那也是错的,那叫爱她吗?那不爱她。爱她就是让她理智,开智慧。有一对夫妻好得让旁边的人都很羡慕,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这句话不会在经典里面出现。她先生突然意外死亡,他的太太度日如年,最后自杀了断。假如你是她先生,你觉得你做对了吗?你爱她的方式造成了她往后什么?了断生命,那不叫爱。爱一个人就是当你离开的时候,她还是很身心健康,那才是对的爱法,好。

  相爱之后,结婚了,结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俗话又说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有没有?结婚是恋爱的坟墓,这是误导。酒应该是愈陈愈香才对,这都误导。什么叫真正的爱情?我没有告诉过你们吗?就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跟老先生走在公园里面,然后老太太对著老先生说,老伴,明天吃素喔,你看那种感觉多么的和谐,那种爱是至死不渝,不是爱得死去活来,那个不真实。强度愈强的到最后会怎么样?消退得特别快。而中国人的爱不在嘴上讲,都是用行为去做出来。我们可以自己静下心来去想想父亲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你就可以体会到那份爱多么的深刻,好。

  结婚之后很重要,还要继续经营。因为结完婚之后两个人接触更亲密,舌头跟牙齿会怎么样?难免都会咬到,那夫妻也难免有冲突。俗话又讲相爱容易相处难,这句也不会在经典里面出现,这样你们会不会判断了?反正就是找藉口的都没有在经典里面。来,夫妻关系怎么解决?这一刻非常的沈重,没那么难,夫妻关系一本《弟子规》就把它解决了。真正落实弟子规,夫妻一定幸福。好,夫妻关系怎么解决?《弟子规》哪一句话可以帮你化解夫妻之间的不愉快?「言语忍,忿自泯」,好,你们已经可以当婚姻专家了。来,还有没有?要广修供养,不要这么老实。「财物轻,怨何生」,太太家里面很需要了,丈母娘、岳父身体不舒服,赶快帮忙一下,那就更深刻、更感恩。再来,你们的体悟太深了,「兄道友,弟道恭」,来,掌声鼓励。这是深谋远虑,洞察因缘,知道整个夫妻的幸福是维系在两个家庭。夫家的兄弟姐妹的和谐都会对於家庭的发展有间接、直接的影响,能够让小姑小叔都非常欢喜的话,那整个家就和乐融融。看到漂亮的衣服就记得买一件给婆婆、买一件给小姑,她会感觉我大嫂走到哪还会想到我,很高兴。其实很多事并不难,重要在有没有心。

  还有没有哪一句?「凡出言,信为先」,这一班的程度太高了,都在我的悟性之外,这位老师讲讲看为什么。不能失信於对方,不然积小怨就成大怨。我看再这样讨论下去,可能每一句都是。「恩欲报,怨欲忘」,很难做到这点。一有冲突了,涌上来都是对方的不好,对方的好怎么样?统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能够时时记著对方的好就不可能有大冲突。当你时时记著他的好,你这份存心他就能感受到,他会觉得我太太很珍惜我。好,还有没有哪一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你先生的坏习惯、不好的事情都被你宣传得大街小巷都知道,这夫妻能不能好?铁定不好,叫家丑不可外扬。再来还有一句也很重要,「亲有过,谏使更」,规劝要注重态度、方法,「怡吾色,柔吾声」。婚姻要用德行,用《弟子规》来好好经营,有这一份心,相信你的下一代也会教得很好。

  我到海口,刚好第一次跟一群朋友吃饭,在这个桌上坐了四个女性,三个已经离婚,一个准备要离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吃那顿饭,心不在饭上,在抓机会怎么样劝导这个快要离婚的朋友。等时机成熟了,我话锋一转,夫妻相处只要守住一句箴言就能白头偕老,这位要离婚的朋友眼睛瞪得很大,耳朵都竖起来,我接著就说了,从结婚以后只要记住,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就能白头偕老。容不容易?你们怎么都摇头?就一条也不肯做?我在珠海演讲的时候,讲完这一句一句箴言,底下有一位女士非常激动的说了一句话,没有优点!我从我本来的位子走过去,走到她的面前,我说这位女士,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先生没有优点你还敢嫁给他,这要有相当的勇气才办得到。

  人都是健忘的,我就告诉他们,我们回到,如果再回到从前,所有历史重演,男女在谈恋爱的当中是什么样的情景?我看大家大半都有经验。在恋爱当中,你看那个男生,上班都魂不守舍,时间怎么过这么晚?怎么还没五点半?我要跟我女朋友喝咖啡、看电影。一到五点半了,不用人家催,马上怎么样?箭步如飞就去约会了。在恋爱当中每一个人的态度是什么?是想著如何给对方幸福快乐,时时想著我能为对方做什么,用「对方」不够亲切,我能为「他」做什么。当一个人时时想著如何帮助你,你的感觉怎么样?当然温暖。好,热恋过去了,踏上地毯的那一端,突然印章拿起来盖下去,你是我老婆了,念头一转,从我能为她做什么,变成什么?她应该替我做什么。当有一个人眼睛瞪得很大,你这里怎么没做,那里怎么没做,处处挑你毛病,感觉怎么样?很不舒服。他应该替我做什么。第一个状态叫比付出,第二个状态叫处处计较,从天堂到哪里去了?我没讲。天堂跟地狱只在一念之间,没那么复杂。

  有一个朋友刚好遇到小天使,小天使跟他说,我带你去看天堂跟地狱,那你先要看哪一个?甘蔗要倒著吃,他说不然先看地狱好了。小天使带他到了地狱看到有一排长长的桌子,桌子上有很多道菜,坐了两排人对坐,桌上每个人有一把筷子,这把筷子是一公尺长,突然喊了开动,每个人拿起筷子非常急迫夹起菜来往自己的嘴巴送。因为筷子太长,在中途打架,菜掉满地,每一个人气得半死在那里互相指责谩骂,都是你害的,这种气氛很难受。这个朋友就说了,我别看地狱了,我要去看天堂,就带著他去天堂。到了天堂很惊讶,桌子还是那一排长长的桌子,菜还是那些菜,筷子还是一公尺长,他就很讷闷,怎么会这样?突然喊开动,每一个人夹菜的时候不疾不徐往对方的嘴巴送,给你一口,给你一口。有一个人平常人缘不错,突然有三四双筷子往他的嘴里夹,他说等一下,我快噎著了。你看那个气氛多好,每一个人都比付出,和乐融融。所以天堂跟地狱只在自私与处处替人著想的一念转变而已。

  刚好我有一次到海口的乡下讲这个故事,我那时候在讲课,怎么讲?我讲一句,他们的镇长翻一句海口的话,翻成当地话,所以我讲笑话都要停三十秒才会笑。当天晚上我还要对他们当地小学老师做一场演讲,晚饭就一起吃,镇长跟副镇长就拼命往我们的碗里面夹菜,我们中心的李老师说啊,我们到了天堂。当然夹菜也要懂分寸,一开始礼貌夹一下,不要拼命夹,他刚好最不喜欢吃那个,你还一直帮他夹,夹了他又不敢浪费,那就增加他的压力。礼,分寸,尽意就好,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

  就在这一念处处欣赏对方的优点,当这个态度能坚持,会起微妙的变化。我们自己想想,当你遇到一个老师,他时时都看到你的长处,「哇,你这个思考很敏捷,你以后一定会学习很好。你办这个事很尽心尽力,老师很高兴」,当你看到这个老师的时候,内心怎么样?欢喜,很有成就感,很有自信。相同的,太太不断的欣赏先生的优点、先生的性德,他就愈来愈能够施展开来,愈来愈觉得我一定要演得愈来愈好,才不会辜负我太太的期望,这是良性的发展。而当一个人优点提升了,缺点自自然然就消退下去。但是你每天拿著放大镜照他的缺点,他就很不舒服,你又没有耐性引导他、宽恕他、鼓励他,他做得很有压力,到最后跟你讲「算了,我不干了。算了,你既然觉得我不好,那我就坏给你看」,把他的缺点反而都愈来愈彰显出来。所以一个态度会有很微妙的良性循环。

  经营婚姻的态度相当重要,我记得卢叔叔曾经跟我讲过,他说我们没有权力去要求太太一定要对我的父母好(就是对她的公婆好)。法律上有没有这条规定?没有。我们应该怎么做?要对太太好,好到她觉得我这一辈子能遇到这么好的先生,就是有他父母的教育把他教得这么好,让我那么幸福,所以因为这份感谢的心,自自然然去孝公婆。你看,每一个要结婚的人有这种心态,哪有可能婚姻会经营不好?刚好也在杨老师家住了一阵子,也看到他们夫妻的相处,关怀都在点滴的言行之间可以交流。不管是杨老师回来了,还是师丈回来,或者是家里其他的成员回来,包含那七个月我也是家里的成员,我们一进门就会对著屋里喊道,我回来了。里面的家人不管在忙些什么都会先放下来,然后在门口列队,哇,你回来了,欢迎你,感觉怎么样?家庭气氛要经营。今天回去喊喊看,我回来了,你先生在看报纸。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喊了三四次,你先生,好啦,好啦,回来就好了,还大声什么。你就笑一下,然后去帮他倒杯水,来,喝水,哪有什么不能化解的?

  当杨老师也好,或者是师丈买了一些东西回来,大包小包,杨老师看到了马上走过来,哎唷,来就来,还带那么多东西,太客气了,赶快把东西接过来,还帮忙去把这些东西放好,整理好。因为先生买了东西已经辛苦了,我们要尽一份力量合作,把它放在冰箱里。假如你先生买东西回来,本来还笑笑的想说这个特别替你买的,你马上跟他说,你又给我买什么了!又乱买什么了!一盆冷水怎么样?(ㄔㄨㄚˋ;chuaˋ)。要处处看得到对方的付出、对方的优点,家庭就会愈来愈和睦。好,这个是教学相长,因为学生的这个事情,让我谈起了两性关系。

  再来「心理建设」,在前面我们也一直提到,失教已经三代了,我们抱持著一份热诚,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章里有讲到,有一个人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看到海滩上有一只一只被海浪冲上来的海参,当海水退潮,这些海参将一只一只干枯掉,死了。有一个人一边走一边捡起海参往海里扔过去,有一个人看到了,觉得很好奇,就下来跟他讲,他说年轻人,你再怎么捡也不可能把海参救完。这个年轻人没做声笑了一下,继续弯下腰去把下一个海参捡起来往大海一扔,嘴里讲了,我又救了一只海参的生命。诸位朋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弯下腰去,让下一代的孩子都能生命不干枯,都能回到圣贤的智慧之海,让他们的生命无限宽广,能够遨游。而当我们捡起这个海参是至诚的爱心,这份心一定会感动更多人的真心,所谓「一手动,千手皆动」。我们来落实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而要千手能动,首先要先动我们的手,首先要先拿出我们的真心。好,我们课程就上到这边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