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2


   日期:2010/8/2 17: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5/7/25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6-02

  诸位朋友,大家好!

  老师好!

  刚刚有提到大家都很关心我的身体状况,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惭愧,让这么多人担心。我今年的目标是要胖五公斤,要对得起人。刚好七月六号到十号,我到东北黑龙江大庆讲课,有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家去听课,跟她女儿一起去,一看到我,她说:你怎么跟电视的样子差这么多?怎么这么瘦?一边讲,眼泪就掉下来,我看了也是很惭愧、很难受,老人家这么替我们的身体担忧。隔天正式上课,我就跟所有的朋友说道:诸位朋友,你们不要一直想蔡老师很瘦,这个念头是有能量的,我所有的细胞一直都在听到蔡老师好瘦,所以每一个细胞都不争气。你们一定要说蔡老师一定会胖,要转这个念头,那我会胖起来。我从大庆讲完课回到北京,那两天的食量快速增加,现在回到台湾到了善果林,每天也都吃了不少,突然觉得念头的力量很大。因为我现在每一个细胞都收到一个讯号,说它一定会胖,它们现在都变得很饥饿,开始吃东西了。我们时时丢出好的意念,不要丢出忧郁、担忧的意念,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迷途知返,用这样的意念去祝福他、去信任他,这一念之间相信会有很微妙的变化。

  好,刚刚一开始也提到在我求学的过程当中,在功利主义、升学主义的环境之下,心量变狭窄,在那段时光当中留下来的就是一天考试考四科、考五科,甚至於还有更多的时候。还有很多的景象是学生的成绩考不好被老师处罚,被老师打得,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学手上差不多有五六颗紫色的水泡,好像一个水泡,但是里面都是瘀青。诸位朋友,分数是拉上去了,请问在孩子的心灵当中烙下了什么痕迹?什么痕迹?会感谢老师吗?会尊重老师吗?这可不是小事,一个孩子只要不尊重老师,甚至於对老师有怨恨的时候,他一生的学业、学问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我有很多的同学,他的智商都超过一百三,好几个是一百四、一百五,相当聪明。我的智商,你看我都记得那么清楚,就知道我虚荣心多重,一比跟人家差那么多,我是一百一十八,初中的时候测验的。看著我这么多同学智商那么高,而他们因为成绩考得比较低,被老师打得很凶,后来埋怨老师,上了高中也不认真,很多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就被退学了,一个这么好的苗子无法顺利成就。虽然那时候我才十多岁,但是都是我走过的人生道路,我在思考,假如我当老师,绝对不让这样的情景上演。

  当然我也有被老师处罚过,我还坐过飞机。诸位朋友,你有没有坐过飞机?坐飞机就是班上四个个儿最大的,差不多都快一百八十公分的男同学,把你的两只手抬起来,把你的两只脚抬起来,然后拿藤条怎么样?打屁股。我也被打过,我被打的时候不是因为成绩不好,是因为去打撞球。当然,那时候我又没学过《弟子规》,怎么可以怪我?我又不知道「斗闹场,绝勿近」。而且我要去打以前有跟我妈妈讲,我说我要去打撞球,我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但是为什么我妈妈给我去打?因为她信任儿子不会跟人家乱搞,我没有错,我又不是自作主张都没有通告父母。但是老师他要很有权威,所以我们去打撞球就被叫出来修理。是有其中一个同学被发现了,发现以后,老师又跟他讲道,曾经谁跟你打过撞球的统统把他叫出来,我就被这样抓出来。打完以后真的很痛,可是我这一生有一个特质,恨一个人恨不起来,不管他怎么对我,我真的恨不起来。后来从事教育,我才体会到一个人的人格受家庭、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从父母的口中听不到对他人的批判,对他人的怨恨,这种言语不曾在我的成长岁月当中出现,都是对人的帮助、对人的宽容,我们在这样的气氛当中耳濡目染,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生态度。

  常常我父亲因为很照顾朋友,有时候照顾得在一般人看来觉得很过头了。记得小时候有一个朋友欠我父亲一笔钱,我的父亲到他们家去跟他拿钱,后来回到家里,我母亲就问了:有没有收到钱?那时候我也在旁边,我爸爸说:没有,因为他们家现在状况很不好,孩子下个学期还要付学费,所以我又拿了五千块给他。那时候我还小,诸位朋友,在我幼小的心灵当中,这样的行为给了什么影响?深深感觉父亲的厚道。常常我妈妈就说,跟我爸说:你就是滥好人。讲完以后,又看看我们三个孩子:你们也是滥好人。我心里在想我妈妈还不是一样。但是处处替人著想吃不吃亏?我们家三个孩子从小到大,人缘就是特别好,有什么好吃亏?爱人者,人恒爱之。

  因为有这样的人格特质,所以对老师没有任何的埋怨,反而会去观察到,这是我当时候初中的心境,会去观察到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人都很痛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些老师虽然打我们很凶,但是他把他本来应该休息的时间,他把他跟孩子相处的天伦之乐的时光给了谁?给了我们这些学生。他们的损失也很大,我们应该体谅到他们的付出,只是付出的方法应该有所修正。当然也不能怪我的老师,还是得怪我,因为那时候假如我学了《弟子规》,我就可以推荐给我的老师,叫他教我们「入则孝」,当他把孝道的深义、父母的恩德讲给我们听,当我们内心生起了对父母的孝敬,当我们理解到「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么大,又辛辛苦苦栽培我们念书,应该好好用功,不要辜负了父母的苦心。当这一念心在我们十多岁青少年的时期点燃了,成绩绝对不会比用棍子打出来的差,诸位朋友,你相信吗?

  从接触圣贤经典以后,没有任何的人催我们读书,我们是一有时间赶快用功,深怕自己的学问不能成长,深怕自己的人生没有智慧,深怕自己又走向错误、后悔的人生情境。走错了路,除了耗费自己的时光以外,又要让多少的亲友替我们担忧受怕,甚至於是伤心痛苦,这样的人生我们不愿意再走。都有更好的方法,只是我们没有去学习。因为在读书的过程有了这些体会、这些感受,让我在从事教职之后,不会只重视学生的分数,更重视的是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每一次跟家长开座谈会,一开头我都会问家长一个问题,是把孩子从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这两分重要,还是教孩子一生做人处事的正确态度重要?哪一个重要?诸位朋友,假如现在考卷发下去,每一个人都是一百分,一定都会答对。考试所形成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写答案跟实际生活是两码子事。多少学生考试的时候,考到《社会》、考《生活与伦理》都了解不能够乱丢垃圾,可是我们也看到街头常常都有遍地的垃圾在。学习一定要跟生活、跟行为一致,这才叫学问。假如写考卷跟生活脱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我们的孩子学到了什么?学到了言行不一致,学到了虚伪。学问最重要是提升一个人的心境,假如他的存心都是往错误的方向在走,纵使他有很高的学历,我们看了也很忧心。做家长的嘴上讲著做人做事重要,但是面对孩子都是要求他的成绩,说一套做一套,当我们在成长的过程看到长者、父母说跟做不一致,对我们的内心有什么影响?要深思。我们不能只责怪这些青少年不听话,不听话是结果,叛逆是结果,真正的原因我们要找出来。在小的时候最尊敬的人是父母,天天想著要长大,对成人的世界有一份憧憬,有一份记忆,当孩子的内心对长者、对父母开始没有尊敬、没有孝敬,他的人格就会开始扭曲了,他对人没有恭敬心,对人会冷漠。父母对於孩子的人格影响相当的大,我们时时要观照自己言行一不一致。

  为什么家长口上都说做人做事重要,但是却把大半的时间用在逼孩子的分数上?其实根源问题还是在於对於做人处事对孩子的长远影响没有深刻的认知。这也不能怪他们,人不学不知道。我们在海口办家长的课程已经持续快两年的时间都没有间断,也是洞察到家长对於处事做人的认知必然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才会有定见,要有耐性办下去,慢慢的这些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当家长的观念转变,教孩子就显得轻松多了。

  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会运用像上课前的时间让孩子来读诵经典,在教国文也好,数学也好,任何的科目,我们会把这些做人处事融在教学当中,让孩子在这些教诲当中去领受、去成长,看著学生能够读到这些经典,我的内心也是相当的喜悦。我们不要小看每一句教诲,都可能对於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我记得念初中的时候,我的理化老师曾经在上课当中讲了一句话,「人不可以有傲气,但是不可以没有骨气」,这句做人的态度在升学压力颇大的生活当中,犹如一股清流贯注入我的心田当中,这句话我并没有抄下来,这句话讲完以后就落在我的心田之上。诸位朋友,我们念了十多年的书,还有多少东西留在你的心中?我们十多年的岁月念了一堆可能跟我们的人生毫无用处的东西,而真正关键人生的提升与堕落、幸福与痛苦的道理,这些教诲却少得可怜。

  我记得我从海口第一次回到台湾,我回去第一年教书的学校,高雄县龙肚国小,那一年是很美好的岁月。我们学校很漂亮,在学校校园之内还有一座小山,还可以爬山。跟这个学校的因缘也很特别,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应该要实习一年,那时候我的心境觉得不要再等一年才教书,等一年那有多少学生就无法跟我们结缘。抱著马上希望去教书的心境,我去参加代课考试,满顺利考了三十三名,录取五十个人。我的同学考了三十四名,我们一起填志愿,我的同学刚好站在我旁边等著,弥陀国小还有两个名额。我那时候参加正式考试,这个是代课考试,过了一年以后又参加正式考试。我的同学就问我:你想去哪一间学校?我跟同学说道,我说我来考的话,不是到弥陀就是到观音。因为高雄县有弥陀国小,又有观音国小。诸位朋友,我后来正式老师在观音国小任教,这叫心想事成。

  而那一年代课,跟我同学说好要去弥陀国小做同事,我话才说完,头一转过来,看到三十二名把弥陀国小填掉了,只剩一个名额,而已经叫到我的名字,我也没有时间看看我的同学,我直接就上台去了。我这个同学已经结婚又有小孩了,其他的学校不是在山边就是在大海边,都比较遥远,我站在一堆不知道它是什么样情况的学校面前就填了一个龙肚国小,把这个名额让给我同学。有舍会怎么样?有得。后来去龙肚国小报到,一看,山明水秀,所以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这是真理,也要我们自己去印证。由於舍了这个机会,那一年的时光非常甜美,整个全校的同事照顾我就像家里人一样,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到学校大家一起享用。人生的缘分都很难得,当我们生命有提升,我们也希望回馈给所有曾经帮助我们、提携我们的亲朋好友。

  我拿著海南的特产回去看看这些同事,还有曾经教了一年的学生。我的校长看我回来很高兴,就一起坐下来泡茶。我也把在海口推展教师课、推展家长课,还有推展小孩的德行教育课,给他做了一个报告。讲完以后,我的校长就说了,他说假如每一个老师愿意每天花十分钟来教孩子做人,这个孩子毕业以后,往后会感谢你一辈子。每天十分钟多不多?不多,但是每天十分钟能持续教下去,我们的学生会深刻感觉老师时时都想著要成就我们的人生。我的理化老师才一句话就影响了我的一生,重要在那一份心。我听了以后也很感动,感动校长这一份爱心。我的校长马上说:今天下午你跟全校的同仁做一场分享,跟大家交流交流这些教育的体会。当然,面对这么有心的校长,我们一定是怎么样?一定两肋插刀,奉陪到底。下午讲完课,校长又说:今天全校教职员工没有全到,你明天早上再来讲一堂。我也是很欢喜再去讲一堂。教孩子做人刻不容缓。

  很多人都会问:蔡老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这么积极在弘扬中国文化?我会跟他们提到,当一个人在他的人生过程当中掉进了一个陷阱,摔得很痛,他爬起来站在旁边,他会怎么做?他会继续看著人跌下去,还是当人要跌下去的时候,他马上跑过来告诉他,不要再摔到这个陷阱里了?诸位朋友,我们要当哪一种人?这是做人根本的良心。假如我们已经跌过的陷阱还让我们的学生继续走下去,那我们的良心何在?

  我教孩子读经有了一点收获,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我带著两本《弟子规》从高雄开车到台中,我台中有一位结拜大哥,他有两个女儿,记得那时候一个是小学二年级,一个是小学四年级。到了台中刚好中午吃饭,我们兄弟两个坐下来,饭还没开始吃,我已经忍不住开始把我教学《弟子规》的体验跟他说。我提「父母呼,应勿缓」,虽然只是对父母的一句言语态度,重不重要?假如他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这个人这一辈子毁掉了。你说:蔡老师,有这么严重吗?我们为什么对很多事情看法无法坚定?因为我们的理智,我们对於人生对错的认知深度不够。

  《孝经》里面提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而去爱他人,这是违背德行,这是假的。「不敬其亲」,不尊敬他的父母,「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是违背礼仪,违背一个人礼敬的心。因为他连生育、养育他的父母都不尊敬,他怎么可能会去尊敬别人?假如一个人对父母不孝敬,对你很恭敬,你要不要高兴?你要小心一点,他恭敬的不是你,是什么?可能是你背后可以让他利用的利益,是那一笔金钱。很可能对你恭敬完,生意做完了,钱他收到了,下一次看到你的态度可能就不一样。

  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恭敬心没有形成,他这一辈子增长的是傲慢,增长的是不耐烦,增长的是不受教,这一个心性的升与降,影响的层面很大。我们现在来找找,一百个青少年有几个人对父母讲话很恭敬?现在我们做个实验,跟小孩说「小明,小芬」,叫孩子的名字所回馈回来的是什么样的回应?你有没有听到孩子马上跑到父母的面前鞠一个躬,「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你现在身旁有这样的孩子举手,假如有的话跟我打个招呼,这个人可能是颜渊转世的,还是闵子骞转世的,这样的孩子愈来愈少。我们不要去憎恨,不要去对孩子这些无礼的态度生气或者是责骂,不能怪他们,人不学不知道,我反而不只不会责怪他们,我会替他们很著急。因为一个人的恭敬心没有生起,他不只人生减少很多的助力,他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他的一句话会得罪人,他的一个动作会让人误会,让人不舒服,不等他出社会,他在成长的过程就已经不断在造成生命的阻力。一个态度影响人生的层面相当的大。

  就这样一句一句跟我的大哥探讨,突然讲到一半,我的眼泪就掉下来,哭得很伤心,等我情绪比较平和下来,我的大哥就跟我讲,他说:我听过很多大学教授讲课,也没有人像你讲成这个样子。你有没有看过大学教授讲中国经典讲到痛哭流涕?有没有?后来我比较平和下来,我就跟我大哥讲,我说:我刚刚讲到一半,突然内心有一股很强烈的感受,假如我在求学的过程,不要多,有一位老师把《弟子规》给我讲了,我的人生将少走多少冤枉路。而我那一份难受不是因为我走了冤枉路,人生走冤枉路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在走这个冤枉路的过程,不知说错多少话、做错多少事,而这些错误都造成了多少爱护我的人伤心、受怕、难过。对於爱护我们的人,我们去回报他的恩德都来不及了,怎么忍心再去伤害他们?而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能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能不能回到若无其事?有没有可能?我们所讲出去伤人的话收不收得回来?收不回来,「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这些讲话的涵养没有人教我们,已经造成多少人的遗憾。这样的人生我不愿意再走下去,也不愿意更多的亲友,以至於更多我的学生再走这样的道路,这是良知。

  我是在有一次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我的师长 上净下空老和尚,他在讲经,我边听边赞叹这位老人家把道理讲得这么清楚,我不由自主开始写笔记,确确实实人不是不想学,而是遇不到好的老师。我有一个朋友,他做生意,吃喝嫖赌样样来。诸位朋友,你看到吃喝嫖赌的人会不会很生气?吃喝嫖赌的人,日子好不好受?他的内心很空虚、很痛苦。他为什么要吃喝嫖赌?假如他知道有一条幸福大道可以走,他愿不愿意走?哪有人喜欢自甘堕落?哪有人喜欢自掘坟墓?我们看著孩子每天坐在电脑桌前,一坐就是六七个小时,你在那里气得半死,其实他快乐吗?他的内心没有人生方向,很空虚,打著电脑就像打麻药一样。在那段时间,他才会觉得内心没有那么空虚、没有那么难受。面对他人错误的行为,我们要先感同身受,不要一开始就批判。你能感同身受他的痛苦才好跟他沟通,才好引导他走出这个迷惑,走出这个错误。

  我这位朋友赚了不少钱,把人生也搞得很乱七八糟。有一天刚好师铎奖颁奖,他突然放声大哭。人家是在颁师铎奖颁给一些优秀老师,教书二十年、三十年,作育英才,他哭什么?他说:我这一辈子为什么就遇不到这么好的老师,害我的人生一塌糊涂!他很痛苦。刚好有一天他也在电视上看到老和尚的讲经,他很高兴,他说:我人生终於找到明师,我要好好学习。从那天开始每天听经八个小时,是不是人才?是不是能成就学问的法器?是,可是他却四十来岁才开始学,人生总在遇缘不同。我们常常在上课当中看到很多一二十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内心都无比的欢喜,最起码这些年轻的学子不用再像我们这样绕了大半圈。

  这位朋友很认真坐下来听课,他说他差不多十分钟以后就开始打磕睡,八个小时可能就睡了七个多小时,但是他很认真,依然坚持听下来。听了一年,听了两年,本来是睡七个小时,慢慢就变六个小时、五个小时,现在听经不打磕睡了。而当他遇到好老师,他抓住这个机会全心学习,他把他房地产的工作收掉,他有开公司,也不开了,我要抓住这个机会成就学问,钱也不赚了。所有的同仁都劝他,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做?当然也没有人了解他的心境。当他把生意都收掉,没有多久,房地产狂跌,所有本来很富有的这些建筑商统统都负债,这些同业人员都谣传说他会算,知道快要狂跌了赶快收掉。他一念好学之心把他人生的劫难怎么样?转掉了。他现在也不愁吃穿,可以认真学习。人的善念确实会逢凶化吉。

  而我遇到了老和尚,我也非常的珍惜,记得老人家在讲课当中问了一个问题,他说道:全世界四大古文明现在只剩下一个,诸位朋友,哪一个?怎么这么小声?哪一个?「中国。」只剩下中国文化。学圣贤经典教诲已经有一个惯性,看到结果会怎么样?找原因,把原因找出来,这一个态度叫理智。时时都是找原因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结果当中伤心受怕,这个态度很重要。是不是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的面前抽签,谁抽到了不用灭亡,那一个民族就不用灭亡?是不是这样?不是。能几千年承传而不断,必有它的原因。我从这一点也体会到不只一个文化传承不是偶然,每一个人人生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切境界也没有一件事是偶然,我们都要全然去面对、去解决,而不能去逃避,也不能用侥幸的心理去经营自己的人生,要全心全意去种对的因。

  老和尚接著就讲道,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洞察到,一个人一生才数十寒暑,所积累的人生经验也相当有限,假如能够传给孩子,还能够学到几十年的经验,假如不能传下去,孩子又必须从头开始摸索,那很辛苦。诸位朋友,我们几十年的人生过程都活明白了吗?体会到多少道理?有没有感觉相当有限?

  我一次在上课当中,有一个朋友第一次来听课,听完课,下了课他没有离开,站在教室的周围等我跟一些家长做了沟通完,他才走向前来。他做生意,生意也做得相当不错,他语重心长跟我说,他说:蔡老师,我今天只想跟你讲一句感受,我在人生十多年的社会经验当中所积累的经验,只是《弟子规》里面的一二句话而已。几十年的经验却只是经典当中的一二句,所以这几千年人生的智慧相当宝贵,相当难得。而它能顺利承传下来,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了解到讲话的言语跟写文章的文字要分开来,写文章用文言文,一般讲话用当时的语言,要把它分开。

  我有一个朋友,他离开他的故乡二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回故乡跟这些亲朋好友沟通,都有一些遣词用句不大了解,还要解释一下才能沟通。言语在二十年就起一个小变化,两百年呢?就起一个大变化。那两千年前说的话,你听懂不懂?那就完全不懂。假如两千年前写的文章就是他们当时候讲话的言语,那你两千年后根本都听不懂,你也看不懂,那就不可能把文化承传下来。看到言语的变化那么快速,我们的祖先就把写文章创设了文言文这个方法,写文章就用文言文,不管言语怎么变化,我们所承传的人生智慧都能透过这个工具写下来。

  当我们了解文言文,这几千年的智慧你都可以深入,都可以去领受,你可以直接翻开《论语》念著「学而时习之」,透过我们至诚的恭敬心直接向孔老夫子学习,有了这个工具就没有障碍。除了因为它是文言文这个工具之外,它还有更深的一个含义是,因为中国文化它谈的是人生的真理,假如不是人生的真理,纵使有文言文这个工具,这些理论、这些学问终究还是会被时间怎么样?淘汰掉。因为它讲的确确实实是人生的真相、人生的智慧,又善用了文言文这个工具,所以文化承传下来。

  我们的人生不需要从头开始,我们的人生可以踏在四五千年的经验之上,我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诸位朋友,您听我讲话觉得我年纪多大?很多第一次来的朋友,等我上台的时候,他们都会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怎么年纪这么轻?而我们所讲的话并不是自己的话,因为我们有领受了圣贤的经典,我们的人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诸位朋友,这个巨人的肩膀你站上去了没有?那你的孩子、你的学生站上去了没有?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