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15


   日期:2010/8/9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五集)  2005/8/4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7-15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讲到「力行近乎仁」,当我们真正依圣贤教诲去正己化人,去帮助别人,你会深刻体会到这个世间的苦。在那一年补习班当中我与这位同学相识,她没考上,虽然我们也能够感受她的内心很失落,问题是失落能不能解决?不行。钻木取火最怕的就是中途停下来,一停下来,过了十分钟,你又必须从头来过。后来我把她推上补习班,第二年补习,一个礼拜以后,当然也要打电话关心;打了,听她讲话的语气还满愉快的,她说这个礼拜又回去学习,感觉自己很有收获,这样我就比较安心一点。

  在她第二年的补习生活当中也很有意思,因为她的成绩特别好,在补习班都是前三名,一堆同学来问她如何准备考试,向她请教问题。因为都常跟她接触就跟她一起去吃饭,她又吃素,所以补习班一堆人开始吃素。其实古代读书人都懂,国家出现灾难,皇帝马上斋戒沐浴忏悔吃素,希望行善能够为国家榜样,把国家的运势转化过来。读书人要进京赶考,也懂得要断恶修善,要茹素,要吃素,这样自己才会积阴德,才容易考上。很多的同学来问她物理、化学的问题,她都给他解答,解答完了,其他同学就说你为什么能够这样想问题?这位朋友就说因为有个师兄教我的。所以我在补习班,虽然他们没见过我,还有点小名气。

  第二年考了,考完试当天我打一通电话给她,我说考得怎么样?她说考试前一天发高烧,高烧不退。诸位朋友,业障还是有,但是你要坚持,不要被打败。连在考试的时候都在发高烧,考第一科国文,答案应该用直的写,她好像写成横的;假如真的写错位置,会扣三十多分,那就很有可能在考上跟考不上的边缘。我接到这通电话我心里在想,到底是她在考试还是我在考试。假如她要没考上,我不知道怎么唱戏了;但是还是要信佛,信圣贤所说。后来公布成绩,她多标准分数应该有七、八十分左右,多出很多,没有写错。

  考上以后补习班还请她回去教人家如何读物理、化学、如何考上师资班,后来她又考上甄试老师,补习班又请她回去教人如何准备甄试。虽然第一年没考上,她留下来以后,干的事情比我多多了。一切随顺佛菩萨安排,安下心来办道,安下心来立身行道,后福无穷。她后来的人生就很顺利了,考上老师都是全高雄县前几名的成绩进去的。

  由於接触了这些朋友,也让我们更感受到在这个时代当中的使命。回想去年十月份,十月中我到杭州天目山讲课,讲到第三天,有一个老菩萨他已经八十岁左右,看到我走出来他马上双膝就跪下去,我虽然没有学过柔道,但是我打过羽毛球,我在大学的时候是校队,所以瞬间的反射动作出得来。我当场屈身下去就扑过去,刚好把他的手接住,我跟他对跪了下来,然后把他扶起来,我说:老人家,老菩萨,我们站起来说话,不要这个样子。老人家站起来以后对我说道,他说蔡老师,你要答应我两件事,第一件事,我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人,因为新疆还听不到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你一定要到新疆乌鲁木齐来讲课。诸位朋友,你看我会不会去?第二件事情,你一定要把你讲课的光碟送我一套。你看,老人家八十岁了,这么好学。

  诸位朋友,他那一跪为谁跪的?他已经在那里等往生了,他的孩子在新疆是师范大学的老师,他完全生活无忧,他为什么还这么真诚的去启请?为的是人民、乡民,为的是广大的人群。老人家这样的风范、这样的存心,不是我们给他上课,是他给我们所有的老师上了一课。因为很多的朋友会问我,蔡老师,我看你都没有低潮,在推广努力的过程,我们常常都会情绪起伏,你为什么都没有?我说很简单,你假如被一个八十岁的菩萨给你下跪的话,你睡觉都睡不大好,你不敢睡太久,赶快起来念书,你要对得起老人家这么真诚的对待。人生求个无愧、求个无悔,不求什么。

  我们讲课的老师,假如大家看过香港十五片的话,里面有一位老师叫李越。李越老师他本身不是第一线老师,他学艺术的,到处表演,他最擅长的叫孔雀舞;孔雀舞大陆找不到十个很会跳的,他是其中之一。可是后来接触到中国文化以后,他所有事业放下,全心全意帮助我们推展,也是相当用心,他就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人。我当天就跟他说了,你晚上去看看这个菩萨,留留他的电话、地址。

  结果我们这次在大庆讲课,李越老师他们家好像在开家族会议一样,从深圳有人去、从新疆有人去,他的亲戚去了四个人,加他五个人来听课。诸位朋友,假如你的亲戚现在有五个人坐在这里听课,你的内心怎么样?很欢喜、很高兴。他有一个外甥跟我同年,这次也去听课,听完课以后,他是一个艺术学校的老板,站在台上他说他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回到新疆第一天,他跟很多朋友打电话,有四个朋友听了他的电话以后都回了一句话,「你还好吧?你没事吧?」因为他讲话变得太温柔、太有礼貌,人家都觉得很不习惯。

  诸位朋友,你假如回去以后人家说「你没事吧?你没发烧吧?」那是好事,代表你的转变很大,这个大叫表演,为人演说。这个时候人家说「你没事吧?」你可不要长篇大论给人家讲一个小时,说「我听了六天课,来,我拿笔记来给你上上课」,这样就不大恰当。人家说「你没事吧?」「没事,我很好,最近学了《弟子规》,觉得自己很惭愧」,这样就好了,点到为止,接下来就继续表演给他看。酒也戒了、烟也戒了,让他对你刮目相看,夫妻愈来愈和乐了,他就来学习。人不要太急躁,很多因缘要酝酿,到成熟再用。

  我年轻时候一直在摸索人生到底要走什么路。前几天提到我小学有一个特质,叫「鸡婆」,这边有来自日本还有很多地方的同学,他一定听不懂,就是很热心的意思,就是人家大大小小事都要去插一脚,去管一下。由於这种特质,我们很希望这一生能找到一份职业,这份职业是真正能够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利益。您所从事是完全利益众人的,你会不会有利益?你不去求这个利益,这个利益比任何一个行业回馈回来的速度还要快,因为你是真诚,回馈回来的就是真诚。你为了利益,回馈回来的都是斤斤计较的利益而已,不会太多。就像老和尚在「五十年学佛心得精论」说的,当你什么都不要了你什么都得到了。

  记得我六月底要到庐江汤池讲课,还没下去以前我对北京一位朋友说,你穿的那种黑包鞋,(那个叫什么鞋?很平底,是黑色的。居士鞋。穿起来很轻松。)我说我去庐江回来,你带我去超市买一双,他说好。结果我去庐江第三天,有个大学的老师拿了一双居士鞋来,而且那双居士鞋是用缝的,从北京买的,拿过来要送我,我都吓了一跳,说不可以乱起心动念。真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明明鞋子还可以穿,我们海口的老师就强迫我要把鞋子换掉,人家看到你鞋子有点旧了就去帮你,因为我为人人,人人就为我。

  由於这样单纯的念头,我寻寻觅觅,我在商场翻滚了好几年,一开始他们也口口声声说要帮助别人成功,而我们深入下去以后,很少人他的存心能够一直保持下去,等真正名利双收了,慢慢那颗初心就淡了、就薄了。当我看到这些现象我就离开那些单位。我曾经待过一些公司,也在那里做得不错,当发现这些商业的本质还是以自利为主,这跟我的心性不相应,我就离开。往往我离开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奇怪,薪水算公司领得最多的,怎么走了?

  我的父亲看我换了这么多工作,他也觉得很纳闷,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不过我父亲对我实在太大的恩德,我父亲在我出社会的时候告诉我一句话,他说:儿子,人生难免要摸索,所以在你这段摸索的过程,只要老爸还顶得住,你放心去做!你有对你儿子讲过这种话的举手?这句话的背后含有对孩子的信任,含有对孩子无限的支持。我在人生的过程没有一刻觉得孤独,因为我背后有父母、有姐姐、有师长、有知己,走得相当踏实。

  后来真正接触到圣教,儒跟佛的经典我很认真在看,我爸爸有时候就走进我的书房左看看右看看,绕了两圈然后就对我讲,他说你这几个月看的书,很可能比你这一辈子还多。看我这么认真他很惊讶,因为他觉得这个儿子好像都是五分钟热度。当父亲跟你讲「儿子,你这一阵子看的书比几十年还多」,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反应?这个时候要不要告诉他:爸,《论语》很好,来,坐下来,我讲给你听。他是你爸,这一辈子都是你爸,对爸爸讲话一定要「怡吾色,柔吾声」,那多美!

  我有一位非常好的朋友,他现在也在一所大学当系主任,这一、二年比较不清楚,不知道升官了没有;非常有才华,也很有德行。有一次我去找他,因为他那时候决定要从私立大学到公立大学任教,他要跟他父亲报告清楚,徵求父亲的意见,刚好我去找他,我一进门,他对我讲,他说:礼旭,我正在跟我爸爸报告这件事情,您先坐一下。帮我倒了杯水,坐了。他毕恭毕敬坐在他父亲旁边,轻声细语一句一句慢慢讲,父亲有不懂的时候他再解释一下。我在旁边看得好欢喜,看到这一幕父子那种亲情的互动,那种儿子对父亲的恭敬,太美了!

  我看了以后就要学,后来我从海口第一次回家,当天下午一进门,把行李放好,我跟我父亲讲:爸,我们先去看爷爷。你去看爷爷谁最高兴?爸爸最高兴,当然我也很高兴。看完爷爷回到家里,当天晚上我跟我父亲聊了整晚,我把海口的情况跟他一五一十报告,我也在享受我那个朋友轻声细语跟父亲谈他的人生经过的那种快乐,那种踏实感。当我在谈话的过程,我的父亲三度掉眼泪,当我讲到海口某一个孩子本来不孝顺,后来学了以后对父母很恭敬,我爸爸听了都很感动。

  那次我回到海口第一次给家里打电话,我爸爸接起来对我说,他说:儿子,家里这边的事你爸爸全权处理,你不要担心,好好在那里干,在那里做。父亲对我们做的事也很感动,而且这一年多做下来,我爸爸会讲四个字「不可思议」!他相信佛菩萨、古圣先贤不可思议,冥冥当中在促成这件事情。当我们真正去立身行道,把圣贤的教诲做在家庭当中,做在「入则孝」当中,做在利益社会当中,父母对我们的信任就会愈来愈高;而当父母对你的信任愈高,你讲的话对他人生的影响就愈大。跟父母之间的信任要不断的去酝酿,等时机来了你就可以用得非常的恰当。这是我们提到「力行近乎仁」,你真正去做了才能感同身受。

  我们要来抉择人生的思想,应该是依循真理,依循一个人本有的自性,问题是现在的人并没有洞彻到这个事实真相。人真正了解自己吗?诸位朋友,这是我们要时时自我反思的一个问题。而现在又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回想当初念高中、念大学的时候,看了几本原文书好像就高人一等,跟人家讲起话来,一句话里面还要插几句英文单字,「in general」,就是这样,「for example」,好像没加几句英文、几句术语,人家会瞧不起你的样子,有没有?很多同学这样跟我讲话,我的英文又退步不少,听起话来很吃力。讲话的目的在哪?在让人听懂,在利益别人,假如其间还加了很多英文,那叫卖弄,那叫自傲,没有存心为人著想。

  现在市面上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我们在念师范院校心理书还真读了不少。诸位朋友,今天一个心理学家四十岁写了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了一本书,第一次来听课的朋友,你要看哪一本?这位男士,你要看哪一本?你刚刚比这样,六十岁,为什么要看六十岁的?有些历练,可以去检验他四十岁错的地方。这个说法很好。有一个朋友就说了,「可能他六十岁的时候智慧更高」,这句话要思考,可能六十岁会高,其实我们人生很多的思考都不在确定当中,好像、应该、可能。

  我再问一个问题,二十岁的人比较单纯还是四十岁的人比较单纯?二十岁;单纯比较接近智慧,还是不单纯比较接近智慧?单纯。我们再问一个问题,小学生比较有道德感、还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小学生。你们的答案怎么这么一致!那要思考了,活得愈久不代表愈有智慧,当他没有接受真理的薰陶,活愈久执著愈深。我们有没有看到孔夫子讲的老者戒之在得;讲得是很好听,要讲什么?讲贪。夫子讲话很含蓄,不直接骂得太厉害;戒之在贪,有执著就贪婪、贪心,不愿意舍。老而贪日子就很辛苦,常常跟人家比来比去,患得患失。老人家晚年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那是真正的福。对!年纪愈大不代表愈有智慧。

  再来,纵使他年纪大了,确实积累比较多智慧,但是假如这个心理学家八十岁又写一本书,你要看哪一本?你可要活得够长才能学得够多。突然这个心理学家六十岁写这本书,你已经看他的书看二十年,从他四十岁看到他六十岁,然后又把他说的拿去教你的儿子。他教你「行为主义学派」,你只要丢食物给狗,狗就会学乖了;有些理论是这样推出来的,你都去跟著它做。突然他要出那本书以前,走到你面前来:这位先生,对不起,我二十年前讲的话讲错了,我跟你道歉,再见。你站在那里久久不能释怀,你一句对不起,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二十年来,你的思想影响了我,这二十年来,你的思想影响了我的孩子。影响很大!

  现在很多的家长看了,义大利的教育不错,试了三个月,又听说苏联的不错,拿来试三个月,以色列的不错,再拿来做三个月,你的儿子变什么?变实验品,要冷静思考!所有心理学家的思惟所留下来的理论是真理吗?真理是要时空的印证才能够断定。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绵延五千年,那才是真理,而这五千年留下了多少的经验、智慧,多少的内涵、方法,还有更重要的是效果,都教出一堆圣贤来了,你不用,然后去用心理学的角度来教。我请教你,哪一个人是心理学教成功的?有没有?请问心理学理论用什么来做实验?诸位朋友,用什么?很多是用狗、用猫、用老鼠,成功了,来,拿来教,要把人教成什么?动物。你们说的,我没讲。人要冷静!也确实,经过这些理论的教化,二、三十年教出来的这些年轻人像什么?像人吗?都是欲望,因为动物的本能只是追求欲望,你用这种方式去教他,当然他就是往欲望的方向一直走。

  有一个孩子考上高中,他跟他的父母讲:爸爸、妈妈,我考上了高中,帮你们省很多钱。因为在大陆,你没考上,可以花一笔钱进这个学校,赞助这个学校,那个钱量都很大。这个孩子因为有考上,他说:爸、妈,因为我考上了,你们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我帮你们省了这么多钱,所以你们应该买几件名牌的衣服给我。从哪里学来的?考试考得好,带你去吃麦当劳;上了国中,考试考得好,给你买数码相机。对!东西给他吃他就乖了。再来,考上大学,要考大学以前说:妈,你要给我到欧洲游学一个月我才好好考。好,没问题。请问以后他还会跟你要什么?

  还有一个更夸张的,小学四年级考试考得不错,他爸爸给他买了一台BMW,一个上海的商人。我们光看这个动作就可以断定必败。我不是诅咒他!我们对每个人都很慈悲,我是想他败下来我再去跟他讲《弟子规》。人没有这些智慧的传承,人生不知道会做多少错事,真是。你看现在孩子读书他的念头是什么?我替你念的,念得好你就要给我酬劳,都是功利主义。

  我们要冷静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来教孩子。有一本畅销书里面提到从小要教孩子理财,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有一个母亲看了以后很高兴,就跟她女儿讲:女儿,你帮妈妈拖地给你两块钱,帮妈妈洗衣服给你三块钱。做哪一件事都有酬劳。一个礼拜以后,这个妈妈很高兴,真有效,立竿见影,我女儿从很懒惰变得很勤劳。诸位朋友,欲速则不达,任何很有效果的事你可要冷静,后遗症、流弊都在后头,要道法自然。

  你看古圣先贤都是这样讲,大禹治水怎么治?花了十三年治水。他的父亲鲧治水不力,跟他的方法完全不一样,他的父亲用防堵,水来了我土就给它堵,结果功败垂成,没有用。诸位朋友,我们现在有没有在用这种防堵的方法?超过一半的家长都在用防堵的,累得半死,每天要这样跑到这里来,然后突然要跑过去,然后跑回来,挡来挡去,防不胜防!等你跑了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孩子对你的路线摸得一清二楚。大禹治水就教我们方法,要用疏导的,不要跟它正面冲突,要顺著它的水势,它这一股力气你不要直接跟它挡,你顺著它的水势,这些冲力反而还后有用途,因为水到渠成,要顺势而为。人往往想要求立竿见影,就会用很多有后遗症的方法。

  虽然一个礼拜之后她很高兴,再过一个礼拜她回来跟我们说,她说:蔡老师,出状况了!昨天我很累,回到家里给我女儿讲,妈妈好累,衣服已经洗好了,你去帮妈妈晾起来就好,妈妈给你两块钱。她女儿在看电视,然后把头转过来,也没站起来,把头转过来,然后对著她妈妈说,今天我也很累,我不赚了。以后你要从两块钱加到十块钱,再加到…,人都用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书籍排行榜前几名,结果《弟子规》书局都没有人在买;当然现在好多了。可悲!这个时代没有判断力,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我们到底要把孩子教成什么?现在教育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势力,叫「要把人教成狼还是教成羊?」这样的书台湾有没有?没有吗?有!连很多企业家现在讲话都说,狼的哲学很好,我的企业用得很成功,还帮这种狼的书写推荐函,真是麻烦!我们有一次在一所师范院校演讲,讲课的老师说:诸位同学。这些同学都是准老师,过一年、过二年之后都要去教书的师范院校的学生。说诸位同学,我们要把人教成狼还是羊?很有意思,可能他们满有默契,右边的都说「狼!」,左边的说「羊!」,两边势力旗鼓相当。诸位朋友,要教成狼还是羊?教成什么?人。你们还算清醒。现在这个时代,人没有定见,没有判断力,人云亦云,今天听张三讲这样,好像也对,明天又听李四讲,这样也不错,每天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您相不相信,同一个问题你去问十个人,十个人可能讲法都不一样,有没有可能?假如这十个人有三个人一样,很有可能这三个人都有读过《弟子规》。我们期望以后是这种情况,都有一个做人处世的真理、标准在。要教成人!

  什么样才叫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诸位朋友,我们看到这句该怎么做?任何的经句一定要跟生活结合才有意义,它才有实践才有下手处。诸位朋友,怎么教「仁之端」?好的东西要能马上用。诸位朋友,您谨慎去听,老和尚在讲经,每句经文一定到最后回归到什么?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老人家这么教,我们要用!

  好,怎么培养一个孩子的仁慈之心?《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它把仁的根本找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有孝悌之心绝对不会侵犯上司、长辈;「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对长辈都懂得恭敬的还有可能作乱吗?不可能,所以「君子务本」,德行要从根本扎,「本立而道生」,本在哪?「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孝悌是仁心的根本。

  你要让孩子有仁德之心好不好教?好教,怎么教?《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那「孝弟也者」你都抓到了,「仁之本与」,他就会有恻隐之心去体谅别人。因为他在做「入则孝」的时候,他会去想「冬则温,夏则凊」,妈妈现在需要什么,他会关怀别人、会替人著想;他走在外面,「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处处替父母著想,这样的心境一内化以后,就处处替别人著想。

  他又学到「出则弟」,「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心量一点一点扩宽;再读到「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你看这个次第非常的自然。这就是孟夫子说的「亲亲而仁民」,从亲爱自己的父母、家人,到亲爱一切人,「仁民而爱物」,这颗慈爱的心会延伸到一切的万物当中,会爱惜。一个很有仁慈之心的人用东西会不会很糟蹋?不会,这样违背他的心性,他在用纸张的时候会很省,因为他知道这个纸都是砍树下来,他舍不得,他那颗柔软的心会用在一切处,仁之端。

  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孩子有没有仁慈之心?你没教他!第一个没教,第二个教错了。现在还有家长教「人家打你,你就把他打回去,有什么事爸爸负责」,很会教。人都不冷静,你孩子这种暴戾之气形成,逞强斗狠形成,请问那个拳头迟早会打到谁?离他最近的人首当其冲,可能以后父母就要两个眼睛都是黑的。太不明智了,而且今天你用暴力解决事情,改天你也因为暴力而遭祸,冤冤相报是没完没了。懂得退能免除很多的灾祸!

  有一个著名的幼儿园,里面都是高官、有钱人的子弟来这个幼儿园上课。有记者来采访做了一个问卷报告,有一个题目是,你有一个同学感冒了,在发抖,你愿不愿意把外套借给这个同学穿?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的回答是不愿意,其中有这几个理由,第一个,我衣服借给他,我妈妈会骂我;第二个答案是,我衣服借给他,他会给我弄脏;第三个答案,我衣服借给他,他会传染给我。诸位朋友,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抓到根本,现在的孩子起心动念在什么路上?在自私自利的路上。

  另外一个问题,有一只小猫病恹恹的,刚好又下著雨,它在路旁颤抖,你假如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孩子的答案,百分之六十几是杀了它,超过百分之六十;不止是要杀了它,还把具体的方法都写下来,都说出来。有说到「电死它」,请问他跟谁学的?电视,我们诸位去看,很多卡通影片,拿著那个高压电就电下去,然后那只猫或者那只兔子就咚咚咚,他觉得怎么样?他不觉得残忍,他觉得很好玩。孩子的吸收状况可跟大人不一样,他是照单全收。人不觉悟,都只看到结果,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都只怕那个结果,都没有了解原因在哪里。

  现在的孩子伶牙俐齿,一言九「顶」,你跟他讲一句,他跟你顶九句,从哪里学的?有一次我跟我的同事讲,我说你们看那些综艺节目很好玩?他说对,都笑得肚子痛,我说你知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的?他说我当然知道,他挖苦别人,挖别人的隐私,我当然知道他是错的,我说你儿子站在旁边看,对不对?他说对,我说你知道他是错的,你儿子知不知道他是错的?他突然说对!孩子看这些节目,他的伶牙俐齿就练出来了,他还觉得很好玩。因为在挖苦的时候你在那里笑,你笑孩子的注解是什么?这样做很有意思。

  现在孩子,闽南话说「白目」,孩子那种傲慢、不恭敬,那不是自己形成的,是看到大人的行为他模仿,进入他的脑袋里,他先做做看。当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大人还说:这个孩子这么小就会做这种事,说这种话,真聪明!有没有?看不下去了。还有孙子抱著,他动手打奶奶,打了几巴掌,那个奶奶还在笑,「这个孙子这么小就会打人」,有没有?有!我的妈!

  还有一个小孩上一年级,有一天回来跟他爸爸讲:爸爸,你给我两块钱。他爸爸拿出两块钱的钞票,(大陆有两块钱的钞票),拿给他。他说:爸爸,我要两张一块钱。他爸爸说有什么不一样,还要两张,拿了两张给他:为什么你要拿两张?他儿子说:爸,你给我两张一块的,我可以分两次拿去给老师,老师会说我拾金不昧,会给我记十分,这样我就记二十分,一张只有记十分而已。他的爸爸在那里笑,这个爸爸跑去跟一个教育官员讲这件事,然后他爸爸说我儿子真聪明,那个教育官员是陕西的一个教育官员,在那里摇头。现在的父母搞不清楚状况!真的,很多家长觉得我儿子那么聪明,以后可以赚大钱,他都不知道赚大钱之后会是什么结局;多少赚大钱的人现在在哪?都在牢里,都锒铛入狱了。我有一次在飞机上看到,俄罗斯的首富,俄罗斯这么大一个国家,最有钱的人现在在监狱里面。对!家长该教的有没有教,不该学的有没有让他不要学。

  多少孩子真正影响他最大的老师是那台电视、是那台电脑,我们当老师的人都束手无策,因为我讲一堂课四十分钟,他能够专注二十分钟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电视演三个小时,他是目不转睛。不然你去做试验,「儿子,吃饭了」,不动,「儿子,吃饭了」,不动,一定要你走到他的面前,「吃饭了」。电视太厉害了,电视那种磁波会让人进入好像与世隔绝九十六个小时的状态,呆呆的,然后说擦SKⅡ就能够常保青春,真的看完以后就去买了。

  那个保养品贵成这个样子,打电视广告这么贵,为什么还这么多厂商在打?因为人在看电视的时候是几乎处於不理智、不会思考的状态。我们闽南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你没有判断能力了,孩子思惟能力愈来愈差。你看现在孩子画画画成啥样了,人都是尖尖的、方方的,完全没有想像力;我们的下一代出不了李白、出不了杜甫,出不了艺术家,统统被电视搞死了,三思而后行!我们「大方广」有一篇文章叫「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摘录下来,那都是最近的研究报告。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