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5


   日期:2010/8/13 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集)  2005/8/9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8-05

  诸位朋友大家好!

  老师好!

  我们在大陆讲学的这一段时间接触到非常多省分的同胞,几乎是每一省都来听课,真的都是坐了很长远的旅途赶过来。我在上海讲课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有一群长春(长春在东北)的老师,应该也有差不多十个左右,他们赶到上海来听课,每天上课到晚上,上完以后隔天早上,当天晚上都是到十一点多又把上课的内容互相分享,互相学习,看说每一个人听的重点是哪一些,「相观而善之谓摩」,我们昨天提到观摩法,也从别人的体会当中更提醒自己,原来一个道理还有这么多人生的方方面面应该去注意,应该去落实。隔天六点就起床,一起读《弟子规》,然后又预习今天要上的课程,他们的精神也让我感受很深刻。这一次到大庆去演讲,长春的朋友也来了相当的多,因为那边向学的心很切,我们八月底还要到他们相当著名的一所大学讲课,确确实实好学的人一定得到古圣先贤、诸佛菩萨冥冥当中的帮助,因为现在好学的人不多了。其实好学不难,难在不知道好学对生命的重要,好学对生命的影响、好处,是这里还体会不够深刻,我的体会就很深刻。

  我们不是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但在十多年的求学过程,因为受到升学主义的影响,读了十六年的书,诸位朋友,我们读了十多年的书,给了生命什么省悟?什么启示?来,我们现在马上来讨论一下。十六年,人生又有多少十六年,而这十六年的青春岁月是人生当中最能吸收经验、智慧的时候。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这十六年获得了什么人生的体悟?大家不要客气。有没有人升学主义十六年开悟了?有这样的人通知我一下。真的,以前的人学圣贤教诲三年、五年有大成就的很多,我们现在是十六年。

  中国圣哲当中有一位相当不简单的人物,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六祖二十三岁就大彻大悟,二十三岁。我们现在的孩子二十三岁连人生的路都还没找到,不是孩子不成材,是我们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向偏颇。而世间做错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敢承认?还一直在喊「我们改革的方向绝对不会变」。什么叫改革?把旧的换成新的叫改革吗?那叫扭曲真义。改革叫做转恶为善,转坏为好,这才叫改革。革故鼎新,是要拿出更好的东西来利益学生、利益人民,那才叫改革。

  汤王是第一位革命的君主,假如不是夏桀做不好,他绝对不会去抢这个王位,现在人这么听一定说「真的假的,哪有这么大的财富、天下可以拿不拿的?」那是现在人不了解古代圣哲的存心。现在大半的人是为名为利,他脑子里不相信人不为名、不为利。现在超过一半的人,他脑子里有一个观念,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所以当他在追求名利,在贪赃枉法,他会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他那种肆无忌惮的状态愈来愈严重,现在是道德沦丧的时候,人都以小人之心度这些圣贤君子之腹,拿了很多的名词,甚至是古代人的话,拿来给自己的行为合理。

  要了解改革的目的不在取得政权,改革的目的是真正要利益人民的生活。你看凭著武力拿下天下的人,而不是真正要以德化人、要以德治民的朝代,往往很快就败掉了。你看秦国这么厉害,统一全中国,它维持了多久?十五年。一个这么大的国家、领土,这么大的权势,十五年就垮台,因为他的动机不对,「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那是不可能持久。商汤的朝代维系了六百多年,汤要去打夏桀的时候,是已经找了伊尹,伊尹是商汤的宰相,找伊尹去干嘛?去辅佐夏桀。已经不下好多次都是亲自带著伊尹这个贤人去告诫夏桀如何治理天下,你看商汤做人家的臣子做到鞠躬尽瘁,想尽一切方法赶快让我的国君能够迷途知返,我们现在人哪有这种涵养?吞得下就吞了,哪有管谁的损害,自己有没有利益最重要。

  等夏桀实在是完全不知回头了,他才发动革命,这种革命很有意思的,商汤的军队很少,夏桀的军队很多,结果两军对峙,「好,要打仗,杀」,很多夏桀的兵都跑过来了,因为已经失去民心了,那你真正是夏桀的兵你要打吗?我打这个干什么?自己的君王这么暴虐无道,我是为虎作伥,所以伤亡都不会太严重。然后商汤怎么对待夏桀?他是国君,有这个情分,划了一块地给他还有他的子孙,这叫厚道,也做给人民看,不要赶尽杀绝,要以仁心治天下。把坏的变好的才是对的,假如把好的推翻那叫什么?那叫颠倒是非了,那叫祸国殃民,这个殃民还不是殃一时的民,是把后代子子孙孙的慧命都断根,这不是小事。

  中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至今两千多年教育制度没有改过。我们平心静气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两千多年来的人智慧比我们高还是比我们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写出来的文章比不上一百年前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管是文辞还是对事理的深度都比不上,我这不是夸张的哦。老和尚还留有民国初年那些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现在的大学生写不出来。我们看著报纸很感慨,现在大学作文那错别字真是离谱得要命,而且他们常看网路,那些很流俗的遣辞用语统统都在脑子里面,「奸巧语,秽污词」,他们还觉得赶得上流行,却不知道「市井气,切戒之」。

  现在人没智慧,又自以为了不起,乱动祖宗的章法,教出来下一代可怕,然后还不知回头,不只是主政,主事者不回头,更重要的,所有为人父母者不回头。为人父母者重视的是什么?是学历,是知识,是以后能不能赚大钱,对於德行的重要性不重视,因为德行这种教育它无法立竿见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正确的教育扎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要多少年你才能感受到结果?卢叔叔说十五年,现在的人能有这样的耐性吗?人要有这样的耐性,除非道理明白。

  我们昨天提到「损人自益」,你们昨天没有复习。「损人自益,身之不祥。弃老取幼,家之不祥」,你看现在弃老取幼的太多太多,因为不了解德行的重要。「释贤任不肖,国之不祥」,现在人不是靠本事,一有机会就靠关系,把社会的公平搞得乱七八糟,自以为得意,你看我有这么多关系可以用,都不知道损了自己多大的福分,又给了下一代最坏的榜样,现在的年轻人仗势,那都是上行下效。第四「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不教什么?不教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谁在教?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一些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懂事,男女关系非常混乱,带著女孩子回家来,为人父母者讲一句话,「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们没法子管」,天下焉有不乱?社会风俗焉有不败之理?该教做人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不止没有教,还姑息养奸,「俗之不祥」,整个社会风俗颠倒了。而这么恶劣的风俗都非一朝一夕造成,都代表著几十年来的人已经忘了做人的根本,才会造就现在的道德沦丧,你都不能怪一时谁的责任。

  最后,「圣人伏匿」,圣贤人不出来,为什么不出来?「愚者擅权」,劣币驱逐良币。他现在去当官,所有的人都要弄权,要贪污,他不行,他会怎么样?他一定会被很多拳头压下去,因为你挡了他的财路,把你压下去,你没办法以退为进。这些圣哲人一退,干什么事?教学,传一些好的学子、弟子,让他们在往后机缘比较好的时候赶快出来为这个社会好好付出,好好扭转劣势,我身旁好几位智者、长者都在做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失慈悲心,但是要审时度势,因为这些弄权的政客早晚有一天他福报就享尽,不能再这样嚣张下去,那时候贤德的人要赶快怎么样?补上。诸位朋友,我们这样再教育下去,贤德的人出得来吗?未来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到底要把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这都需要慎思。

  学问的五个次第,「博学、审问、慎思」,慎思它是一个枢纽,你没有慎思的功夫你绝对没有办法明辨清楚,也绝对不可能做出跟道理相应的风范出来。这慎思是考验你的见地,对事物的觉照,认知的深度,在慎思里。

  我们现在最常讲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好,什么叫起跑点?对。你看一棵树,它的起跑点在哪?你看不到的地方叫起跑点。树能扎得有多深多广,它的树荫就有多大,它的盘根错节的范围超过它的树荫。你不要看到苍天大树在那里羡慕,希望我的孩子以后的人生就如此一般,都不了解真正的功夫在看不到的地方,在扎根教育,扎德行的根。现在这个社会诱惑那么多,你的孩子德行的根扎得不牢,他这一生能全身而退机率几乎等於零。在三十年前就有一句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部经三十年之后难念的程度何止五倍、十倍,既然难念的程度这么高,而现在的孩子的德行却远远比不上三十年前的人,你说他的人生能幸福、和乐、顺利,那叫痴人说梦。这个道理讲了大家都能接受,不可能,但是又有几个家长开始帮孩子扎根?说都很简单,面子放得下吗?

  再来,你真正要扎你孩子德行的根,首先要先做一个功夫,哪一个功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你不是先拿他开刀,先拿谁开刀?拿自己的坏习性开刀,这时候就考验一个人,你是不是真正爱你的孩子,还是你要随顺你的习气。你真正爱你的孩子,你明白到这个点了,你从此以后,言语行为都很谨慎,因为你要当他的榜样,你要成就他一生最重要的根基所在。

  几个人在思考?当生活愈来愈忙碌,人的知见愈来愈短浅,随波逐流,蓦然回首,我已经四十岁了。诸位朋友,有没有哪一天睡觉起来,突然想一个问题,「我几岁了?」然后吓了一身冷汗的有没有?百年易尽,一百岁很快就过去了。该做的事没做,后半生可就麻烦了,要能深谋远虑,教育孩子要能防微杜渐。好。

  我们昨天提到一个态度,「闻誉恐,闻过欣」,这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一个因素,来,怎么教?人在学习当中要懂得用心去领受。假如今天说,从小要让孩子懂得有雅量去接纳别人的谏言,一些还没结婚的人说,那是在讲给当爸爸妈妈听的,跟我没关系,那这个念头一起,那这么好的学问你当面错过。「闻誉恐,闻过欣」是不是小孩应该学?是每一个任何年龄层都要学,纵使他八十岁了还得学,不然就变老顽固了,是每一个人都要学。而且当你要组成家庭,你就要把这些德行都先自己做到,你才有可能教好你的下一代。现在年轻人要赶快学这些做人道理,不然你真正孩子生出来,你要马上变一个贤人,有没有可能?不可能;要未雨绸缪,这很重要。而你现在提升德行,跟你后半生是完全息息相关。你德行提起来了,第一个,你交的朋友不一样;第二个,你找的太太一定不一样,因为你水平提高了,你身旁的人也会换,你看,牵一发动全身,你变了以后,你所有身旁周遭的人事物都变,你不变,这路途当中的荆棘就满布了。

  再来,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闻誉恐,闻过欣」要怎么教?或者你已经为人老师了。这每一句经文都马上可以利益你的人生,利益你的生活,你自己要用心体会。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个用心体会的能力这么差?你们知不知道原因在哪?那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自己不会反省?没人教。你读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吗?我是打开这一本手册才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么重要的人生道理居然到三十岁才自己找到,假如在我七、八岁就有老师教,那人生会不会一样?你看人生际遇,人生的境界高与低跟所遇的缘有相当大的关系存在。因为我们都已经习惯考试了,所有吸收来的只为了一个目的,干什么?请问《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里面那么多句子,「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那君子的句子出现了几十次、几百次,请问哪一句你拿来用?拿来用就变君子了,现在哪里有君子?少。因为整个大环境已经给予错误的学习状态,统统为了考试,学问不是为了力行,学问也不是为了利益他人。我们读那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的内心是什么?你是一股浩然正气还是「别骗了,哪有可能!」教育慎於始,学问学习的态度一开始偏掉了,这一辈子都拉不回来,我们现在都拉不回来。

  因为考试,因为为了学历,为了功名,为了升迁,你的悟性开不了,因为「欲令智迷,利令智昏」,结果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就是在追求欲望、名利,哪有可能有智慧可言?说「我又不要名」,你不要名那个念头就是要名,要观察得到。面子就是名,不是说给你一个总经理、董事长才叫名,我们时时面子挂不住,时时爱面子,那就是好名。看别人学钢琴、学跳舞,我儿子都不会,都没有,心就发慌,有没有?我有个学生,她补四科,六年级,我把她叫过来,「某某同学,你上课好好听,专注听,不要一次补四科,太多了,补两科就好」,你看我还懂循序渐进,我还没有把她说四科都不要补。这个女孩跟我说,「老师,不行,因为我们那一条巷子所有的小朋友都补四科」,你看一个孩子才六年级。她补习的动机在哪?「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没面子)」,她不知道补习的真正目的是要把她的学习拉好,她是怕人家看她不大一样。但是诸位朋友,你今天真正选择要接受圣贤教诲,走一条人生康庄大道,你首先要了解你会变希有动物,你会变异类哦,所以你要先把面子卖掉,现在桃园一斤行情多少?我来买好了。对。

  那从新疆到了大庆去上课这一位属牛的老板,上了六天的课上台去说,我这一生立了一个志,要「为往圣继绝学」,要「为万世开太平」,看他不像会说谎的样子,因为他是属牛的,属牛的比较老实,你们有意见吗?他回去第一天,当然有工作上、生活上一些亲朋好友跟他有联系,在一天之内有四个人问他「你还好吧?你没事吧?」因为突然讲话变得「怡吾色,柔吾声」,同学朋友都起鸡皮疙瘩,当然这也警训我们以前活的实在不大像人,现在突然活的像人,人家还怪怪的。这个时代做对的事会被人家笑,说你傻;做错了事人家给你比大拇指,你真有本事,有没有?乱了,不能再乱了,不能再颠倒了,从谁开始不颠倒?从我们开始。现在我看到大家脸上都是正气凛然,万法由心生,有没有感觉生命突然有了厚度,有了质量?这个时候你再念那一句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看这念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高中课本,看一群高中生念这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什么?「你给我背起来,期中考要考两分」,他哪来的浩然正气?

  我们是种子教师,要当好种子,出去以后可以影响十人、百人、千人、万人,要有这种远大的志向。当然,要改变别人以前,首先要怎么样?「改变自己。」诸位朋友,你变得了吗?有一个,我有没有讲过要刮别人的胡子,讲过了没有?还没是吧?我有一点精神错乱,太多期夹杂都不是很确定讲过了没有,这个广告你们都看过。人有了悟性以后,见花见树都会开悟,因为你掌握了做人的根基所在,一切的大自然会变成你的老师,因为你有谦卑受教的态度。比方你走出这个门,突然看到阶梯一层一层爬上来,你就了解到人生也要步步踏实,「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你看到楼梯就开始在那里背经句,提醒自己,再来又想到人生要有楼梯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那我们能否成为后代子孙的垫脚石,成就他们的人生,可不能毁了他们的人生。那你心胸再开阔一点,我要成就一切生命当中的有缘人,你发了大愿,「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那你就要成为众人的垫脚石,送佛可要送上西天。你可能站在楼梯口当场就开悟了,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做人的道理你时时领纳於心,万物都是你的老师。看到太阳,想想自己的生命能不能如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突然想到一句话,「自身威光,超於日月」,自己身上的智慧之光要超过日月一样,能够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田,每一个人的黑暗之路。有这样的悟性,你人生左右逢源,要开悟性,问题是现在的教育方法不可能开人的悟性,反而是刺激了太多人的欲望。我们带著这一份明白开始来先从自己做起。

  那时我看飞利浦刮胡刀有一个广告,有一个老军官站在厕所的玻璃前在那里刮胡子,一位新上任的军官雄纠纠、气昂昂,我们从他的态度就感受到一句话,「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上完厕所站在这个老军官的旁边还是一副很傲慢的样子。接著老军官就告诉他,你要刮别人的胡子,先把自己的刮干净。要教训别人以前,首先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先做到了,不然「言教者讼」,你只用嘴巴讲,下属、下一代是敢怒不敢言,迟早反抗你。这样的人生态度,经典里面谈得太多了。《论语》告诉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这些理智的态度,我们假如不读经,这一生很难提得起来。我们自己冷静下来看看,假如不遇到这些圣教,这些思想在我们生命当中出来多少次,几乎微乎其微,大部分遇到境界来了都是意气用事的多,所以俗话讲后悔后悔,都是后面,说错话、做错事了才在那里,「唉呀,我怎么又忍不住脾气,我怎么又犯了这个贪恋」。

  「其身正,不令而行」,你真正自己做到,上行下效,不用强迫,但「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自己都没做好榜样,常常给他规定得非常的仔细,「你给我做好,这些事都要做到」,等你离开他的视线他绝对阳奉阴违,然后在那里比著说,「你都不做还叫我做」。多少父母现在被孩子指著鼻子骂,我们假如当这样的父母,这样做不起,这样人生很窝囊,要做得让孩子佩服、尊敬、遵从,这你才是没有白做,这是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好。

  那当然你要从自己改起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假如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这一辈子枉然,为什么?因为「天助自助者」。一个人都自暴自弃了,上天不会助你。「天弃自弃者」,上天放弃谁?放弃自我堕落的人。「天弃自弃者,天助自助者」,这个天是什么?是大自然的法则。一个很自立自强非常积极向善的年轻人,一定会感得很多有智慧的长辈来帮助他、成就他,这是自然而然。因为他那一份利益社会的心一定会让这些人感动,能感是他的心,所感是这一些好的贵人,「天助自助者」。

  诸位朋友,您读到那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你完全相信自己可以成圣成贤的举手,不要怀疑,你怀疑就已经是假的了,请放下。当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铁定败下来。只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失败,是谁?「自己。」真的。你看多少圣哲人几乎都已经到山穷水尽了,但是他不愿放弃道德仁义,往往把他的人生扭转,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例子太多了。周文王被关禁在监牢当中完全不为所动,完全不会怨天尤人,依然很平静,在监狱当中把《易经》的六十四卦画出来,你看这些圣哲人不被境转而能转境。相信自己可以成圣成贤,就是要相信《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有一些人说,我相信别人「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我不相信自己;他可以成佛,他也可以作圣,我不行,成佛作圣都别人的事,有没有这种人?告诉你,这种人还真不少。很多人遇到我都跟我讲一句话,「蔡老师,下一代就靠你了」,要把我压死吗?当然,这是满善良的了,不是台语说的发誓给别人死。但是这句话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含义在,他相不相信自己?对。

  六祖惠能大师要把禅宗弘扬开来,要「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请问他传了几个学生?四十三个哦。他是弘扬诸多佛教法门当中的一门,要多少人?四十三。那时候在唐朝,民风还很好,圣学还很鼎盛,现在一千多年之后,在我们这个世间,你不只要弘扬禅宗,是要把佛法兴盛,再来,不只要兴盛佛法,还要首先兴盛什么?中国文化;几千年没有的败相出现了。要把儒道释三教真正救起来,那比六祖惠能大师那个时代难度高多少?何止十倍。那我们就用十倍来算好了,已经很客气了,四十三要乘以十,要有四百三十个人。诸位朋友点一下,我们现在坐多少人?拿一张本子来画押,不然每一个人遇到我都说「下一代就靠你了」。知不知道我为什么吃不胖?找到原因了没有?半夜睡觉都会听到那一句,「下一代就靠你了」,突然惊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要先相信自己,我有本善的心,要相信佛陀那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当你在比较低潮消极的时候赶快提起这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个人跟自己相处的时间最多,要好好自我鼓励。我很想透过一些机会让大家理解到佛家说的一切人皆是佛,一切人皆有真如本性,我们多想有这个机会把这个真相告诉大家。诸位朋友,您现在听到这一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能听到这句话,你这一辈子的福分都是太大太大了,在几千年历史的洪流当中,不到千分之一、不到万分之一的人真正体会这句话、真正听到这句话,而我们有机会听到要好好珍惜。大半的人一辈子走完之后不仅不知道自己有真如本性,自己有一颗不生不灭的真心,反而每天是坐吃等死,以为生命就是死了就没了,他不闻圣教,他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我们何其幸运了解到那一句「万般将不去」,你不是死了就没事,这一辈子做的善恶业会牵著你去还债,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大陆有一个例子,儿子比妈妈先走,有一天妈妈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的儿子叫小黄,在一个寺庙里面,她赶快打听到这个寺庙,到了这个寺庙问住持,「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人叫小黄?」住持说了,「没有,不过这一段日子来了一只狗,我们都叫它小黄,你去看看」。当她看到那只狗,眼神一交错,当场妈妈眼泪掉下来,那只狗眼泪也掉下来,她的儿子去当狗了,母子两个抱头痛哭。因为这个例子传出去了,结果一堆人要来看小黄,害这一只狗都不敢出门。不过说实在的,愈多人看到,它下辈子种大福,为什么?它给人家种善根,了解轮回转世是真的,要赶快做好事,做善不能等,不然一息不来想改过都没机会了。这几句经文你一生听到了都是无上的福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后来我又听一句「身命有限,慧命无穷」,你这一生唯一带得走的是什么?你的智慧。你的身体你带不走,你所有的身家性命,妻子儿女,一样也带不走。人为了带不走的东西把生命统统耗尽,而唯一带得走的东西却都没有准备,你看人不明真理,一辈子枉然,一辈子造作了往后生生世世的恶难,能闻智慧要好好珍惜。

  由於了解到智慧的难得,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去当个缘分,成就别人的人生。很多可以讲话的机会,我都会主动去要,但是我的个性比较木讷,平常我话很少,你们为什么一脸都不相信我的样子。好,不过人被误会也没有关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边,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