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24


   日期:2010/8/17 16: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四集)  2005/8/13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8-24

  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老师好!

  我们昨天提到教孝是德之本,教孝可以开一个人所有的善良,所谓「百善孝为先」,而孝开了百善皆开。昨天我们提到了离婚率一直在攀升,犯罪率愈来愈恶化,源头在哪?这些稻子愈长愈不好,都不能吃,我们拼命的把这些不好的稻子统统割掉,结果它又继续长出来,继续割有没有用?没有,因为种子下错了,要从因上把问题解决。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形成道义、恩义的人生态度,而只有自私自利,而自私是所有恶的根源所在,而孝是所有善良的根源所在,到底要教孝还是要教自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很多人看到的都是结果,看到居然把父母都杀了,这样的人天诛地灭,赶快把他判死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在忤逆他的父母,旁边的邻里乡党也是义愤填膺,骂这个小孩,十多岁的孩子骂他公不公平?他懂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习气?诸位朋友,杀父害母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结果,因在十年、二十年前种错了种子。

  庄子说「飓风起於萍末」,一个巨大的风灾,像台风一样,这么严重的灾害、这么强的风速从哪里开始?从能把浮萍吹动的小风慢慢怎么样?凝聚而成。孩子杀父弑母的忤逆行为都是从小一点一滴的坏习惯所聚成,都从那一句「父母呼,应勿缓」没做到,「父母命,行勿懒」,从这一些没做到慢慢的才变成如此。假如「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做到了,他这一辈子有没有可能干这样的事?不可能。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应勿缓」,没关系,就一个给父母回个嘴而已,给父母行个礼而已,没有那么严重。人往往看不到当对父母的恭敬心不见以后,五年会是什么情景?十年又会发展成如何?几个人明了?几个人心里有数?像我们从小最怕的一句话,「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当有他人指著我们这一句话讲出来,马上头就低下来觉得很惭愧,深怕有辱父母,这就是因为我们有孝心放心上。「身有伤,贻亲忧」,他从小就有这些《弟子规》的根基所在,他哪有可能会发展成那个样子。

  中国的教育,防微杜渐,这才是真实的智慧,而现在的家长往往都是结果已经形成了才在那里怨叹,才开始自怨自艾,这样就不对了。而人生只要有开始就不会嫌太晚,纵使你的孩子现在已经一二十岁了,只要我们真正,第一个,身教做到;第二个,把家庭的气氛营造成修学圣贤学问的环境,那你的境教就开始转,环境的力量。当孩子有错误,我们又懂得善巧方便去引导他,去提醒他,那身教、境教加言教,纵使他已经三四十岁也可以慢慢转化过来。

  我到悉尼去讲课讲了三天,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她刚大学毕业,三天满认真的听,听完隔天早上她很早就起床了,刚好她父亲碰到了她,她父亲很惊讶,女儿今天怎么起这么早?你起那么早干什么?她的女儿对他笑一笑没有回答,接著就走进厨房去了。她的父亲突然回过神来,喔,女儿起这么早给我们做早餐,她父亲很高兴说很有效,上三天《弟子规》就会感谢父母替父母分忧。这个父亲接著又加一句话,他说不知道能够撑多久?你怎么连自己的女儿都不相信?你那双眼睛一直在告诉她「我看你能撑多久?」她总有一天会告诉你「我不干了行吗?」你为什么不用那种欣赏、鼓励、赞叹的眼神?所以我们的态度会影响身旁周遭每一个人跟你的互动关系。你相不相信一个很恶劣的年轻人,他面对十个长辈十个都不一样态度?会其中有一个长辈,他对他特别客气,原因在哪?在这一个长辈还是礼敬诸佛,没有戴个有色眼镜拼命往他身上瞧,他就觉得舒服一点,当他面对这个长辈觉得舒服,这个长辈又有智慧就可以对他循循善诱。我们给孩子要造缘,看哪一个长辈他特别尊重,你要制造机会给他去亲近这个长辈,因为目前跟你的缘还不够。

  你要突破这个惯性,这个杯子,万物都有惯性,我们现在推这个杯子,我有没有出力?有啊,可是有没有动?那不动代不代表我出力白出了?没有。力要出到什么?突破这个东西的惯性它就动了,动了以后就好推了。这个惯性是谁的惯性?不是一个惯性而已,第一个,你儿子的惯性几十年了,不要说儿子,这样不公平,你孩子的惯性几十年这第一个惯性。再来,他对父亲、母亲的看法又是一个惯性,你看家里人彼此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我很清楚我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我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别来这一套。你回去以后,哇,马上统统力行《弟子规》,他在那里冷眼旁观,我看你能撑几天,所以他对你的看法也是一个惯性。再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最难的还是你的惯性,因为你的惯性没有破就无法改变孩子对你的惯性看法。

  人与人的相处不复杂,不是你转他就是他转你,所以当我们连自己的惯性都突破不了,焉可以转人家的惯性?所以不要急著要他转,要先按兵不动,好好把自己的德行提升起来,智慧提升起来,让你的家人另眼相看,让他打从心里佩服你,他就会跟过来向你学习。所以人很有意思,你拼命追著他,他不理你,然后你拼命往前走了,他就追上来要跟。人生最重要一件事:你是否开智慧了?你是否真正走出人生的幸福康庄大道?假如你没有走出这个路线出来,你要叫谁跟你走?好。

  这一个女孩子她已经二十几岁,听了三天的课马上就懂得帮父母煮早餐,打理家务,可见得「人之初,性本善」,是有没有这个缘去促成她的善根增长,要教,人不学不知道。既然孝道是社会安定的大根大本,那为人父母者、为人老师、长者教育好下一代就是应尽的本分。

  孝怎么教?教孝以及教其他的德行都可遵守下面的原则。《弟子规》整本书假如用一个字来代表,可以用哪个字?从头至尾都在尽孝道。你言而无信那父母担忧又羞愧,你读书的时候散漫不专注,不懂得亲近仁德之人,你的父母得不到安心,兄友弟恭父母才会安心。《弟子规》从头至尾讲孝道,好。《弟子规》从头至尾除了讲个「孝」字,还有没有其他的意义在其中?《弟子规》从头至尾也讲一个字,恭敬,毋不敬,对人对事对物常保恭敬之心。又是孝,又是敬,因为这都是在修学我们的存心。《弟子规》从头至尾也是一个字,有没有?忍住什么?「父母呼,应勿缓」忍住什么?忍住我们的傲慢,忍住我们的不耐烦,有没有?「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忍什么?要有耐性,要把脾气压下来,要时时忍住习性不发作,要时时提起真诚慈悲心,都在忍。「将加人,先问己」,不要常常只检讨别人不先反省自己,这就是习性,就要把习性忍住、调伏住,所以《弟子规》从头至尾也教一个「忍」字。还有没有?随著你们的体悟会愈来愈多。那一天我突然想到《弟子规》从头至尾教一个「不杀」,我们十善业不是不杀吗?不杀更根本的问题在不恼害众生,有没有?《弟子规》从头至尾是不是教我们不恼害众生?不恼害就是恭敬,你「入则孝」没做到你恼害父母,「出则悌」没做到恼害兄弟长辈,「谨」没有做到,跟你生活的人都会生烦恼,因为你乱七八糟。言语没有做到,人家跟你相处提心吊胆,好。

  凡事从心地下手,这个叫消归自性,《弟子规》懂得时时消归自性,《弟子规》也是大乘的修学境界。所以没有世出世间法,最重要的是觉还是迷,觉悟了,一切法皆是佛法;迷惑了,一乘佛法也是世间法。我们从这个根源下手。

  教孝首先要懂得知恩报恩,要知恩才会报恩,要知错才能改错。在知恩方面我们会引导孩子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因为当一个人成长过程孝心不增长,一定增长他的自私,而自私的人,他的思惟里面大半都是我的感觉,我要吃什么,我要穿什么,我要用什么,常常都只考虑他自己,当一个人都是考虑自己,所有人对他的恩德他大半会视若无睹。所以人都需要被提醒,他那一颗善心才能引发出来。

  我们跟孩子说道,母亲对一个孩子有相当多的恩德,一开始怀胎十月,怀胎十月当中这些营养都是,小孩的身体所需都从母体来提供,都是由母亲血中的营养来让孩子吸收。当怀孕期间,母亲营养透支太多,往往会影响到她往后的身体状况,尤其假如母亲钙质耗损太多,都提供给孩子,她自己不足。钙是人体一个相当重要的物质,它是一个酸硷平衡的重要角色,当钙质被耗损了,身体就会偏酸,你的五脏六腑就受损,那身体会有一个自然反应,赶快提升硷的高度让酸硷平衡,人体是一个大的化学厂。而硷最重要的来源是钙质,就必须从母体的骨头抽出来,就渗出来,长期这样亏损下来,难怪女性死了以后跟男性的骨头颜色不一样,钙的密度也不同。从怀胎开始,我们就一直是吸母亲血里的营养。

  很多女性她怀孕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害喜,会呕吐,诸位朋友,害喜的滋味怎么样?当然男众一定回答不出来,而且现在这里很多小姐都没怀过孕也不知道,我来告诉你们,这实在不好赚。这点点滴滴的恩不能忘。人生如何过得踏实,如何过得痛快,只要抓住一个原则,受人点滴,涌泉相报,我敢保证你这一辈子会觉得「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心里坦坦荡荡,而当我们对很多恩德都视若无睹,你随著你年龄增长就会觉得人生好像愈来愈匮乏,也不知道原因在哪,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的心境?因为人都有良心,只是你不明白你这个良心一直在提醒你该报恩不能不报。

  害喜的感觉就好像你坐车晕车了,很不舒服,很想吐。当你坐车晕车了,然后马上菜摆在你的面前来吃,吃不吃得下?很难下咽,但是我们的母亲有没有吃?有,吃下去了。我们问小朋友,妈妈为什么这么难受了还吃?为了胎儿的健康。你看妈妈为了你的健康,这么大的痛苦都能够欣然去接受,你们的身体就是妈妈这点点滴滴成就的,那你们拿什么回馈母亲这一份爱心?当然是要把你的身体保养好,把它照顾得很健康,这才是回父母的恩,可是你看你们现在吃饭这么偏食,「对饮食」怎么样?要「勿拣择」,你看你母亲这么痛苦都肯吃了,你现在怎么可以不吃饭,糟蹋身体让父母来担心?你又没有像你妈妈那么痛苦,应该把它吃掉,要饮食均衡。我们透过设身处地让他去感受父母的付出,进而让他懂得「身有伤,贻亲忧」,懂得也要有一份体恤父母的存心。这是害喜的状况。

  那怀胎十月,因为我姐姐她后面三四个月都是在我家待产,看她八九个月的时候那肚子真大,每天还爬楼梯,我们家在十二楼,母亲为什么背了这么大肚子还在爬楼梯?为了生产顺利,把胎位调正要多运动。而六七个月以上这孩子慢慢四肢都长健全了,有时候睡到半夜突然孩子踢一下脚,踢在母亲的身上都会痛得醒过来,诸位朋友,我们踢了几脚你知不知道?你看你都忘了。你妈妈有没有说某年某月某一日你给我踢一下?都没有,你看谁给你打过一巴掌你这辈子都还没忘记。母亲念念只想著你健不健康,说不定被你踢一下还很高兴,代表你的体力不错。这是怀胎十月,行住坐卧处处都要很谨慎,念念想著不要伤害到你。我们人生,你有哪一个经验是照顾一个人十个月,时时心都放在他的身上?很难有这样的耐性。这是怀胎的过程。

  到生产,我有去陪我姐姐生孩子,那阵痛也都要持续好几个小时,甚至於一二十个小时,有的还超过一天的都有。那阵痛是什么感觉?我们跟孩子讲道,阵痛好比你的手臂,我们拿一只刀把它划一条线割开来,再过十五分钟再划一刀,每十五分钟划一刀,因为母亲在生产阵痛的过程,她的肌肉都是一点一滴要撕裂开来才能把孩子生出来。当我们讲这个比喻的时候,每一个小朋友边听,他的眉头都皱起来了,哎哟,谁肯将刀割自身!那是很痛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切柳丁,一不小心,刀滑掉,切到了自己的食指,那个刀伤才一公分左右我已经痛得受不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再也没有吃过肉了,同理心。相同的,我们连一公分的刀伤,那又不是很深,都难以忍受,而母亲所要忍受的是把她的肌肉要撕开来的那种疼痛,生产的痛比癌症还要痛。

  在产房里面产床上有的有两条钢柱,那个钢柱都这么粗,结果产房的钢柱已经弯掉了,我们问小朋友,什么样的力量把钢柱拉弯了?什么力量?痛的力量。我们连点小伤都痛得忍受不了,而母亲这种疼痛是比癌症还痛。而当母亲生完产以后,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是喊她很痛吗?不是。诸位朋友,有哪一个朋友你母亲告诉你说,儿子,我生你的时候好痛;女儿,我生你的时候好痛,你母亲有这样跟你问过吗?没有。是生完产以后,当下提起的是我的孩子健不健康,母亲为了你可以把这样的痛苦完全抛在脑后,这样的恩德就足以让我们感恩一辈子。这是生产的痛苦。而现在很多的母亲都还要剖腹生产,剖腹生产我本来以为只要开一刀而已,最近我才搞清楚不只要开一刀,外面一刀,里面子宫还要再开一刀,谁肯将刀割自身!有一位老师她就提到,她在生产前医生跟她讲,说你现在的状况假如再打麻药会让你的孩子受到伤害,这个母亲听完以后马上就说不用打了,马上剖腹生产,她是在没有麻药的状况之下生了孩子,那种母爱的伟大光辉就体现出来。

  孩子生出来了,接著要用心的照顾栽培,要养育,要教育。有一个母亲就提到,这个孩子还没生以前,很想早一点生出来,孩子生出来以后,忙得累了半死,很想把他放回去,生产完更累。我们看到很多刚做爸爸妈妈的年轻夫妇,折腾个一段时间以后都变成希有动物,什么希有动物?「熊猫。」你们都很有经验。哇,那个孩子假如日夜搞不清楚,像我的话,一天熬夜要三天才补得回来,所以要有自知之明。那时候我的外甥在我们家半夜不睡觉,要轮番上阵照顾他,当然我也有排到班,不过我的班是十五分钟,最高极限,因为我的手都快断掉了,但是我的姐姐她们一抱,只要孩子需要都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都没看过她们喊累,你看母亲那份爱的力量。常常看到一些同学还没生孩子以前,台风来都很有可能被吹走,当了母亲以后,为母则强,看她抬东西那个臂力都瞬间增加二三倍都有,真是如此。从小照顾,尤其三岁以前,孩子没有行为能力,不知道要喂他吃多少餐,不知道要为他洗换多少尿布。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又有多少的夜里辗转反侧,带著孩子去看医生,当那一根针刺在孩子的身上,那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当我们生病的时候,都会在夜里恍恍惚惚看到母亲的身影,看到父亲的身影,来帮我们盖被子,来抚摸我们的额头,烧退了吗?有没有出点汗?这一些记忆我们还历历在目。

  有一个母亲跟我说道,在春秋季节当中因为一天的温差比较大,往往到半夜特别冷,而孩子八九点、十点上床,天气温度还比较高,盖得太热他一定会把被子怎么样?踢掉,这样很可能在凌晨会著凉。她自己盖著很薄的被子,当到半夜凌晨她自己先冻醒,赶快去帮孩子盖被,盖完以后她才安安心心再回来睡觉。我们的父母是连在睡觉当中都不忘爱护他的孩子。有一位老师她就说道,她的母亲养育她三个兄弟姐妹,而母亲现在半夜睡觉,每过一二个小时就爬起来,为什么?因为孩子三四岁以前会尿床,都要半夜醒过来带他们去上厕所,那带了三个小孩一带下来,十个寒暑左右过去了,这个习惯也就改不掉了。而她自己当妈妈的时候,半夜她都昏睡过去起不来,后来她的母亲告诉她,妈妈教你一个方法,你只要睡觉以前多喝些水,你半夜忍不住就起来上厕所,就顺便带孩子去上厕所。你看我们的成长过程,母亲费了多少的心思在上面,这是成长的过程。

  还要再教育,当我们犯了错,父母责罚我们。我的母亲这一辈子只打过我一次,那一次是因为我跑得很远,找不到人,找了半天才找到,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相信在那几个小时当中对母亲来讲是很长的岁月。后来找到了,一回到家,我妈妈拿起棍子叫我把手伸出来,打了我两下,那个景象我记得很清楚,打完以后我没有哭,我妈妈眼泪掉下来了,之后她就走了,没有继续打,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白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不可以再做让父母伤心的事情。

  而在我们读书的岁月当中感觉上好像很顺利,其实在每一个要付学费的日子当中,那一份压力压在谁的身上?压在父母的身上,压在父亲的身上,而父亲曾几何时有对我们说过,儿子,我赚钱很辛苦,我有多少压力!父亲不会对我们这么说,他都默默去付出,默默在承受。当我自己接到第一份薪水,做了那么辛苦才赚那么一点钱,这一个月的薪水付我大学的学费都付不到一半,更何况我们在念大学期间还要吃饭,还要住,还要许多的开销,父母都是咬紧牙关成就我们的人生。

  人不可健忘,我们要回头看看这几十年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又回馈了父母什么?一岁的时候,母亲喂我们吃奶,我们的回馈很可能是咬她一口。两岁的时候,母亲好不容易抱了一个多小时让我们睡著了,小心翼翼要放到床上,结果一放,我们又嚎啕大哭起来,诸位朋友,这种情境一天、两天不算什么,假如是三年五载那要有多大的爱心、多大的耐心。三岁的时候,母亲看到一个食谱,相当的营养,耗了二三个小时把这个佳肴做出来,端到我们的面前来,我们非常的粗鲁,一不小心就把它打翻在地上,而母亲那一刻,赶快把它收拾干净又去重弄一次,她想的是如何让孩子吃到营养,她不会去想到孩子有没有领她这一份情,她只是无怨无悔的在做。上了小学,我们看到隔壁邻居有个手风琴可以玩,或者钢琴可以弹,我们跟父母要求也要买一台,父母为了满我们的愿可能花了几个月的薪水去买了,而我们玩了一二个礼拜又把它闲置在一旁。这就是我们给父母点点滴滴的回馈,而这些回馈父母毫不计较,还是依然念念为我们著想。

  上了国中,刚好在电影院遇到了同班同学,本来是跟父母一起去看,一看到同学,对著父母讲,我要跟我同学看,你们到后面去坐就好了,一把就把父母推开了。读高中的时候,母亲可能有一通很重要的电话要接,而我们却跟同学闲聊了二三个小时,让母亲在那里干著急。高中毕业那一天,父母在家里等我们吃饭,我们连通电话也没有打回来,跟同学一起去玩耍,去唱歌,唱到半夜才回来。上了大学,父母竭尽能力帮我们张罗应该需要的东西,又把我们送到学校门口,我们对父母说道,你们不要进去了,被同学看到我会觉得很丢脸,又把父母推开了。大学毕业之后,父母竭尽全力帮忙我们找一份好的工作,我们却懒洋洋的有点不甘愿去做。当我们要结婚了,父母去买了一套沙发给我们,我们看到这套沙发连个谢谢都还没讲就批评父母一顿,没眼光,买这么跟不上流行的沙发,而父母却没有一句怨言。走在婚姻的路上,夫妻之间有一些冲突,当我们在那里掉著眼泪向母亲哭诉,其实我们忘了,除了你痛苦之外,还有人比你更担心。

  当我们四五十岁了,母亲打通电话来说道,明天是我生日,你有没有空回来陪陪我?我们敷衍了一下,好啦好啦,电话挂了,刚好明天有朋友找你去打麻将,你一打把这件事都忘了,让母亲在家干等。当我们五十多岁了,母亲打电话来,儿子,明天我要看医生,你要不要陪我去一趟?我们没有去,很可能在家里看著根本跟生命毫无关系的连续剧,耗掉了好多个小时。突然有一天我们接到了一个信息,就是母亲离开了,离去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会突然有一种隐隐的作痛,好像觉得人生缺了什么一样,好像觉得有好多重要的事都没有去做,而这个时候想做没有机会了。几千年的圣哲人都给我们相当深切的提醒,「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诸位朋友,有父母可以孝敬那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那一天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每一次回去都亲手帮他父亲洗头,我听了就很羡慕他,多想也帮自己的父亲洗个头,因为父亲常常都是告诉我们,这事我自己来就好,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多么希望有机会能替他做些事情。我每一次出来再回到自己家都差不多要经过好几个月,重新再见到自己的父母都会有一种感觉,岁月不饶人,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父母的白发、父母的皱纹都是为了成就儿女的人生,辛劳所产生的。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韩伯俞,小时候母亲教训他,他从来没有哭过,后来他长大成人犯了点过失,他母亲处罚他,那一次他突然放声大哭,他的母亲相当惊讶,问他:从小打你,你从没哭过,为什么现在大了反而掉泪?韩伯俞说道:母亲,从小你打我,我都觉得非常的痛,代表母亲的身体非常的健壮,而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代表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想到这里很害怕,不知道还有多少岁月可以孝敬母亲您,所以悲从中来才掉眼泪。李密,他的「陈情表」其中有一句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假如没有他祖母的照顾,他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人生?「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我的奶奶九十六岁了,假如没有我的奉养,她的后半辈子就没依靠,希望皇上能成全我报恩尽孝的机会。当我们读到这一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诸位朋友,我们每一个人,「我无父母,何以至今日」,我们用这一颗念恩之心,相信你的人生会愈来愈踏实。

  记得我的姐姐出嫁那一天,我的姐夫来迎娶,迎娶的礼仪最后是拜别父母,我在一旁观礼,当我的姐夫跟姐姐双膝跪下的瞬间,我的父亲的眼泪掉了出来,我的眼泪跟我的父亲同时掉出来。父亲内心的感受犹如一道光芒照进了我的心田,我深刻体会一个父亲的不容易。一个女儿照顾了二十多年,今天有了好的学历、好的工作,又找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对象,他的内心有了这么一点点的欣慰。而女儿嫁出去了,对她的关怀照顾不会因此而减少,只会增加为对她的家庭、对她的下一代继续的关怀。

  我们跟孩子提到这些生育、养育、教育的过程,孩子都会掉眼泪,我们对小孩说道,父母的恩这么大,我们只有掉眼泪有用吗?没有用,更重要的一定要孝顺父母,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放心,让父母欢喜,所以尽孝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弟子规》的每一条做到;那如何做到也要透过我们老师来教导,第一个是知恩报恩,再来就要运用一些方法来教孝,教德行。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       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 夫妻和睦相处之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四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三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二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一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十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八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七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六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