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曾文杰:心心之火15


   日期:2019/3/1 1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表妄心,妄心可说灵感,未必究竟正确,真心凡夫难现,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观点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断,不当之处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这是一些平时佛学群自己发的一些言论,多数是分享一文后发表的一点体会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许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网上查),下面言论,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2019.3.1 梦参长老:这是个苦难的世界,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佛在经上经常讲,作善得福,容易从明入明,作恶得祸,容易从冥入冥。我们所处的依报共业世界,佛形容为五浊恶世。地藏经中地藏菩萨更直说我们举止动念,无非是罪。可见身处在这外境中,作恶极为容易,作善极为宝贵。一生下来,绝大多数人基本都是恶业严重超过善业,可见做人是在消耗无数世累积成熟的善业福报,多死一次,多做一次人,宿世的福报消耗得越严重。佛是福慧两足尊,要自力了生死,没有福报的支撑是非常渺茫的,所以梦参长老告诉我们真相,这个苦难的世界,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许多人今生死了,还有福报支撑,可能下世又能做人,但多做一世人,就多耗无数福报,一期业力了结,失去人身,就是从明入冥,再从冥入冥易,要想再能累积福报成熟做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佛才会告诉我们,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你要真正明白这个真相,必然会对轮回六道非常的恐怖,今生幸能遇佛法,不能牢牢把握住,在此生把生死轮回了了,末世要想有此机会就是可遇不可求了。诸位对人生有没有怖畏,有没有恐怖?为什么我们难于生出出离心,沉迷于财色名食睡等种种无常之乐,就是没有真正认识清楚轮回的真相,心被愚痴障住了,只能看清眼前光景,觉得人生还是多么美好,值得留恋。就是生活挫折重重的,还是不容易生出离心,多少人对什么智慧佛法不感兴趣,都说我就想好好过好今生,管什么来世做什么!无法理解佛说的三界火宅真相,还没烧到身就觉得安全常久,不知出离。有时自己静静想想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生在这苦多乐少的世间,不明三世因果,身口意不净,可以肯定自己是个业障深重凡夫,如何能作主自己的生命?现实实无法作得了主,依因果真理,来生基本不会有好结果,若非知道有净土法门,可以肯定对生命是绝望的。人生再苦我并不担心,吃苦小事一桩,怕就怕在隔世之迷,一生一生迷惑颠倒,没有办法可以保证长期一路进步,一分段生死,进少退多,永难作主,无始劫来不就如此在打转嘛!对极乐净土之法,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对我而言,觉得最珍贵的就是两个愿,一个十念必生,极为易往生。轮回何道我们没法作主,往生极乐却是容易作得了主的,万修万人去,但激发大悲之心,感化怨亲债主临终能少来障碍,一念弥陀佛,生死一同了,化解宿罪业,同生无忧国。第二个愿往生不退,但得往生,终不退转,乘愿再来,下化众生,再入生死,不会再迷失。有此二愿足见佛恩难报,其它神通受用等等只是锦上添花。

  2019.2.28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1962期】

  弘一大师是律宗祖师,严持戒律,爱国忧民,悲悯众生故,亦导归极乐,以身示范,让众生念佛求生西方。梦参长老谈及弘一大师晚年生活,严持戒律,饮食极少,身体也不好。按现在养生保健的观念来看,实在是不懂爱护自己身体,长久住世。作为祖师,不是没有条件过良好生活,但当时众生疾苦,大师自作典范,坚持苦行,过着比普通大众更清苦得多的日子。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此等精神,没有地藏菩萨那样的悲心,岂易落实到极处!另一方面,大师以自身告诉大众,这身臭皮囊,总归是无常,几十年后终将败坏,精心保养,多苟活几时,有何大益。应知无常,专至于道,求法无厌,速求出离,方是真正善待难得人身,借假修真,真能离苦得乐。现代在意健康保养,社会处处宣扬保健养生观念,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健康最重要,没有健康,一切归零。”话虽没什么逻辑错误,但总含着养生保健行业的利益目的。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就算是很好的保健养生了,已是对得起这个身体了,不是糟蹋身体了。痴迷于各种保健品,美容品就是过度了。如同一台机器,正常良好的使用是对的,使机器能保证正常使用寿命,而不是提前报废,机器的使用寿命根本是在本身的质量。人体亦如是,不良生活嗜好,放纵那是作死,提前报废,健康长寿的根本在于宿世的业因福报,而不是靠美容保健能够延长的,说明白点,高价消费美容保健,其实是在消耗福报,减寿才是真正的结果!弘一大师在电影一轮明月中在病时说“小病求医,大病等死。”其实是真实的智慧。我们没有宿命通,也不知何是业障病,该如何决定。其实但凡各种癌症晚期,或其它一些绝症晚期,医生都宣布可能没几个月或大半年可活了,你就不防大病等死来看了,不必大耗金钱折腾求生,一心念佛求往生就是最明智选择,命不该绝,自有奇迹,命该绝了,亦能顺利往生,不枉来此一生。若为苟活,非要求医,家人不倾家荡产来支持也不孝,支持你也往往人财两空,你贪生怕死,怨亲债主也不会原谅你,往生也难。若有大病保险,花的钱也是消耗你的福报,并不是能占便宜。网上众筹,也是欠了多少众生恩情,几个人又会真心感恩,不懂感恩则是多背许多债。从人道的角度折腾是必须的,这关乎他人的善心,但真明白真相的,自己大病求死,不麻烦众生,对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2019.2.27 梦参老和尚:吃素为何那么重要?吃肉绝不能成佛!

  吃肉绝不能成佛,这是真理,无可辩驳!当然末法时代,能够吃素,需要很大福报。若能出家,则如拿到一张吃素的特许证,不会有许多人批评,说三道四。在家众生,自想吃素,往往让人觉得异类,也易让人产生烦恼,根本原因也在于自己福报不够,违缘较多,亲朋好友不能支持自己。不愿吃素的,执着邪见,心善一点的,认为吃素不够营养,贪吃肉的,认为吃肉理所当然,甚至批评吃素的,蔬菜瓜果也是生命,吃素也是杀业,好像吃素与吃肉是一样的,吃得心安理得。有这种观念怎么可能真心忏悔,所以许多人让他忏悔罪业,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忏悔的,没什么错的,是个好人。吃肉是杀业不止,故自然不可能成佛,但我们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去做佛的,那我们各种因素还没能吃素,是不是就不能往生呢?这大家又认识错了,往生是带业往生,往生后就断了吃肉的缘了。到极乐并非马上成佛,是在阿弥陀佛的加被下不退转,再修行圆满才能成佛。

  2019.2.26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本师法身卢舍那佛在梵网经讲心地法门,提到如舍心,戒心,忍心,定心,慧心,愿心,喜心,慈心,悲心,定心,信心,念心,回向心,直心,无相心等等,这些是我们真如佛性的本色,或叫真心,觉悟心。不觉悟心则叫妄心,例如贪心,憎心,慢心,疑心,怒心,痴心,狂心,自私心,杀心,色心……所谓烦恼即菩提,都是佛性在起用,为何有真妄之别?打个比喻,一串霓虹灯,红黄蓝绿各色灯各各不同,其实灯芯发光是相同的,这是灯的原色,或说真实色。只是多了一层各色玻璃罩,外看就色不同。我们众生亦如是,大家佛性是一样的,如灯芯,每个众生的真心是一样的,但一念分别,如同给灯芯加了一个色罩,而有十法界众生种种区别。再起种种执着,就如同在灯泡表面洒扫灰,恶心如贪心恨心杀心等如向灯泡洒灰,我们都罩着一人道的灯罩,灰越多,灯就越暗,故分好人坏人不同。感恩心,爱心,互助心等善心也是有为法范涛,虽也是妄心,却如同把灯罩上的灰擦拭干净,使人性的光芒更明亮。真心本色我们比较难稳定保持,恶心是负能量,连有色的光芒都障住,善心是正能量,如同把灯罩上灰吹干净,而修行戒定慧则如同在灯罩上钻孔,想让灯芯原色之光显露出来。修行是为觉悟,就是为把灯罩打破,恢复心性本色的光明。造恶,行善,修净业都是造作,佛性本如如不动。人之初,性本善,就如刚生产的灯泡,没灰自然明亮,这是人性的善,不是佛性的觉,是这个意思。

  感恩的心,虽不是佛性终极觉悟的心,因为众生对我们有恩,而心生感激,也落在能所,有为,却是最有力擦拭灯罩,保持人性光辉的造作。已是人身就如一盏灯,凡夫被境转,必然会粘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管你求人道的福报,还是修行,感恩的心都是必须具备的,人无感恩,灯必积灰,人生必越来越黑暗,学佛若无感恩,灰你都不想擦,怎么可能钻孔,想要成就,无有是处。佛弟子都知道这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你学佛为什么难解如来真实义,难得受用,说明我们对佛,三宝,善知识的感恩心不够,所以对法就难心生恭敬,被灰障住自性,你不擦,不能自利。若能自利,自身光芒四射,自能利他。

  2019.2.25 梁冬:別动不动就搞修行,睡饱一个月再说

  郁闷是因为能力和欲望不匹配,常言厚德载物,德行可看作是我们的能力,物质可看作是我们的欲望。当我们德行不够,不配享用那么多物欲时,欲望过重就会求不得苦,心就生郁闷。倘若不当行为求来了,则如一张桌子只能承载100公斤非放200公斤,就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少欲知足是福,贪心不足是祸,快乐是种感觉,是建立在知足上的,欲望小于德行,就自然快乐,无关财富,下至乞丐,若只求一碗饭,得一碗饭也能快乐,欲望大于德行,得到一奔驰车,亦烦恼自己怎么没能力买上飞机。你快乐吗?不快乐就说明你欲望重了。少欲知足并非告诉你不思进取,而是告诉你不要被欲望心控制,欲望心带来的快乐是虚妄短暂有害的。

  放下很多事,精力更旺盛,我们平时精力往往被不是要紧的事给消耗,也就是给外境转,生生世世都四处分散,所以没办法了生死,若能至心一处,何事不办!所以大家除了工作需要维持生活负担外,其它的精力应集中去专攻你最想要做的事,则要成为画家,作家,音乐家……几十年专心于一处,定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人物。若随欲望享乐,美食,旅游,电影,音乐,八卦,电视,游戏……各种欲望觉得好玩的都随心玩一把,一天一天精力都被这无数欲望分块消耗完毕,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能够闭黑关,睡饱一个月那是需要福报的,一般世俗之人是很难做到的,除非你能彻底放下一切,不受外境干扰。但几人能有这个勇气和魄力,有时反倒是一场重病才能强行把你从工作交际中释放出来,才知平时不能舍的也必须舍了,只是重病毕竟是祸,不是修行。修行需要慢节奏,全身心放松,把世俗欲望放下,则烦恼息,菩提显。现在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快节奏,讲效率,讲竞争,讲得失,驱使的动力都是欲望,习气就越来越急躁了,甚至修行都想快速见效果,几天没感应,没异样就急了,觉得浪费宝贵时光了,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虎头蛇尾。这怎么谈得上修行了,大海无风三尺浪,你心一刻不停被欲望之风吹扫,风不止,如何能心平如镜,明澈万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