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十八节 要识体用


   日期:2020/9/29 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八节 要识体用
  异见王问波罗提尊者:『何者是佛?』提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提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王曰:『於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何处出现?』提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徧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此事後来,古德别谓:『不识是佛性,识得是精魂。』妙喜曰:『即今敢问诸人,那个是佛性?那个是精魂?』
  沩山与仰山摘茶次。沩谓仰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沩曰:『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曰:『未审和尚如何?』沩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
  仰山搭衣次。提起问沩山曰:『正恁麽时,和尚作麽生?』沩曰:『正恁么時,我这里无作麽生。』仰曰:『和尚有身无用。』沩良久。却拈起问曰:『汝正恁麽时,作麽生?』仰曰:『正恁麽时,和尚还见伊否?』沩曰:『汝有用无身。』
  沩山问仰山:『妙净明心,汝作麽生会?』仰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沩曰:『汝只得其事。』仰曰:『和尚适来问甚麽?』沩曰:『妙净明心。』仰曰:『唤作事得麽?』沩曰:『如是如是。』沩山问道吾:『智头陀甚处来?』吾曰:『看病来。』山日:『有几人病?』吾曰:『有病者,有不病者。』山曰:『不病者,莫是智头陀麽?』吾曰:『病与不病,总不干他事。速道!速道!』山曰:『道得也与他没交涉。』
  天童颂曰:『妙药何曾过口,神医莫能捉手。若存也,渠本非无;至虚也,渠本非有。不灭而生,不亡而寿。全超威音之前,独步空劫之後。成平也,天盖地擎。运转也,鸟飞兔走。』
  别峰珍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卓拄杖曰:『这个是声。』竖起拄杖曰:『这个是色。』又曰:『唤甚么作大道真体?直饶向这里见得,也是郑州出曹门。』
  荐福古曰:『众生久流转者,为不明自己。欲出苦源,但明取自己。空劫自己是根蒂。今时日用自己是枝叶。』
  中峰曰:『灵知鉴觉谓之心。思惟忆持分别取舍等,谓之识。但一切识中皆具真心,唯佛祖能了。识有八种,上七识为枝叶,第八识为根本。教中谓:来为先锋,去为殿後。悟为如来藏,迷为阿赖耶。此识在迷,则任持无量劫来舍身受身一切善恶无记等业。在悟,则能任持无始以来一切菩提解脱诸智慧种。此谶自迷入悟,转为大圆镜智,改名不改体。即今於四大五蕴圣凡法中,了了记忆,作用分别。至若见闻觉知,三有纷然,万法升沉,一念起灭,莫不皆依之而生。所以云:万法唯识。今之学者,不能向命根下一斩两段。脚跨丛林,唯以聪明之资,引起情识,览诸玄解,记忆在心;蓦尔触发,不知是情识依通而然,刚执此是神悟。或妄认目前昭昭灵灵举口动舌为自己。《楞严》谓:弃百千大海,认一沤为全潮。《圆觉》谓: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长沙谓: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永嘉谓: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等。乃佛乃祖,靡不指陈。而末法中此病益加炽盛。』(解脱长者:《摩诃止观》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
  《心灯录》载:即今当下你能视能闻能言能嗅能执能走者,此即是佛。不必胡疑,我若哄你,我堕地狱。人只知此身是我。因有形相可见,那知此身有生有灭,而不知能运用此身者,乃真我也。古德云:『谁教你拖这死尸来。』灵利人只此一句便悟去。须知要离见闻觉知,才是真我。能离见闻觉知,而识真我。然後可以说:见闻觉知是我。若总在见闻觉知上说是我,便同外道之我。只要明白,这无见闻觉知而不离见闻觉知之真我,则归佛说。盖『识』乃『我』之用。『我』乃『识』之体。认用为体,岂非错了。当於不识一切之时,亦无认识之认,唯有『此我』。历历孤明,此则本来之真人也。(解脱长者:这裏几段表示,须必离见闻觉知。才是真我。因为『真我』无法表示。所谓:『道出即非主中主。』所以往往仍在见闻觉知上表现。但是必须深知,非见闻觉知才是真我。然後可以说:见闻觉知是我。例如说:『觅我者是汝我。』及『这思的便是大德。』等等。否则错认识神,驴胎马腹。)(读者:三平祖师颂云:即此见闻非见闻。(唤什麽作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有什么口头声色?)个中若了会无事。(有什么事?)体用无妨分不分?(语是体?体是语?)复拈起拄杖曰:『拄杖是体,灯笼是用,是分不分?不见道:一切智智清净。』)高峰祖师曰:『信为疑体,疑为悟用。』(见光绪十五年冬十二月金陵刻经处版。又:四十六页下七行云:大只要见古人立地处,不可向语句上着倒。)且道:即不在语句上,毕竟在甚麽处着倒?若向这裏荐得,便知此事不假修治。如身使臂,如臂使拳,极是现成,极是省力。但信得及便是。何待膛眉竖目,做模打样,看个一字。倘或不然,古云:『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何止一重,更须知有百千万重关。苟不发愤志精进,下一段死工夫,岂於木石之有异乎?凡做工夫到极则处,必须自然入於无心三昧。却与前之无心,天地相越,达摩云:『心如墙壁。』)
  三峰举泐潭准未示众。拈拄杖云:衲僧家竽木随身,逢场作戏。倒把横拈,自有意思。所以昔日药山问云岩云: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岩云:是。山云:弄得几出?岩云:弄得六出。山云:老僧亦解弄。问:和尚弄得几出?山云:老僧只弄得一出。岩云:一即六,六即一。山便休。准举後说道:药山云岩钝置杀人。父子两个,弄一个师子,也弄不出。若是准上座只消独自弄。拽得来拈头作尾,拈尾作头。转两个金睛。攫几鈎铁爪,吼一声。直令百里内猛兽潜踪,满空裏飞禽乱堕。准上座未弄师子,请大众高着眼,先看做一个定场。掷下拄杖云:个中消息子,能有几人知。三峰曰:『有等痴人闻着师子要弄六出,他便道:向六根着倒。才说要弄一出,他便道:向一心着倒。通身生死,如何得出。我今特特拈示,若人真个弄师子的出来,双师相见,子父滚作一团。头咬尾,尾盖头。你起我倒,我起你倒。骨辘辘地各人大吼一声。六出须是一出,一出须是六出。方是个真师子。若道:六根一心,便是弄猫儿。有何用处?虽然,诸人要会得弄师子的尾巴那。』一僧才出,峰便下座。
  永明《万善同归集》曰:『顺法体,则纤毫不立。随智用,则大业恒兴。体不离用,故寂而常照。用不离体,故照而常寂。是以常体常用,恒照恒寂。若会旨归宗,则体用俱离,何照何寂?曷乃据体而碍用,执性而坏缘。理事不融,真俗成隔。则同体之悲绝运,无缘之慈靡成。善恶既不同观,冤亲何能普救?是故善财知见,触目而皆入法门。华藏山河,立相而无非具德。迹分尘界而不浊,性合真空而靡清。体凝一味而非缩,用周万物而非盈。纷然起作,冥冥而弗改真如。豁尔虚凝,历历而常随物化。大象无形,洪钟绝声。三光匿耀,河岳齐平。』
  《肇论》曰:『般若之与真谛。言「用」即同而异,言「寂」即异而同。同故无心於彼此,异故不失於照功。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然,相与俱无。』难曰:『言用则异,言寂则同。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寂之异乎?』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而主於用也。是以智弥昧,照逾明。神弥静,应逾动。』
  云门举三平颂云:『即此见闻非见闻?』唤什么作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有什么口头声色?『个中若了全无事。』有什麽事?『体用无妨分不分。』语是体?体是语?复拈起拄杖曰:『拄杖是体。灯笼是用。是分不分?不见道:一切智智清净。』
  芙蓉楷上堂曰:『唤作一句,已是埋没宗风。曲为今时,通涂消耗。所以借功明位,用在体处。借位明功,体在用处。若也体用双明,如门扇两开。不得向两扇上着意。不见新丰老子道:峰峦秀异,鹤不停机。灵木迢然,凤无依倚。直得功成不处,电火难追。拟议之间,长途万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程叔彪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程叔彪居士)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一百节 〇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九节 梦幻空花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八节 临终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七节 禅净双修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六节 如来禅祖师禅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五节 经教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四节 持戒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三节 因果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二节 奇特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一节 呵佛骂祖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节 向上一路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八十九节 末後句